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2021-09-10 08:13:20张大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微课

张大维

摘要:化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学科特色以及教学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学习的效率。因此初中的化学教学需要借助微课等新兴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来实现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31

引言

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是手段,发展教育是目的,关键是融合创新,促进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互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被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增强了教学授课的动态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教学、在线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常以微課为载体,因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利用微课构建初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一)微课生动呈现生活中的化学世界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最终增加生活经验与智慧。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常常讲授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自然界中生动的自然现象,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事例,化学科技发展以及社会问题等。

(二)微课高效辅助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某些知识点时会开展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有些实验适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有些则不然。像实验药品存在腐蚀性或危险性,管控也严格,不易购买;有些实验由于条件限制,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且需要学生及时细致地观察,这就保证不了每一个学生都能第一时间,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验微课,可以是教师提前在实验室录制实验操作过程,也可以下载网络上的高清视频资源。这样一来,教师在保证实验教学安全、准确的同时,学生也能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而且能反复观看,随时随地观看,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课前预习

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但教师布置的传统的预习任务,常常因枯燥而被学生忽略。若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制成微课,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能够刺激学生求知欲,进而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知识,唤醒已有经验,使预习活动更高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微课教学资源,比如,在化学学科中,“大师一百”这个软件里几乎每节课都有免费的预习微课,知识点常通过电影或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有趣的动画来展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言风趣幽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微课视频的时长都在5分钟之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录屏将微课视频保存下来,发送到班级微信群或者其他学习平台,供给学生预习观看,以此来提高新授课课堂效率。

(二)全面优化实验教学功能

实验教学作为教师将相对抽象的化学知识概念具象化的教学手段,其在当下化学教学中被赋予更多教学功能,教师可借助微课教学强化其各项教学功能,突破其在传统教学中的局限。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该课时实验涉及的实验设备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讲解微课视频,以及CO2使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的实验现象演示微课视频,令学生在消化吸收二者演示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对“CO2使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的原因进行猜想,进而结合之前微课中各实验设备操作规范,自主设计CO2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方案,进而动手操作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可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实验探究过程,在完成实验后思考自身对CO2性质的猜想内容,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轮流向教师阐释小组实验探究成果。一方面基于微课支持的实验探究活动,可压缩以往实验教学中基础设备使用讲解与强调的时间,提升实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基于微课支持的“自主猜想—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验证”的实验探究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CO2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以及向上排空气法等方法,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三)微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生活化的微课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不是局限于课堂理论而是需要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体现,使得学生摆脱枯燥的化学学科理论知识,并对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有更新的认识。其实化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学科,其中的知识点在服装、餐饮、制药、制造等各个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化学价值并不是特别直观地体现出来,很多学生都会有所忽略。在微课教学内容中渗透生活化的元素,这可以帮助学生用生活探究化学的意义,以化学视角解读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对化学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微课来将日常生活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导入到课堂中去,引导学生在微课教学中参与进来,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知识,通过微课的辅助,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从而改善课程,要让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发现化学的意义。

(四)课后复习

课堂学习过后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既能达到复习巩固难点、重点、易错点的目的,又能拓展知识结构,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引出后续学习内容。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节课,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会开展相应的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但由于本节课的实验较多,学生真正理解起来也不容易,尤其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这两点性质,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

结束语:

随着当前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各学科教师都在积极探寻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式,以此不断推进课程的发展。初中的化学教学也是如此。借助微课这一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利用其趣味性强,内容精炼等等特点,教师可以将其与化学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其在化学教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从而实现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切实增强。

参考文献

[1]程锦成.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8):89-90.

[2]江丽芬.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和思考[J].考试周刊,2020(A5):127-128.

[3]卞燕红.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教学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1):8.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策略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未来英才(2016年14期)2017-01-12 16:57:49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0:48:25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09:06:15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5
信息化环境下网络平台与教学融合运用绩效调查与分析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