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依托信息技术,可实现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文章简要论述高中地理教学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以“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课为例,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等各种设备和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存储、加工和转换等教育教學资源信息的技术。[1]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均提出和强调,在高中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应用和融合信息技术,提倡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一、依托信息技术的高中地理教学优势
(一)通过人机交互,积极参与课堂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地理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学生主动或教师抽取任一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品随时进行展示与分享,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和点评,交互系统可以对学生的答案成果进行打分并统计结果,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二)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地理知识中很多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比较抽象,在教师讲授或板书之后,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声像并茂,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既可以直观呈现静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也可以仿真再现动态的地理情景和过程。通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实现动态化地展现静态的图片和文字描述,把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且具体生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观察到地理事物的完整变化过程,学生可以一边认真观察一边积极思考,同时还可以热烈讨论,轻松迅速地掌握地理知识,既能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从而顺利地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还能够让地理教学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出来,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三)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极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在课改环境背景下,高中地理面临课时少和内容多的教学压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与挂图教学模式会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教师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可以包含课本知识,又能进行必要的知识拓展补充,能够加大课堂的容量,在繁多教学内容的任务下,有效地解决教学课时不足的困境,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从而顺利地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四)延伸教学时空,优化教学模式
由于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明显,加上很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经过漫长时间形成的,使得地理知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延时长和跨度大的特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更加全面丰富,而教学时间却有限,给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微课、网络和视频等的课前学习和课后复习,以及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将地理现象、情景、过程等再现于课堂,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改变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模式。
二、依托信息技术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案例
现以“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课为例,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尝试作一梳理,希望能引起以后更多的教学思考和尝试。
课前导学
利用希沃易课堂,把相关学习资料和微课推送给学生,提前布置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知识模块的学习,并完成学案上相应知识模块的练习。
(知识梳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存在形态: 、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 ;数量最大,分布次之;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存在空间: 、 、_______,海洋水是最主要的的水体。
3.性质: 、淡水。在地球淡水中, 是主体,作为淡水资源直接被人类加以利用的主要有 、 、 。
4.陆地水:从水的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_______、_____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 、 、 、下渗、_______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
②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和的过程之一。
③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充分预习,为课堂高效学习打下基础。
课前实验准备
利用希沃易课堂,向学生推送实验设计参考资料,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个水循环的模拟实验,可以参考老师的实验设计方案也可以自行设计,要求学生要把实验步骤记录下来,把实验过程拍成视频发送给老师,并对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新课导入
展示几张福清城市内涝严重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破解城市“看海”难题?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新课讲授
模拟黄河水之旅,通过“黄河一滴水的旅行”,结合实验等设计了3个探究主题。
探究主题1:黄河水是怎么“来”的?
通过在谷歌地球中跟随黄河一滴水从源头到入海口的旅行去探究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首先,教师演示在谷歌地球中搜索黄河,找到黄河的源头并截图展示,数据显示黄河源头的海拔高度是4660米。请同学们思考黄河源头附近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是什么?学生通过手上的平板电脑进行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结果进行分析讲解。
(过渡)那么整条黄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什么呢?
其次,展示“黃河某年各月降水与径流量”图,通过设计以下问题链学习黄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什么?
1.黄河哪些月份降水较多?
2.黄河径流量从什么时间开始明显增加?
3.黄河径流量较大集中什么时间段?
4.黄河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有什么相关性?
再次,展示黄河下游东平湖的遥感图片,通过情境创设,假定河流与湖泊存在水位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在图中横线处填上箭头表示水体的流动方向。
问题探究:
(1)雨季及旱季时,黄河和东平湖两者水位如何变化?
(2)这滴水从东平湖流入黄河,是什么季节?
最后,播放动画“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并展示黄河下游的“地上河”的图片。
问题探究:黄河下游河段的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手上的平板电脑进行作答,教师通过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一位学生进行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结果进行点评、分析、讲解。
探究主题2:黄河水是怎么“动”的?
首先,以唐代诗人李白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情境导入来探究黄河水是怎么“动”的?引发学生思考:黄河之水奔流而下不复回,海面应该会不断上升、上升……可我们有没有看到它无止境地上升呢?
其次,通过课堂观看学生分组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思考下列问题,并解决其他同学在实验中遭遇失败的困惑。
问题1:实验中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问题2:如果实验中的大盆表示海洋,小碗表示陆地,请同学们思考如何用箭头来表示自然界中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相互补给?
再次,让学生动手在平板电脑上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并注明箭头所标注的涵义,教师筛选比较典型的示意图用手机的授课助手软件传屏到屏幕上,让学生互相进行点评、纠错。
最后,通过课堂活动来巩固重点。通过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两位同学来PK分组竞赛游戏“找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屏幕上“水循环示意图”中错误的环节。
探究主题3:黄河水是怎么“没”的?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55-56页“活动”,思考:
1.推测黄河下游断流和哪些因素可能有关?
2.人类能够影响或干预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3.从水循环的角度,针对黄河经常春季出现断流的现象提出治理黄河的相应措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突破水循环过程等重难点问题。
课后巩固提升
利用希沃易课堂推送微课和课件,布置课后作业:问诊福清内涝,如何破解“福清看海”难题?
1.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福清市内涝的主要原因。
2.小组合作,观看微视频,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海绵城市,讨论建设海绵城市能够使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发生变化?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幅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图。[3]
3.福清华侨中学也存在内涝问题,为避免校园内涝,合理利用水资源,创建我们美好环境的校园,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全面详细地考察福清华侨中学的水循环状况,利用水循环原理,为福清华侨中学建设“海绵校园”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自主巩固旧知和预习新知。
参考文献
[1]吴佳佳.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
[2]陈琦琪.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的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马莉莉.基于微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设计策略——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3):71-76
作者简介:黄秀娟(1984--)女,福建福清人,本科,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