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发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出发点,是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的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主流观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社会只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学习初中历史,学生可以从真实史料中获得启示,充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接受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奋勇抗争、奋发向上等爱国精神洗礼后,形成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一、挖掘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记忆,要靠“历史”说话。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穿越过去”,铭记与回顾,真正地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艰难路径、对祖国的命运有更为明晰的认识,对祖国今天取得的辉煌成就产生由衷赞叹,并树立和筑牢爱国信念。初中历史教材中含有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担负着对初中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教育功能。因此,教师要切实围绕初中历史教材,引领学生了解和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如在古代史中逐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近代史中也一一展现了中华儿女反抗奴役、保卫国家等鲜活案例。为了切实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教师从历史教材中找准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切入点,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同时,进行梳理,有效利用,通过有针对性地渗透与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催生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说,隋唐文化这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先对教材认真阅读,同时也对隋唐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加以归纳,进行概括,让学生围绕这些优异成果进行讨论与交流,从而充分感悟我国悠久厚重的历史文明,让学生在这一历史的启发下,自觉进行今昔对比,进行经验总结,切实从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不畏艰辛、努力奋斗、突破难关的历史中感受民族自豪感,提振民族自信心,树立民族自信。
二、历史故事――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五千年的积淀,诞生了一个个婉转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教师在对教材中史料的处理上,应充分发掘史料中隐藏的历史故事,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有机地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四大发明的故事,四大发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仅仅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发展,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铁器、牛耕、中医、丝绸、陶瓷……无一不是我国古代技术水平高度发达的例证。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得到明显增强。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艰难和曲折,教师向学生讲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及高尚的民族气节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学生在感叹安稳生活来之不易的同时,也在心中埋下了“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种子,心中的爱国之火熊熊燃烧。
三、通过介绍人口现状,培养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我国人口众多,即使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的净增长人口数目还是不在少数。人口众多的缺点就显而易见:首先,人口素质容易偏低,受教育水平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其次,人口数量较多对于环境和资源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居民平均居住水平提高的阻碍和局限,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让学生意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其以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身上应该肩负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性、长期性和曲折性。但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中国历史中出现的伟人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即向学生讲解一些中国近代史。通过对伟人事迹的介绍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伟人的敬佩感,让学生将伟人作为自己行为的榜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树立为国家复兴而努力的伟大目标。这样在忧患意识和榜样示范的指導下,学生能够轻松、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并将抽象的爱国主义精神切实转换为实际的爱国主义行动。
四、运用历史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事件成就各路历史英雄,历史英雄的出现验证了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这些历史不但是由一幕幕伟大事件造就而来的,同时也经过了历史人物的验证。通过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分析发现,其中出现的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历史人物作为历史的验证,造就了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引导学生养成了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应该在历史教学内容中融入历史人物,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深刻认识历史名人的同时,掌握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学习意识。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历史知识时,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详细地向学生讲述孙中山线上创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迹。引导学生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孙中山先生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学生在学习这一历史人物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名人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以及一切有损国家利益和荣誉的意识,感受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效果。
结束语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我们需要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增强思想道德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刘浩亮.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新课程(中),2019(10):279.
[2]任登科,李冠仪.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新课程(中),2019(07):7.
[3]张小叶.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8(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