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雯婷
摘 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在学界达成统一认识。香港高中教育课程没有设置独立的道德教育科,而是以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将道德规范融入到现有科目教学中。中国语文作为香港学校课程架构的核心科目,教材必须遵循官方发布的课程指引规定进行编写。以其教材为例,研究道德教育目标和具体呈现方式,有利于从单一科目视角发现课程体系中道德教育值得发扬之处及其局限性,明晰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材;教育目标;中国语文;内容呈现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3-0008-03
道德教育一般作为价值观教育的组成部分出现在学校课程当中。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发布的中学教育政策中,政府政策目标之一在于“提供五育并重及多元化的学校教育,以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确立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发展共通能力,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并为日后升学或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为香港和国家作出贡献” [1]。然而,在香港学校课程架构中,没有独立的价值观教育体系,更没有独立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就没有专门的科目和教材。因此要探究其道德教育的有关内容,就要从其现有的课程架构当中分科目去寻找道德教育元素。本文以启思出版社出版的《启思新高中中国语文》第一册至第四册为例,分析香港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及其在教材中的具体内容。
一、道德教育目标遵循规范
道德教育目标是为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而提出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动态性目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关于当前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在学界尚未有统一的定论,并普遍认为还需进一步科学建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不完善在具体教育实施中表现为过于抽象和过分具体:由官方文件提出整体性的道德目标,教材在设计编写中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从中总结出道德教育“小目标”,去切合大纲的“大目标”。因此要分析《中国语文》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就要分析教材编写依据的“大目标”和教材内容对其具体细化后的“小目标”。
(一)道德“大”目标——官方课程指引
《启思新高中中国语文》是目前香港高中使用最普遍的语文教材,它的编写参考了由教育局官方发布的《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以下简称《课程指引》)和《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以下简称《学习重点》)。
《课程指引》中提及应将“有道德操守”作为高中语文的课程宗旨,并未对内涵进行具体说明,但从并列的“陶冶性情”“品德”“责任感”“体认中华文化”等词汇可以看出,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强调社会本位,强调个人在社会中要具有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共识。
基于该学习宗旨,《课程指引》对学习目标进一步细化为九个学习范畴,在对中华文化和品德情意的描述中涉及了道德教育。中华文化提出了三个层次要求:认识、反思和认同。要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反思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与不足之处;认同中华文化并为其感到自豪。中华文化的学习目标还包括与品德情意的培养结合,因为“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既是中华文化的要义,也是品德情意的要素;因此,文化学习可与品德情培养同时进行” [2]。文化知识不仅本身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承担着道德教育的载体功能。
品德情意的学习目标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培养,兼具宏观层面的理性反思和微观层面的性情陶冶。因此《课程指引》将其细分为“个人”“亲属·师友”“团体·国家·世界”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从对个人的人格塑造要求,到个人与身边人的相处之道,再扩大个人如何在国家与社会中自处、遵守什么样的准则、遵循什么样的社会规范做了更详细的阐明。
总的来说,《課程指引》提出了高中语文教育中有关道德教育的总目标和宗旨,并从中华文化和品德情意两方面进一步将总目标拆解为数个具体目标,从道德角度阐明了高中语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道德“小”目标——教材分化目标
在《启思新高中中国语文》(以下简称《中国语文》)教材中,道德教育目标又在《课程指引》和《学习重点》的基础上进行分化。《中国语文》共四册,十四个单元。每一册都会将每单元的学习重点按照阅读、写作、聆听、说话、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语文自学九个版块制成表格罗列出来,每一单元关于中华文化和品德情意的重点都会有2—6项,一般为4项,是知识学习以外最重点的部分之一。
