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贤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点。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增长见识的一种直接方式,需要对文字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所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引言: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在学生经历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那么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近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的背景,教师必须要能够从当前的社会发展、教学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让学生能够在时代的要求下,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更要加以重视。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拓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进一步成长。
一、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就是阅读习惯的建立,对于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高中阶段对于学生阅读量、读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培养学生具备对应的阅读习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从高中的教学要求中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例如:在高中阶段课文的阅读篇幅较长,内容较多,那么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抓住课文的重点。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来罗列出课文的重点内容,通过课文结构的划分,独立的思考来感受课文所传递出来的内在信息,这是建立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另外,学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重视动笔习惯的培养,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或者是句子结构等要进行圈画,然后通过提问向教师提问,或者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方式来在学习中有效地解决疑惑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对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非常有效的。所以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要注意以上几点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重视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
阅读能力是要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取课文、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在进一步的理解的过程中能产生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并能够结合自身的成长、社会的发展来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思想观念,这是阅读能力需要重点培养的内容。那么教师就要结合学生所要阅读的内容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展开思考,提升学生思维上的灵活性创新性,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在高中阶段,语文的课文篇幅一般较长,同时体裁也众多,如《雷雨》,这是一篇以话剧为体裁的课文,那么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其中人物的对话、场景的构建来进行有效的阅读。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在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学生就需要对课文中主人公的对话、语言表达来进行判断,然后在思考的基础上来探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再如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也需要通过主人公的对话进行总结提炼,对课文的描写手法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以多样体裁来设置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在进一步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语言表达所折射出的深刻含义,推动学生在写作和语言表达上的能力提升。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拓展的练习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较强的,那么学生仅靠课文阅读的学习和练习是不足以支撑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的,那么教师就要结合不同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拓展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能够在丰富自身的阅读量,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高中階段课文的学习都是以单元为主题来进行的,如唐诗、宋词、戏剧、文言文等系列,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所在单元的课文学习上,引导学生拓展同一类体裁的课外读物阅读,让学生不仅能够结合所学来锻炼自己是否掌握了对应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在阅读中拓展自身对于这一题材的更深一步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学生在名著的阅读当中,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自身素养,提升阅读能力,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师要重视高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读物的拓展,为学生选取合适的读物来进行有效的练习,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文化素养培养也十分重要,教师要带领学生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课下进一步拓展和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严雪萍.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
[2]黄月.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
山西省翼城中学校 山西 翼城 0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