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保才让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诗人舒婷所作诗歌《致橡树》的艺术手法、文学价值、思想内容、社会意义等内容论证了《致橡树》之所以被认为是经典诗歌的原因。
关键词:舒婷;爱情;女权;经典
《致橡树》是中国当代诗人舒婷在1977年创作的诗歌,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爱情或者喜欢的人是一件大胆的事,而在1975年,作者的一位福建的男性朋友在与她散步时谈论起女性的各种不足,向她表达了男性眼中的完美女性形象。这让作者认为他这是大男子主义,是对女性的不公正看法,所以她写了这首《橡树》,后来发表时改为《致橡树》。一首诗被视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其新颖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具开创意义的文学创作手法,最重要的还有其值得被人们崇尚和赞美的思想。
一、艺术价值
抒情方式:作者利用抒情主体“木棉”对抒情对象“橡树”做了诚挚的感情表白,采取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坦诚自然的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木棉”象征着柔中带刚且具有独立意义的现代女性角色,而“橡树”则象征着阳刚坚毅的男性。“木棉”在“橡树”面前的态度和形象代表了作者思想中女性与男性比肩而立又紧密相连的关系,这很好的映衬了诗歌的主题。这种新颖的抒情方法是当时新的诗派,即朦胧诗的一种常用方法,这与过去诗歌的抒情方法大有不同,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创新意义的抒情方法,而且这样的抒情方法可以使作者的感情表达的更为直接、明了,坦然。另外,这样的抒情方法使得这首诗看起来又不太有“朦胧”的意味,反而显得比较清晰简单。
艺术手法:朦胧诗派是一种经常运用象征、暗示、隐喻、通感等写作技巧的诗派,这首诗就采用了朦胧诗派最常用的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即整体象征。作者通过“木棉”和“橡树”两个主要意象,将抒情主体和对象拟人化,描写了“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这种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对于那个时代的诗歌文学来说是一件比较新颖且受欢迎的写作技巧。新的艺术手法,雕刻出了精美的诗歌,而诗歌反过来又让下一代的人在记住诗歌本身的同时,也让人们开始运用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手法。所以说,这也是使得《致橡树》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的原因。
二、文学价值
《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在当时舒婷、北岛等人的诗歌发表之后,很多人因为这些诗歌新颖的抒情方式和诗风而议论纷纷,所以他们被称为“朦胧诗”、“现代主义”、“先锋派”。实际上只是因为当时的阅读者对这种诗歌的表达技巧感到陌生而将他们视为朦胧诗,到底是否朦胧,我认为主要区别于诗人和阅读的文学功底了。所以说,“朦胧诗”不仅仅是阅读者对诗歌的一种感受,更重要的是诗歌文学思潮的更新。
朦胧诗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对外界事物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是自我的,是不受社会其他因素干扰的心理思考。在当时那样一个保守的年代,作者跟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在《致橡树》当中,从这个角度来讲,《致橡树》这首诗对诗歌创作者起到了模范作用。
三、思想意义
爱情观:首先,作者在诗歌开头就通过六个否定的物象对自己在爱情中的角色作了清晰的定位。“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衬托你的威仪。”可以看出作者眼中的女性在爱情中是完全可以与男性独立存在的,女性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掌握在自己手里。其次,作者通过比喻的方式更进一步表达了女性在爱情中的位置。“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却又终身相依。”作者笔下的自己是一个自然的生命体,有柔弱的一面也有坚毅的一面,也是一个值得被信赖的爱人,能够与自己的另一半同甘共苦。表明了一个自由、没有思想束缚的伟大爱情。作者否定了传统的爱情观,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更具人性特征的理想的爱情观,但实际上在70年代是罕见的,也就只有一些具有现代思想的人才会支持这样的爱情观。现如今,我想大多数人,尤其是新一代的人们应该会支持这样的爱情观,我想这也是《致橡树》被很多时代的人们铭记的原因。
女权主义:在我看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自己平等基础上的伟大爱情观,而且还表达了女权主义思想,极力了维护了女性应有的特权,所以这也是一首“女权主义诗”。她认为女性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自己的一切只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男性无端的做各种评价,更不能从男性的视角对女性的外貌和智慧做完美的要求。女性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应该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同样肩负着重要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体现,而非对女性固化的认识。
随着文革结束、改革开放,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开始被国人了解和认识,国人,尤其是女性的性别平等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开始觉醒,女性开始为了争取平权而作斗争。在那样一个时代,《致橡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逐渐被觉醒的一代人所接受,被女权主义者大力传颂。甚至在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观的树立。我认为这是《致橡树》被称之为经典的最主要的原因
四、社会意义
《致橡树》写于1975年,在1977年發表的,而在此之前是十年文革,也就是说,诗歌的创作背景正是文化专制年代的结束时期,也是政治压迫的解冻时期。其实,从这首诗歌为代表的朦胧诗派以象征和暗示等隐含的手法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的角度去思考,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既十年文革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正是时代出佳作。这样一个能够引起年轻一代人强烈关注的作品自然而然就会影响下一代的人了。虽然后来依稀存在时代的束缚和局限,但这首诗仍然在很多青年人间传颂。在这首诗歌之后,有很多女诗人相继响应女权主义思想的号召,发表了一些女权主义思想的爱情诗。至今,女权主义思想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
结语
这首诗,无论在艺术表现层面还是思想内容层面都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其平等独立的爱情观和女权主义思想,熏陶着21世纪新一代的人们的爱情观和性别意识。除了艺术手法和文学创作上的开创意义,平等公正的爱情观和女权思想是《致橡树》成为经典诗歌的主要原因。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