表 1 学习目标统计
■
经过统计,“中华文化”一栏在四册《中国语文》中共提出35项重点学习目标,分属认识、反思、认同三个层次(数目见表1)。由此可见,对中华文化提出的三个层次要求当中,“认识”最容易呈现,“反思”难度较前者大,而“认同”更多采用的是隐性的路径。
“品德情意”一栏共提出44项重点学习目标,分属“个人”“亲属·师友”“团体·国家·世界”(见表1)三个层次,篇章分配较平均。但《课程指引》对这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十条、六条、六条具体要求,有些要求在教材中并未呈现,因此教材的完整度尚有些许欠缺。
综上,香港高中语文教育的道德教育目标主要以《课程指引》中提出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为准,形成教育教学“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材,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兼顾道德教育“小目标”,但仍是语文基础知识教育为主,在道德教育目标方面的完成度仍有待提高。
二、道德教育内容具体实施
《中国语文》认为,自身最大特色在于一是提升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评鉴、表达能力为教材设计重心;二是加强“三文(文言、文学、文化)”学习;三是精选古今中外佳篇,共计29篇文言作品,33篇白话文作品,作家遍及两岸三地;四是有利于加强学生写作和说话能力;五是设置更高难度学习方案,满足能力更出色的学生进阶学习需要。由此可见,相较于知识建构和共通能力培养,价值观和态度培养并非教材的重点。
在教材的十四个单元中,有两个单元的主题与道德直接相关,分别是单元十和单元十三。单元十的主题是“道德伦理要义 文化初探”,这一单元没有过多提及“品德情意”,而是将重点都放在了认识和反思中华文化,并在开篇提出了六个有关认识和认同中华文化学习重点目标 [3]。
随后的“作者剪影”是一段对本单元学习篇目《青年与学问》(节选)作者唐君毅的简介,之后是“课前热身”一共四个大题点出了文章的阅读重点,再后来才是正文。正文第一部分“中国之人文精神”,作者借孔孟之道阐述了我国儒家传统思想,教材旁批要求学生找出提到仁、义、礼、智的句子并划线,分别说明其作用。在正文第二部分“伦理道德与尚学术文化之自由及重世界和平之精神”中,作者借中国传统人伦思想之五伦:父子、兄弟、君臣、夫妇、朋友,引出中国人崇尚和平与自由之精神,教材旁批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印象,并进一步要求学生“试举例以证明作者的话”。
可以看出,在学习重点当中没有出现的“认同”是如何通过“认识”和“反思”达成的了。教材选择了一篇本身逻辑就较为严密的说理文,通过文章本身的理论阐述和课前习题使学生达到“认识”这一层次,再经过批注要求学生讨论和思考达到“反思”这一层次,最后要求学生举例子证明作者的观点,这一过程就暗含了“作者观点是正确的”的暗示,使学生的思维沿着“认识-反思-认同-运用”的路径,在加深对文化认识的同时思考如何运用知识,并以其中的道德伦理规范要求自身,实现从内化到外化的良性循环。
在正文最后,教材还引用了专家学者对文章的评述强化课文的正面性。“大家不要把这篇文章看成一篇‘理文’,只分析它的推理,评核它的论据。希望大家把它视作一篇‘情文’,窥探作者写文章时的悲悯愤慨。”陈永明教授的评述将文章“品德情意”缺失的部分补齐了。整个单元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学理性与情感共鸣兼具,是道德教育的良好方式。
单元十三的主题是“道德与承担 文化再探”,选取了两篇文章,学习重点目标在中华文化方面是要认识读书人的道德操守和反思读书人在现代社会的责任,在品德情意方面是培养使命感和关心世界。使学生在认识和反思中达到认同文章观点的目的,完成学习重点目标。但较于单元十只有一篇文章并要求学生自行举出文章观点与现代社会关联的学习要求,单元十三直接选用了两篇文章,对比呈现出当今社会使命感和关心世界是学生应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
《中国语文》的优点在于课本结构环环相扣,选文有理有据,文章重点突出,学习目标准确直白,有利于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5]。在道德教育方面局限性也很明显:高中没有单独的道德教育科,但却对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操守提出了要求,因此不得不将这些要求与各科知识相结合进行传授,而语文科目教材重心在于语文知识能力建构,在道德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只是根据选文所具有的道德观点对照《课程指引》加以总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普遍性道德问题和个别突出的道德问题从学校教育的途径解决问题,成为当前香港教育者需要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鲁洁. 超越与创新:第1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92.
[2] 布裕明,等. 启思新高中中国语文第三册[M]. 香港:启思出版社,2014.
[3] 强世功. 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视野[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62.
[4] 刘学军. 香港《中国语文》教材简析[J].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2012(12):46-48.
[5] 王本华. 继承优良传统,遵循创新理念,建设香港高中《中国语文》教材[J]. 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2010(03):56-56.
(荐稿人:江传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責任编辑:刘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