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而在这个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教师则是承担一个引路者的角色,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63
引言
俗话说:“单丝不能成线,独木不能成林。”可见,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自主性备受关注。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感悟音乐,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不断提升音乐综合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音乐课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还能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交流、谦让、分享、团结,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于孤僻、不善于表达以及害怕单独上台表演的学生,合作学习也是一个促进其发展的过程,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小组的交流当中,在小组进行演唱、演奏或者表演时也会默默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他们孤僻、内向的性格就会有所改变,从而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音乐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
2.1小组建设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小组建设。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各小组的成员,每组要有组织能力和音乐素养较强的组长,让表现力强的学生带动腼腆的学生,让节奏感好的学生指导节奏感不好的学生。总之,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实力相当,并且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完成小组建立工作之后,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公布每个小组的成员信息,并形成相应的评分机制,在每堂课结束后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并及时统计分数,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进取,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2角色演绎,激发合作兴趣
角色演绎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动起来,也能唤起他们合作的欲望,因每个角色的分工不同、要求不同,这就需要情感和技术的融合,才能彰显出课堂的受纳度。例如,《七子之歌——澳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取合作演唱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澳门回归祖国的情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同学们,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你会感受到祖国统一的激动情怀,你也许会被这样的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请小组合作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情感的融入,看哪个小组唱得更和谐,更有韵味。”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开始认真地角色分工,积极合作演唱,在演唱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审美能力由此得到提升。
2.3诱发动机,提高学生参与度
以学生为本,成为新课标的根本教育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吸收知识,获得精神养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切实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灵活采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如,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时,结合小学生好动、爱表现自我的这一特点,将音乐与表演进行结合,使得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和动机,帮助学生通过动作的这一表现进一步理解和记忆音乐的相关知识。学生载歌载舞,热情参与,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表现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4互动合作,加强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互动之中传递的是情感信息以及认知信息,同时还包括人际交流信息,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能直接感知与觉察。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就要充分热爱自己的教学,同时还要热爱学生,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直接感知到来自教师的热情。在学生的向师性不断得到增强时,其就会与教师保持同频共振的节奏,既产生愉悦的心理,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音乐知识,表现音乐。问题是师生互动的有效介质。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问题,引发学生乐于去分析、探索,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设置主题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共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引导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歌曲含义的理解上,更需要从欣赏的角度感知音乐中所包含的深层次的内涵。教师做好引导者,让学生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体验、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成功感和喜悦感。
2.5改变课堂的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能够给教学指引方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在以往的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单纯地配合教师完成评价,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导致评价环节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作为小组的成员之一,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会影响全组的评分成绩,这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中所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是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的塑造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今后的音乐课当中,笔者会努力研究并其运用到音乐课堂当中,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静.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天津教育,2020(29):143-144.
[2]罗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0):101-102.
[3]張凌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途径[J].学周刊,2016(2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