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认知浅析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

2021-09-10 07:22:44徐柯楠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游戏教学

徐柯楠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也愈加重视幼儿教育。幼儿阶段正处于认知不断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自控能力、语言能力、类别关系等皆处于萌芽阶段,强行灌输知识并不可取。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将游戏贯彻落实于幼儿生活学习中,幼儿有助于调动幼儿兴趣,潜移默化地利用游戏完善幼儿心理性格。本文浅论幼儿认知下游戏教学的具体开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认知;游戏教学;指导策略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皆明确强调:“幼儿园课程应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游戏发展幼儿认知能力。”幼儿教学中教师理应将游戏落实到幼儿一天的生活学习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个性、心理,借助幼儿发展幼儿在语言、创造、数字、人际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一、结合幼儿认知,合理安排游戏内容

幼儿期幼儿的认知水平正处于萌芽阶段,他们无法准确理解复杂的、繁琐的、需要过多思考的行为或文字[3]。因此在此阶段亟需幼儿教师结合幼儿认知来合理安排游戏内容,在幼儿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并使幼儿在温馨、愉悦的游戏中主动参与、主动体验,发展幼儿在语言、肢体、表达、交际等方面的能力。

比如在幼儿社会领域方面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幼儿掌握相关的“谢谢”、“再见”、“对不起”等礼貌性用语,教师即可将礼貌性用语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别人帮助说谢谢说谢谢,放学回家说再见说再见……”该歌曲最好曲调简单、重点突出,并能以鲜艳的颜色和卡通人物做依托,帮助幼儿在歌唱游戏中掌握相关的礼仪用语。再比如为了使幼儿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即“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教师即可在借助于纸盒、卡纸、泡沫等在室外模拟红绿灯、斑马线等等。教师率先做示范,引导幼儿开展“我来过马路”的小游戏,正确过马路的幼儿还可以得到小红星贴纸等奖励,彻底激活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在简单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即对红绿灯和基本的交通规则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有助于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正确辨别交通规则。

总的来说,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中,幼儿教师都可利用简单易懂、新奇有趣的小游戏来引导幼儿在模仿中学习、理解,以此不断地加深幼儿对外界的认知,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认知能力。

二、丰富游戏素材,激活幼儿创造意识

《3-6 岁儿童学习與发展指南》中强调:“教育者高度重视幼儿创新创造力的培育。”幼儿的创新创造意识即幼儿在认知萌芽阶段为语言、动作、思维、感知等方面提供条件的能力。高度培育幼儿的创造意识,有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的发展和提升。而游戏是幼儿喜爱且符合幼儿认知的活动之一,借助于幼儿激活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意识,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如幼儿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游戏素材,并选定某个主题来引导幼儿探究、动手创造。比如在“搭积木”游戏中,幼儿教师可引导学生一同搭建我国知名建筑、标志,比如“五星红旗”、“长城”、“中国”二字等,只需要搭建出雏形即可,在搭建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讲解这些知名建筑对于中国的意义。部分幼儿可能想象能力不足,教师即可利用彩色图纸、小视频来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认知。当幼儿在内心有一个大致的雏形后,教师即可引导幼儿动手搭建,此过程教师要肯定幼儿的想法,不必要求幼儿的积木搭建与图案一模一样,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除此之外在搭建中国象征外,在教师的故事讲解中,幼儿能感知到五星红旗、长城等对于我国的重要性,有效萌发幼儿对祖国的崇拜、热爱情感,培育幼儿的爱国精神。

三、游戏导入教学,发展幼儿认知水平

幼儿阶段并未正式展开教学,但在园本课程中带领幼儿了解基础的日常生活知识及简单的符号等等。教师即可在园本教育教学中,利用游戏元素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借助于幼儿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并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

比如在幼儿园学习《汽车嘟嘟嘟》时,幼儿教师即可借助实物,如幼儿们常见的小汽车、公交车、大巴、自行车等模型玩具来加深幼儿对物体的认知和理解。幼儿教师将玩具拿出来后,可将本章知识、礼仪融入在游戏中,教师可对幼儿分组,将大巴、公交车、小汽车等玩具分发给每个小组,并展开“我是小小司机”的角色扮演活动。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幼儿教师要灌输多个礼仪理念,比如愿意让其他小组的孩子乘坐你们的车吗?乘坐车的时候需要排队吗?上车的时候座位不够该怎么办?这时候上来一位老人该怎么办?等幼儿们拿着玩具开始讨论、角色扮演后,教师即可引导幼儿在具体的实践中了解知识。如教师制作简易的红绿灯牌,幼儿们以小组形式手里拿着车,模拟红灯时的样子,幼儿们纷纷站住。等到绿灯后,幼儿们看见招牌,纷纷拉着前面同学的衣角一起“过马路”等,在游戏中幼儿了解了“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知识。与此同时在游戏中教师还可发展幼儿对人际交往的认知能力,比如演示“插队”等行为,幼儿扮演小小司机去解决插队等问题,在幼儿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吸收汲取游戏中传达的知识礼仪良好的习惯,满足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幼儿的良好习惯和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已深受社会关注,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培养至关重要。基于幼儿认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能力,需要幼儿教师落实游戏教学,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将游戏融入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助力幼儿在游戏中调动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意识,养成优良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兴华,王智莹.基于游戏的2~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9,(7):32-44.

[2]高宇.情境认知理论视角下幼儿积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3(5):80-84,89.

[3]曹静远.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角色认知的现状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8.

(作者单位:绍兴市柯桥区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浙江   绍兴   312000)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游戏教学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2:04:40
父母在幼儿分享阅读中的指导策略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12:15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4:42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0:12:42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54:05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41:30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0:42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