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 14:09:39于艳萍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增强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使语文课堂充满蓬勃朝气。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探讨了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有效策略,以提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1-0034-02

引  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不高,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使语文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会语文知识的美,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1]。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和教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

一、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工作不能脱离生活。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源于生活,语文教学需要与生活相联系,从生活出发[2]。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使教学情境成为联系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纽带。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会导致知识理解障碍,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创设由生活素材和语文知识组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感知、理解、掌握语文知识。这要求教师足够了解学生,通过课内外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和生活环境,找到学生群体的共同点和个体独有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语文教材熟稔于心,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要求,深入剖析教学内容,找到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联点,搭建沟通的桥梁。

例如,在围绕“植物”写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种植各种花草,精心照料,并主动阅读与植物习性等有关的书籍,将这些植物当成陪伴自己成长的“好朋友”。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了解了植物种植方面的知识,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实际情况,记录下来一个个关于“好朋友”的真实素材。这种生活化情境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从而使其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念。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生活,小学生在生活中能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教育[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新的语文知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降低语文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获取语文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的空间,通过播放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课文中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然而多数学生难以想象到西沙群岛的美,无法与语言文字的描述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关于西沙群岛的视听资源,结合课文中的描述,整理相关图片、视频,并配上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让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感受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西沙群岛有直观形象的感受,通过视频和文字的对比,更清晰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感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又如,在《景阳冈》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多,看到文字往往不能感受到老虎的可怕,更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武松打虎”的画面,仅阅读课文无法真切感受这一过程的精彩及武松身手的矫健。因此,教师可以收集关于“武松打虎”的影视资料,并附上部分《动物世界》中关于老虎的介绍,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刻记忆课文内容。

小學语文教学离不开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工具,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交流讨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阅读课文和多媒体展示前让学生思考:“你心中的西沙群岛是怎样的?”看过视频后,让学生思考问题:“真实的西沙群岛和你想象的有哪些差别?作者笔下的西沙群岛有哪些特点?”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作者对西沙群岛的描写使用了哪些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觉得哪些部分写得最好?”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趣味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或开展角色扮演,或组织游戏活动[5]。教师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知识、拓展能力。

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文中的故事生动有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演绎书本上的故事,亲身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等角色,其他学生可以做导演,也可以做观众。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每个角色的個性特征,彼此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不仅表演了一出好戏,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学习。

又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新闻播报的情境,让每位学生在课前准备一段新闻内容,在课堂上向同学播报新闻,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质,将其作为促进教学的重要助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结  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为语文教学注入无穷的活力。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深入研究教材,做好情境教学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灵活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为学生提供美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张利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新课程,2020(35):143.

张学范.创设教学情境 激活语文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4-5.

令狐福香.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3):122.

陈少燕.情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拼音教学[J].考试与评价,2020(08):22.

李学铭.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概述[J].学周刊,2019(35):37.

作者简介:于艳萍(1969.8-),女,山东东营人,一级教师,曾获“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16年获市级一师一优课三等奖,2019年在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优秀课程资源评选活动中获作业设计、课例设计两个二等奖。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52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