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君
摘 要: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缺乏实践创新能力、产学结合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航空航天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探索,寻找路径引导产业提前介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航空航天专业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完善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091-03
一、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952年,我国创办了三所航空高等院校,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期的航空工业培养建设人才,发展为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三所高校的创办,拉开了我国自主培养航空航天专业人才的序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但是航空航天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人才培养周期长等特点,面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亟需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来保证和支持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除了专门的航空类院校外,越来越多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创办了航空航天院系,共同培养不同层次航空航天专业人才的教育格局。
从现代航空科技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培养航空航天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是现代航空航天专业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使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就具备进入该领域的初级工程师能力,满足产业需求,成为具有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航空航天类人才。
目前,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均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我国传统航空航天学科的特点是:体量大、学生多、专业性强。一个航空航天学科可能涵盖3个以上的学院,各个学院有各自的平台,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学科针对性强,延续专业教育的特点。而国外大学航空航天学科的特点是:基础性强、学科面宽、综合性强,将航空、航天、推进、控制等基础知识融合,因而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事实上,在现代航空航天领域,“空”和“天”的概念越来越模糊,毕业生培养要求已逐渐向强调工程实践转变。纵观我国现阶段的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整体的质量水平与我国目前的发展需求和发达国家的航空航天产业工程师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5]。
二、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优秀的航空航天专业工程师,要能创造性地解决航天和航空工程实际问题、设计出创新的飞行器、卫星等,因此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行业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目前研究型大学培养的航空航天专业本科生很难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就进入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是需要进一步深造或进入实验室、实验基地进行边实践边学习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归纳总结,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我国的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是按专业机制进行调节,受专业机制限制,学校较难进行突破,大学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时,会事先规定好学制、学分以及各类课程的学分分配情况,设置了条条框框,导致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都趋于雷同。由于总体培养目标相似,最后各个专业延续传统科学教育模式,缺乏多样化的培养目标设置,不能形成产业人才,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工程实际和行业发展。高校人才定位趋同,致使学生培养模式雷同,造成高精尖的创新人才短缺,大批没有具体技能和特色的中间人才存在就业困难。
(2)产学结合不足,缺乏工程实践能力。我国航空航天产业正处于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大量的实践性强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满足产业自主创新的目标,但是传统的科学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式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致使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环节产学结合不足或者是轻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要经历工程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工程实践训练和工作实际体验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许多研究型综合大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致使工科人才培养缺乏完整环节,严重影响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
(3)大学成为人才培养的单一主体,缺少企业的参与,人才培养与企业界脱离。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社会。企业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作为创新的主体,行业企业是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是市场信息的传播者,是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者。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如果大学成为单一的人才培养主体,学生只局限于大学课堂,最后大学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势必与市场脱节。一旦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界脱离,大学给学生偏重于讲授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会使得一部分毕业生到工作岗位时不能胜任企业交给的实际工作。
分析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和企业产学协同不足,校企缺乏人才培养的联合机制,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弱,进入社会不能直接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其次,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推动产学协同创新政策体系的问题,深化产学协同、校企协同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现行的政策体系又不足以推动产学协同的积极开展,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但是由于缺少国家政策的扶持,无法真正吸引企业走进学校,企业缺少利益支撑点,仅凭借企业的责任感无法真正实现产学合作,没有相关立法和相关政策的导向,缺乏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企业和高校无法建立深层合作机制;最后,企业和大学双方促进产学协同创新的思想不够解放,导致校企双方开展产学协同创新只停留于表面形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造成合作层次不高,深度不够。
三、航空航天专业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国研究型大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本科教育迈向世界一流化,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的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在改革开放后虽然取得了比较快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促使航空航天专业的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经验,立足我国国情,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与企业进行全面协同创新,既是大学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责任,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学校应密切联系企业,积极发挥企业的作用,通过企业和大学两个创新主体共同参与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从而实现大学和企业对人才标准的有效衔接。尤其在国家投入有限、高校间实力悬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利用产学协同创新,探索产学协同培养工程人才机制,是行之有效且明智的选择。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
航空航天专业要构建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制定时,邀请企业代表提前介入人才培养的标准制定。
企业可提出人才需求,对本科人才的出口标准提出行业标准,强调在培养环节中学生应该掌握和具备的能力,以适应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研究型大学在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时,应产业需求为原则,综合考虑学校的类型、培养的人才层次、毕业生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等因素,同时也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和办学理念等客观因素,制定具有操作性又满足社会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
