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政策体系建构

2021-09-10 07:22焦世奇张炫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农民工乡村振兴

焦世奇 张炫

摘  要:我国农村人口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全新的发展势态,使得我国农村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的新人口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社会经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出发,围绕苏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相关政策体系的有效构建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乡村振兴;苏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9.27;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146-03

根据对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乡村振兴措施展开详细分析发现,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所以占据主体地位,主要是因为能够使在“农民工大潮”以及农民工大潮影响下的我国乡村地区在对自我变革目标进行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与此同时,农民工在乡村发展主体地位的召唤下回归乡村创业,能够充分满足农村人口实现发展的多元化内在需求。乡村振兴拥有众多的内涵,包括建立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生态化、宜居化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等,这些内涵在一定层面上又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在未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能够以主体身份呈现。所以苏北地区各省市不仅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强化人力资本,对保护性乡村基本制度体系进行巩固,全面提高农业技术发展能力,还要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入手,对苏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体制机制进行建立健全。

一、乡村振兴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之间的关联

(一)现代农业体系构建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之间的关联

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目的是为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为现代农业体系构建提供强有力支撑。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实力整体增长水平不断提高的带动下,我国乡村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单一发展模式转变为目前以内源带动型模式以及外援拉动型模式为主的乡村经济发展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体系得到了建立健全,因此又出现了一种全新乡村发展模式——创业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业模式与其他创业方式大致相同,都会为乡村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可通过对农村地区现有的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使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合理的配置下得到优化。根据对乡村创业型发展模式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可知,该模式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社会创业。相关人士不仅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及社会创业这两种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模式给予足够重视,而且还要对这两种模式各自具有的特征以及存在的差异进行详细探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化发展理念以及多元化发展措施,为乡村振兴发展找到全新的思路。长此以往,不仅能够使我国乡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使农民工返乡创业体系更加健全,确保农民工返乡创业各项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还能为我国乡村振兴速度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积极帮助。

首先,在对多元化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科学利用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拥有一定经验、知识、技术、资本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具有较高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产品养殖和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能够产生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对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而言,现代化技术手段给予了农业生产相关活动动力,参与到返乡创业活动中的农民工在这一领域占有较大优势。

第三,参与到返乡创业活动中的农民工能够将自身的劳动力、技术以及资本优化组合,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创业过程中发挥最大价值,产生一种具有较高有效性的生产能力。

(二)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之间的关联

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现代化城市环境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资本,因此,参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将这些资本和经验带回家乡之后,不仅能够为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还能够在帮助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促进我国城市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通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劳动岗位的等级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出劳动的农民工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长此以往,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過程中,不仅能够使长期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得到进一步提升,还能形成长期良性循环。

(三)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与农民工返工创业之间的联系

对于大部分参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而言,他们长时间在城市生活,已经对城市的消费特点以及技术特点有了充分了解,因此在进行返乡创业的过程中,拥有的创业渠道更加丰富。比如返乡创业农民工可以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转变传统粗放的化学农业生产模式,使农民对生态种植以及养殖方法给予更多重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而且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全面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是一场“化身在土壤中的革命”。农民工返乡创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农业产业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在激发农民积极参与热情的同时,使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 [1]。

(四)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之间的联系

处于现代化社会中的农民工藏龙卧虎,不乏具有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资本的乡村精英,通过返乡创业这一渠道,实现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的目的,使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缺陷得到有效弥补。这些精英建立返乡创业,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村民的就业情况,而且乡土社会对返乡创业农民工更容易给予信任,更容易建立起集权力与威信为一体的道德治理与自我治理新模式。与此同时,在开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大量懂经营、有技术、有文化、有资本的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因此对乡村法治、德治、自治体系的构建能够给予一定帮助 [2]。

(五)富足和谐乡村生活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之间的联系

农民工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相关产业兴旺发展,还能使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全面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帮助农民享受富足生活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改变传统拆分型家庭再生产模式,改善传统农村拥有众多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在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农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传统农村的空心化发展趋势,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有效逆转,这一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人员基础 [3]。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机制的建立健全

(一)加强对农业基础发展动能机制的建立健全

苏北地区各省市不仅要严格遵循党中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原则,还要对当地资源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充分掌握,对农产品具有的市场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深入研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符合天时地利的产业类型。

相关地区应加大促进农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合理引入具有较高生态友好型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使相关产业链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延深;加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基础能力的不断夯实,创造更多的盈利空间和选择机会,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帮助 [4]。

(二)对保护型乡村基本制度体系进行不断巩固

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都能对城市务工经历促进农民发展这一现象给予正确认知,在此基础上,能够破除对农民自由流动造成严重阻碍的落后机制体制,向农民的理性选择给予足够尊重,确保构建的政策体系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使农民工的学习环境和就业环境得到不断完善,积累大量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物质资本,为后续全身心投入返乡创业中积累经验。

相关地区应结合具体情况,加强对宅基地保护制度、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三权分置”改革制度进行不断深化,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对入股机制、互换机制、流转机制、退出机制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为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以及适度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5]。

(三)加大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力资本

苏北地区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对传统培训形式进行改革,为农民工制定提升人力资本的战略规划,要彻底摒弃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摊派”模式以及“大水漫灌”模式,以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的实际创业经验为依据,建立具有较高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分类培训制度。

相关地区要以创业治理和创业技能作为基础对传统培训内容,进行改革。在对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将能够满足创业的实用知识与技能提供给农民工,特别是广告制作、广告宣传、即时通讯、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使返乡创业农民工不仅能够在技术员下乡指导的模式中进行现场学习,而且还能通过深入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开展网上学习。而培训农民工治理能力主要是使其对村民自治规范、法制知识、道德素质相关内容有所了解,重点关注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6]。

(四)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建立健全

为了能够使参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踏实工作,真正实现创业成功,相关地区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不断完善。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确保市场与政府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合理分工,相关部门还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通讯设施、交通设施等乡村基础设施,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为返乡农民工创業提供帮助,可借助国有政策性银行,逐步建立健全金融借贷与担保政策,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资金支持;出台优惠贷款政策,解决农民工融资难的后顾之忧;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农民工回归后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平稳过渡,加大发展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社区教育的力度,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获得更多的自我组织空间,充分发挥学习型组织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传帮带及凝心聚力的作用 [7]。

三、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对我国苏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体系构建相关内容展开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内在制度体系的构建产生多元化的联系。城乡劳动力失衡问题能够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得到有效修正,使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得到全面激发。因此相关人士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发展理念给予积极支持,而且还要对“伪创业”和“假返乡”等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在构建并对接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政策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精准识别,还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处在的分享和最终结果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对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生态文明观念、治理能力、法治观念、道德素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建议和意见的重视力度,从而具备有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体系构建过程中帮扶不精准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祖云,王丹. “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技术支持[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8-16.

[2] 韩俊.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八个关键性问题[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04):19-26.

[3] 李周.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含义、实施策略和预期变化[J]. 求索,2018(02):44-50.

[4] 贺雪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防止的几种倾向[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11-116.

[5] 陈锡文. 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J]. 行政管理改革,2018(04):4-10.

[6] 周立. 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的百年乡村振兴实践[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3):6-13.

[7] 姜长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于总抓手和中国特色道路的讨论[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7.

(责任编辑:刘宇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完善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2027);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教改课题“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XJJG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焦世奇(1975—),男,硕士,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张炫(1989—),男,硕士,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农民工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返乡创业”,北京迈出扎实一步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