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维萍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和互动以及共同发展的一种过程,并且学习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最好方式,而数学课堂作为学生长时间进行学习知识,获取有效消息的场所,教师更要保证其相应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需要让他们通过交流、互动、自主学习等方式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尽可能的为其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和内心想法通过课堂表达出来,使得自己得到释放,让课堂充满活力。本文针对新课改下体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活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以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活力;课改
对于每位数学教师来讲,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是他们自身需要完成的责任和义务,同样也只有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让学生改变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偏见,与其他同学们共同努力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释放自己,展现出自己的魅力和活力,这样才能从根源上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与此同时,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渴望和愿望,正确引导他们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相应知识。
一、创设情境教学,让课堂“活”起来
教师在创设教学课堂时,需要保证其自身的趣味性和和谐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被肯定,而不是让被动的接收相关知识,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强行的记忆和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为同学们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着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大胆的表现和展示自己,在相应的情境中探索和分析相关问题,以此发展其自身自尊、自信的心理。
以教授《认识钟表》为例(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解认识钟表知识前,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创设相应的情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钟表摆放在哪些地方呢?(同学们回答:家里墙壁、学习桌、教室墙壁等),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其展示钟表摆动的flash动画,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钟表的旋转规则。”当学生们已经掌握关于钟表的基础知识后,可以出示不同时间的钟表图片,让大家进行辨认和区分。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认识钟表,以此建立初步的认知和了解。
二、设立问题,让课堂“活”起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却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自然也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检验同学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从而让其加深并且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再需要让他们进行记忆和背诵。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和标准出发,为同学们设立相关的问题,让其围绕着相关问题和知识点进行重点的分析和解读,以此提升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解析《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为例(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土地的面积单位是1公顷或者是1平方千米的大小,知道1公顷和一平方千米的换算单位,在此基础上为其设立以下问题:(1)在我们国家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很多的高山和草原,那么我们国家是不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呢?(2)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为400000平方米,合计是多少公顷呢?(3)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为72公顷,合计是多少平方米呢?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同学们与教师产生积极的互动和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进一步的區分和辨别1公顷或者是1平方千米的实际概念[2]。
三、合作交流学习,让课堂“活”起来
合作交流学习是指让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在小组中与其他的组员进行讨论和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以此可以促进和推进学生共享学习结果,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让其在此过程中自身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以解析《确定物体的位置》(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教师在可以在同学们掌握基础知识后,让其观察图片中台风的位置,针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析台风的位置,以哪里为具体的观测点可以得出台风的个体位置。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让其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让每个小组说出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其知晓通过方向+距离可以确定出物体的具体位置。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他们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验证和应用,在问题中了解到位置的确定方法。
结束语:通过上述针对提升数学课堂的活力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究,可以利用文章中提及的几种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课堂的活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对于课堂有着全新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8.
[2]张红岩.创设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学大众,2018,11:71.
[3]冯志芳.新课改中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0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