(二)建设知识与能力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现阶段的专业学习中,课程教学仍然是大学教育的最主要手段,就开展的教学形式而言,其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种。
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制定环节,工程实践能力是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这方面能力培养的缺失在课程教学方面较为突出。为加强航空航天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高校可以在其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整合一个专业层面课程体系,通过一体化课程设计,实现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体化人才培养。
(三)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
高校应紧跟国际国内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发展趋势,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坚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利用科研成果与条件更新教学内容、鼓励企业提供多样化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1. 课堂教学延伸至企业
高校可根据产学协同培养人才的教学理念,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项目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高校可利用产学协同培养人才的教育资源,将学生的课堂教学延伸至航天企业科研院所部队和航空航天產业基地,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契合产业需求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弥补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的单调,适时将前沿性工作中运用的新知识和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学大纲中,不断增加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度、并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使课堂教学贴近企业,提升课程的内在品质和生命力。
2. 完善教学考核方式
高校可充分借鉴国外知名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原有的课程教学单一考核方式,采用课后作业、大作业、综合练习、阶段考核、综合报告、课程研讨等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尤其是在新型的基于企业项目的项目式课程教学中,可以邀请用企业派工程师直接参与专业课程的考核评定,激发学生应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另外,企业派出的工程师意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客观评价,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四)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实现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高校可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涵盖本科阶段学习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校应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验课程、探究性实验项目组成的课程实践环节和课外创新实践项目的第二课堂教学环节以及产学协同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三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1.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课程设计、课程实验两部分共同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第一级,主要面向低年级的本科生,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单门课程专业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探究性实验和实验课程综合设计实验等实验课程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第二级别,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实验可以源于企业,如在“航天器设计”中设置“卫星总体设计”项目等,让学生通过这种工程类实验,认识到企业的研发过程,熟悉工程项目的流程。
2.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构建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中,高校要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面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实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有工程应用前景的实验项目,加大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在实验教学内容中,高校应充分考虑航空航天专业的特点,在满足专业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关注专业知识的应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设计、自主实现。
3. 进一步建设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研究型大学航空航天专业大部分都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要继续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学生实习锻炼、创新实践,使本科生了解空天飞行器的构思、设计、制造、运行的全过程,使其对科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有感性的认识,逐步接触专业知识应用的实际案例。同时,高校可以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实习的校外导师,开展“双导师制”实践教学,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产品设计、技术工艺改进、测试实验分析等研究课题和实践性工作。“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尽早融入企业、学习企业的流程,为进入这个行业做好能力和心理的双重准备。
4. 改革本科毕业设计模式
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实践性课题少、产学协作程度低、创新性不强等问题,高校应改革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学生从大学生到工程技师人员角色的转换;加大实践性本科毕业课题设计比例,通过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实践性本科毕业课题设计,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本科生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跟随企业的导师,在企业的深度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在毕业论文环节也可以引入产学合作的“双导师制”,通过校内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促进创新实践性毕业设计成果的产生,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结语
本文主要学习和借鉴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面向工程、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产学合作紧密的突出特征,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选择产学协同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引导产业提前介入本科人才培养阶段,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建设“知识-能力”一体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传统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大学和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创新,构建适合航空航天專业发展的,具有产业特征的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构建产学协同模式,提高航空航天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面向产业需求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利用产学协同双方的教育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和实验实践计划等一系列内容进行通盘研究,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劲. 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支希哲,田露. 中美航空航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比较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3):81-85.
[3] 李伟文. 产业转型升级下工科本科生“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79-181.
[4] 何郁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 科学学研究,2012,30(02):165-174.
[5] 肖军飞,刘大伟. 协同学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01):125-128.
(荐稿人:朱凌,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工程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