【摘要】中央“六保六稳”政策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均提出,高校、政府、社会各行业都要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对于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有着重大指导意义,要将就业工作纳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中,切实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本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梳理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改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有效体系。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就业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与优化进行了充分指导,同样,对于高校完善就业工作体系与就业导向也有着重要的指导引领作用。
一、“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意义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理念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更是一种广泛的教育理念和育人体系,重在对育人过程中各元素进行整合,提升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全员育人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全体教职工人员在育人過程中的作用,而非仅仅是辅导员或任课教师的责任。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形成全校全员的工作环境,需要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任课教师、班主任等各类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明确分工,强化联动,形成育人合力;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工作的系统性与长期性。任何育人工作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就业工作绝不是在毕业年级才开展的工作,而是从学生入校起就要开展的长期的、有计划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中;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工作需要融入到各个育人环节中,在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下,更需要发挥动员一切有利因素,调动各方力量。就业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由就业指导中心发布招聘信息,学生应聘签协议的简单模式,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社会实践、实习、走访企业等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工作全方位开展。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工作观念滞后,全员育人合力有待提升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传统观念中,仅是部分教职人员的工作职责。由就业指导中心统筹,给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及相关讲座,针对毕业年级集中进行就业能力培训等,同时联系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宣讲会。另一部分工作由辅导员承担,辅导员负责讲授就业指导课程,在毕业年级进行就业动员和政策宣讲,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指导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在这些工作中,并未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朋辈间的力量,很多教师缺乏将就业观择业观进行日常渗透教育的意识。而事实上,学生往往不会听信辅导员一家之言,对于专业课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就业建议会给予更高认可,而高年级学长学姐的就业经验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对低年级学生更具说服力。因此,充分调动学校全员力量开展就业工作是必然要求,需要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择业就业。
另外,高校就业工作师资力量存在不足。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能够分析就业政策,掌握就业指导方法,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目前学校仅仅依靠就业指导中心和辅导员的力量,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与稳定性有所欠缺。对于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相关培训有限,不足以应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无法给到学生专业的咨询与规划。总体来看,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有待丰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二)就业指导体系缺失,全程育人模式有待加强
高校就业工作突出体现在毕业年级,但就业意识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从学生入校起就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就业指导相关内容的渗透。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不仅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多的还要考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而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从低年级开始长期培养积累才能获得。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集中于高年级,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四年级开始发布招聘信息与实习信息,而对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明显不足。
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并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仅仅依靠辅导员有限的主题班会或其他形式的引导教育,无法使学生接受系统的就业观与择业观引导。学生并未树立就业意识,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对于大学生活缺乏目标与方向。以至于很多学生在低年级时没有为就业做任何准备,及至毕业年级时,才发现自己大学一无所获,简历上只能填写出基本信息,实习实践经历竟然是零,应聘时一次次碰壁,因而对未来感到迷茫无助,造成毕业季的焦虑。这样的学生群体不止少数,就业指导体系的缺失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及高校就业工作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亟需加强和改进。要贯彻全程育人理念,大力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就业观念养成,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树立目标,以利于学生到高年级时顺利择业或升学。
(三)就业资源有待挖掘,全方位育人体系未见成效
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法规政策,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政策举措,做好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拓展市场化就业渠道。然而,高校对于这些政策性岗位的吸纳率并不是很高,学校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申请“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的比例偏低,学生应征入伍的积极性也有待提升。可见,学生对于政策性就业的认知与参与度不高,学校相关引导与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政策性岗位,深入基础,为基础服务。
同时,学校对于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目前,仅是高年级学生有机会去企业实习实践,参加企业的宣讲招聘,而低年级学生并没有接触企业的机会,学校应整合企业资源,加深合作,帮助学生尽早深入企业走访参观,提供实习机会等,以利于学生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对用人单位的了解。高校就业工作需要寻求全方位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就业工作。
三、改进高校就业工作体系路径
(一)构建就业工作全员参与机制,主抓育人阵地
首先要建立健全任课教师、班主任等各类教师协同促进就业工作的机制。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指导方面的优势,日常教学中,渗透本专业或行业的就业去向、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就业所需的各项专业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鼓励其读研深造,传授考研方法与考研技能,通过模拟考研、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考研率。
同时,强化辅导员的主力作用,提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专业能力。辅导员作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力量,亟需加强培训与学习,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更加有效的开展就业咨询与帮扶,通过日常谈心谈话、就业指导课程及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明确求职意向。在毕业季,辅导员要积极联系企业,发挥好桥梁作用,做好就业宣传工作。
另外还要积极发挥朋辈作用,树立先进榜样。要充分重视榜样的力量,朋辈间就业的成功案例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作用,在毕业生及高年级优秀学生中,选择就业典型,开展经验分享会,介绍学习方法、就业经验、就业心得等,在学生中宣扬正能量,为低年级学生答疑解惑,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实现就业全程指导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全面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指导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配备专业师资,编写就业指导课程大纲与教材。加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升授课能力和职业咨询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方面,重点要分年级、分阶段进行规划:一年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外部世界探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与性格特征,同时了解企业环境及用人需求,有意识的进行职业规划,制定就业能力提升计划;二年级,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由辅导员邀请学院领导、任课教师、用人单位进行就业形势分析与职业素养方面的讲座、分享会等,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走访参观,帮助学生初步确定职业目标,明确就业方向;三年级,学生进行职业尝试,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切身实地感受职业环境与工作岗位,评估自己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明确职业方向;四年级,学生实现职业匹配,通过前面的探索与尝试,学生能够基本明确自己适合的行业与岗位,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撰写简历,提升求职技能,帮助学生获取求职渠道,进行企业与学生的双向宣传,实现人岗匹配。同时讲解《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文件法规,使学生知法懂法,在求职过程及今后的职场生活中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打造家校企联动模式,注重全方位育人实效
就业工作需要多措并举,高校要通过家长、社会联合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全方位做实、做细学生就业工作。对于家长方面,辅导员要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宣讲就业形势,让家长给学生进行积极的就业引导与鼓励,同时寻求家长的社会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推荐。对于企业方面,学校及学院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引进企业进行招聘宣讲、求职技能讲座,一方面推荐学生尽早到企业实习,联合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建立实习基地,并给与学生相应学分。
学校方面,还需要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一方面大力宣传政策性岗位,组织学生选聘“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征兵等基层项目,使学生对于职业发展有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要搭建平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尽早培养,通过组织“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学生创新意识,选拔专业教师培育创业项目,使更多学生走上自主创业道路。
最终通过家校企多方联动,切实落实好学生从入学到步入社会的就业帮扶教育,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让学生更好地顺应社会大环境变化,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阳灵.“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6):65-68.
[2]刘思广.“三全育人”指导下的高校就业策略刍議[J].投资与创业,2020(12):45-47.
[3]宋丽英.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9):1-2.
[4]朱玉,蒋旦悦,董涌波.社会环境变化中构建高校“三全育人”就业工作体系的思考[J].教育管理,2021(3):9-10.
[5]朱景凡,肖斌文.“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引导工作的路径探析[J].理论前沿,2020(22):34-39.
作者简介:严凰,女,西安邮电大学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