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显雁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在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对此提出了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建议: 政府完善创业政策,社会提供创新环境;高校优化创业氛围;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影响因素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政府保障不够完善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法规,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有力保障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安全发展,降低创业外部风险。这些政策的推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伴随着创业初期的大学生开始面临企业发展壮大的实际运营时期,支撑保障体系中各类问题开始凸显,如:各级政策大多均具有指导普适性,缺乏对于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具体问题的指导和可操作性,同时因政策制定的滞后性,对于互联网行业发展方向缺乏预见性。
2.社会层面缺乏支持力度
虽然国家对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高度重视,但是,“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新事物,成功企业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随时担心“企业被外行颠覆”,对于年轻的创新创业者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其次,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在资金、资源、平台等方面面临很多瓶颈困境,往往需要成熟互联网公司投资帮扶,而最终成为大企业的附属公司。大学生缺乏对互联网项目的风险预警与评估。
(二)学校因素
在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市场逐渐饱和的时代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创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学校对此给予相应支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开启新纪元。比如,某高校在校内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社、征集大学生创新创业想法论文等。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提供创业环境的扶持,来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对自主创新创业的美好愿景。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在于: 高校教育环境缺乏创业氛围。
(三)个人因素
自主创业是个辛苦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统筹与规划,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心理素质,来应对工作、运行、上下游企业关系出现的各类问题,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收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初衷在于: 自己当老板、崇尚具有弹性的工作时间与空间、挣更多钱。在大学生创业的想法中缺少对事业的规划、工作内容细化、产品质量提升等内容,而是一味追求自由,没有领悟到作为创业者应付出的多重努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在于: 大学生缺少对创业的正确认识。
二、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建议
(一)政府完善创业政策,社会提供创新环境
首先,政府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引领者,因而要发挥引导作用,完善创业法律,给学生提供创业支持。高校学生在创业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资金,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可以完善融资政策,在税费、补贴、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在互联网 + 背景下,政府要完善网络技术、资金服务,在各个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其次,要完善教育体系,让高校把学生创新创业纳入重点环节,提高学生创业审批的效率,鼓励更多的学生进行创业。最后,要落实相关法律制度。
要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社会就要营销良好的创业氛围,引导舆论导向,给学生提供创新支持。社会要营造舆论环境,通过网络积极宣传,普及创新创业的知识,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同感,同时建立线下和线上的机构,展开创业培训服务,给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企业也要发挥作用,加强和高校的合作,在学校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并把优秀的创业案例分享给学生,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为高校培养新型的人才提供实践基地。
(二)优化高校创业氛围
在互联网 + 背景下,学校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学校要营造创新文化,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要从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入手;第二,要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创业训练营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创业实践比赛、创业实习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经验。第三,要积极指导大学生申报国家大学生科创基金、社会基金,并通过互联网渠道主动面向学生宣传创业贷款支持政策。
(三)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
大学生应调整自身对创业的认识,梳理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观念。大学生在创业前做好市场调研,充分挖掘互联网 + 背景下隐藏的商机,分析创业主体的受众率; 与发展较好、实力较强的企业合作,防止不良商家骗取大学生的创业基金,提高创业项目商品来源渠道的稳定性、可靠性; 制定完善的合同机制,自主学习民法中合同法内容,规范自身经商行为,防范不良商家的商业欺诈现象,促进大学生创业之路稳定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增加消费者对创业主体的认可度,提高创业项目在市场的生存能力,保障大学生创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论
綜上所述,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充分挖掘互联网 + 背景下隐藏的巨大商机。与此同时,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创业工作难度,认真扎实专业技能,合理规划创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的法律观念。高校应建设创业孵化器,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 社会应采取招标类方式,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大学生创业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央,兰茜,鲍淼铃.“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乡村科技,2019( 24) : 22 -24.
[2]江凤兵.“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福建电脑,2018,34( 12) : 69 -70,137.
[3]贺双双,欧阳秋珍,何丹丹.“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常德市高校的调查[J]. 现代营销( 经营版) ,2018( 9) : 121.
[4]赵俊仙,白龙松.“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绿色科技,2018( 15) : 294 -295.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