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宪立
摘 要:声音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人的产生使声音进入到哲学研究范畴。本文通过唐·伊德的著作《聆听与发声:声音现象学》与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聆听与发声作为声音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及声音本身的基本结构。通过现象学、技术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解声音主义的意义,聆听的多样化与发声的多重含义,该研究有助于从技术现象学的视角来理解声音现象与聆听的本质,唤起我们对声音中心主义的重视,从而有利于把握唐·伊德的声音技术哲学思想。
关键词:视觉中心主义;声音;聆听与发声;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B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046-02
唐·伊德是一位美国技术哲学家,就职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他继承并反思了胡塞尔等人的先验现象学方法,并深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创了后现象学的反思路径。主要著作有:《技术与生活世界》与《聆听与发声:声音现象学》等。《聆听与发声:声音现象学》这本书从方法与研究对象上,标志着他开始远离先验现象学,形成“做”的现象学,通过研究他对声音现象的分析,阐释声音现象、聆听体验、语言与音乐的意义。
一、声音现象学的产生
现象学产生于20世纪的新哲学思潮,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开辟的研究路径,而唐·伊德作为现象学哲学家,在人们对声音遗忘的情况下,开始了对声音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批判,来确立他的声音现象学,他认为重视言语和声音意象是希伯来文明的传统,犹太教及基督教的上帝主要以言语的形式存在或显现,《旧约·创世纪》中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1]。希伯来神的创造力就是言语。尽管上帝可能将自己隐藏在眼睛之外,但他却在言语中彰显自己。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因为呼吸将人与他人和神灵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有声的生命。
电子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听觉能力也随之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转变。通过这场技术革命,我们可以听到比前人更多的声音。一方面,智能手机、电脑,甚至是射电望远镜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扩大了我们的听力范围。由于通过电子设备来扩大听音的可能性,世界开始变得嘈杂,我们可以听到更远的声音,甚至声音在某种程度上无处不在。另一方面,通过使用电子乐器,我们的聆听体验正在发生转变,并且这种转变包括了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想法。通过新仪器开始展现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沉默的世界。后来通过电子仪器开发了另一种体现方式。最初看到的是后来的声音。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之间的鸿沟中从“寂静的伽利略和牛顿宇宙转变为如今喧闹的宇宙” [2]。通过声音的显现揭示出视觉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主导着我们自身体验的思维方式,也意味着一种声音主义的世界观被回忆起来。唐·伊德不是用听觉代替视觉,而是在视觉与体验的信仰中一步步向他所理解的不同方式的转变。
二、声音现象学的核心概念:聆听与发声
声音现象学的思考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其多层面与复杂性及基本形式的经验上。用唐·伊德的话说:“我将沿着胡塞尔式的第一现象学开始追问聆听与发声,之后通过近似法朝着更有生存论味道的哲学前进” [3]。但是他没有完全按照胡塞尔式的现象学对声音进行分析,而是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对比,揭示二者之间的重叠部分。在《聆听与发声:声音现象学》的第三部分才开始对声音进行现象学分析,他强调了聆听的优先性,并且还区分了声音与语言,但不是把声音的扩展看作语言的扩展,正如他所说:“如果将语言的理念无限地扩展也会存在误解” [4]。
(一)聆听的多样化
唐·伊德对听觉的考察是从初次逼近和聚焦聆听的中心开始,从聆听事物的向外发出的声音到相对聆听和開放的寂静视野的转变,进一步详细地研究听觉场域是一次加速逼近声音存在意义的运动。我们听到的声音不是“单纯”声音或“抽象”声音,而是重要声音。
首先,听是一种声音的聆听,“物体、他者与上帝,每一个都有我们可能听到的声音,在听觉体验的内存在着聆听的优先性”。存在之物可以通过“说话”来显示自身存在。海德格尔指出:“事物本身比所有感觉离我们更接近。我们听到房子里的门关上了,再也听不到声音或什么是声音。为了听到不被遮蔽的声音,我们必须远离事物来听,转移耳朵的注意力,即抽象地听” [5]。在听觉经验中,聆听是最重要的。物,他者,上帝以及我以独特的声音“说话”,而且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方式。因此在声音中的物、他者与上帝的语言,属于在我自身的经验中达不到的前语言阶段,“前语言”对应的是哲学上的前知觉,即没有被遮蔽的知觉,正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孩子对他的第一个单词的 ‘学习’,也没有潜在地揭示出语言的起源。在他学会讲话之前很久,他已经听到并进入到人类的对话。在说话之前,他已经沉迷于声音和动作中,而声音和动作甚至以无形语言的方式更深地浸入了胎盘之中。
