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2021-09-10 18:13:17马久平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改实验教学

马久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生物素养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而实验教学能够极大的提高生物素养,学好生物的必要步骤就是进行生物实验,在试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逐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最终达到初中生物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前言:

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科学合理开展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提高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并制定实验教学优化策略,才能提高实验教学实效。

一、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物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生物实验课程也是生物课的一部分内容,对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生物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将生物实验课程看作是生物整个初中生物课的理论补充。所以很多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都是应付了事,学生仅需要遵守生物实验课的课堂纪律,然后按照教师的实验过程演示完成整个生物实验就可以,所以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非常低。除此之外,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的影响,大部分初中教师将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面,期望初中学生在中考的时候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但是生物实验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帮助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很多教师也很少在上面下功夫。

(二)初中生物实验课课时比较少

现阶段的初中生物实验课不仅不受教师的重视,学校相关方面也没有给予初中生物实验课足够的重视,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大部分生物课时都安排给了生物理论课,很少安排给生物实验课。并且生物实验并不是很容易进行的,一个生物实验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是生物实验课课时比较少、时间比较紧张的原因之一。

(三)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物实验

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生物实验课程也是阻碍生物实验课程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因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上文提到的教师开展的实验课程比较少,导致学生认为生物实验课程并不是很重要,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就可以了,实践性并不是很强。其次,教师开展实验课堂的形式比较单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面演示,学生在下面机械地跟着操作,在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形式之下,学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不高。最后,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也反映在了学生最后的实验报告上面,很多学生的生物实验报告几乎都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抄录,很少会有学生会对生物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所以大部分初中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并不是很强。

二、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一)开展实验线上线下分析,实现针对性的训练

一般情况下,生物实验均是组织班级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难以顾及全面,这也就导致部分学生并未自主完成相关实验操作。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十分常见,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线上线下分析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探究不同果蔬中的维生素 C 的含量”实验教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第一,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 5 人,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合作来完成实验。第二,要求小组将实验过程进行拍摄,并制作成实验小视频,将在视频的最后将实验结论、小组的表达进行描述。第三,要求学生将实验视频上传给教师,由教师进行点评,随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教师对每个视频进行详细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能确保每一位学生均能参与到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中,同时,由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视频,再进行线下点评,能有效了解学生某个实验环节的薄弱点,从而实施针对性指导。当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针对性的指导时,则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相关实验知识的理解,使其在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全面掌握生物实验知识。

(二)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在以往的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一些重要的实验是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以外,大部分实验均由教师进行演示、讲解来完成教学。而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无法近距离地接触实验过程,长期以往,则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实验兴趣。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均喜欢多媒体教学,而多媒体具有多样化、直观性和丰富性等特点,若在实验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则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情境,并给予其展示抽象的实验过程,从而拉近实验和学生的距离,使其的实验探究兴趣得以激发。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细胞的生活》中有关分子、溶解的实验教学中,该实验教学主要为“科学研究证明,水、氧气、葡萄糖、蔗糖以及其他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这一内容较为抽象,若仅靠教师结合文字、图片进行讲解,则会导致学生理解上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在课前,教师收集有关分子实验的实验视频,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解完分子的相关理论知识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分子实验视频,如水由水分子组成、固体蔗糖由蔗糖分子组成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看到固体蔗糖在水中的运动过程,从而构建一个实验现象的情境,使学生了解水分子和蔗糖分子形成蔗糖溶液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来动态演示实验过程,能在直观的情境下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而在兴趣的驱使下,能让学生主动探究分子的相关原理,并在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下探索相关问题的答案。同时,通过视频演示,能让学生的对分子的认识从抽象转为具体,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非常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生物实验在生物科学这门课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养成规范的实验习惯,逐步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何平.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9,(21):86.

[2]周杭英.重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2020,(20):195.

重慶市开州区后河初级中学 40540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新课改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4:59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