聆听是在说话之前进行的,无论在哪里寻找,最原始的发音语言已经出现。
其次,复听是一种内在的想象体验也是一种想象方式。在第二次聆听(即聆听富有想象力的声音)时,除了强调感知外,听觉也成为复音形式。不仅能听到世界的声音,还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声音在复听中,在感知和想象模式的双重形式下成为二重奏。
此外,在听觉方面,想象模式是“声音”的问题。在讨论身体作为表现时,梅洛庞蒂认为内在的沉默实际上是“充满了言语”,被称为“内部言语”。聆听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形式一种语言思维。伴随着这种现象,并围绕着许多与特定的人类经验和自我体验有关的问题。语言位于内部,是人类思考语言的隐秘独白,伴随着人们的日常活动,即使他们彼此不说话。自己听到其他人的声音使自己沉迷于一种已经渗透到内心深处的语言,因为自己听到了自我内里的讲话。对方和我自己在听起来的话中共同牵连。当我们从想象模式转向“内部”体验时,这些体验可能会产生“回声”、“模仿”或“重现”,而想象力代表“外部”体验。显示的形式上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在每种形式中它们都表现为想象。
(二)发声的多重含义
聆听与想象模式中“内在”的声音,涵盖了各种的听觉现象。然而,从广义上讲,所有声音都是“声音”,即事物,他人,上帝和自己的声音。在英文中,sound是指所有物体发出的声音;voice专指人发出的语音。声音和语音的现象学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朝着完全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朝着聆听世界声音的表达特征移动。
首先,说话、理解和感知都是有意义的行为。但是,在人类范围内听到,理解和感知的东西也被认为已经充满了意义。语言的中心可以理解为类似于焦点条纹现象,因为围绕单词的语言部署是有意义的活动的广阔领域,在更广泛的语言意义上可以被称为“语言”。这些“语言”偏重于单词的中心意义,但它们可能与声音的“语言”形式不同,例如手势,书写等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含义。声音的作用是指向自身,“允许”突出显示的内容。与音乐不同,即使是在发声时,语言也不会像声音一样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对方正在讲话,突然声音实际上消失了。声音撤退时所说的话变得不透明,但意义并没有完全消失。它转化为我所看到的模糊而隐含的意义。
其次,声音中的含义体现了语言,但這不是语言的唯一体现。梅洛庞蒂指出了语言和音乐的亲密关系。他认为,说话首先是歌唱世界。在音乐接近语言的地方,声音中意义的化身似乎对音乐而言最为清楚,在音乐中,意义就是声音。梅洛庞蒂认为即使是音乐的明显不透明性也比通常认为的更接近语言,因为音乐作品的语法仅凭其自成一体性就无法产生语言的透明性。但是,某些音乐虽然与语音语言接近,并且比其他形式的无声词更接近,但仍保持无声。不为人知的音乐奥秘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自身,而它所呼唤的聆听也并非以言语为中心。在所有音乐中,声音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无声的音乐和未演唱的音乐。其含义正是潜伏在音乐的声音中。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音乐与单词所要求的聆听是不同的。克尔凯郭尔将音乐的直接性描述为纯粹的感官。但是感官上没有纯净,而是作为音乐呈现出来的富有意义的问题。只有在与语言相比时,音乐中心才被假定为中心,也不被认为是抽象的。
从现象学上讲,反思聆听发生的事情,就要体会音乐如何呈现意义。如果无言形式的音乐没有提及世界,如果没有以透明为特征,则必须以其他方式定位其存在方式。尽管如此,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强调可能性,它的参考不是事物,而是使自己的身体充满活力。聆听是要极大地参与音乐运动的身体聆听。在集中聆听中,它的迷人之处在于发挥全方位的自我存在感。但是,舞蹈不仅要以字面的方式理解,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跳舞是对身体聆听的一种诱惑。因此,音乐发出的整个舞蹈范围涵盖了从实际舞蹈到节奏和动作的内部舞蹈的连续过程。音乐吸引了人们对声音的注意,但它的声音是一种转换后的创造声音。它的声音既不是无人看管的声音,也不是说出的声音,尽管音乐与人的声音有共同的意图。在某种程度上,音乐是自然声音的混合物,引起人们对所有声音的音乐特征的关注。
三、结语
本文通过阐释唐·伊德对声音中心主义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声音的聆听与发声的核心概念的分析,认为他的声音现象学远离了胡塞尔纯粹现象学研究的道路,转向了从自身经验入手呈现出声音与聆听的多样性, 使我们回到声音之“听”的体验之中,回到声音本身之中追问并进行反思。对他的声音现象学的分析所获的积累,有利于将来进一步研究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声音与图像技术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圣经和合本[M]. 香港:国际圣经协会,1998:1.
[2] Don Ihde. Listening and Voice:Phenomenoiogies of Sound[M]. Albany:State Uinversity Press,2007.
[3] 杨庆峰. 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57.
[4] Don Ihde. Sense and Significience [M]. Pittiburgh:Duqu-
esne Uinversity Press,1973:126.
[5] 海德格尔.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 孙周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47.
(荐稿人:王英伟,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刘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