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在社会总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我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式和机遇。本文主要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文化对内传承、对外传播的策略,希望对我国文化的对内传承、对外传播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媒体融合;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文化传承;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90-02
一、引言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源远流长、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和感染力,新时代只有牢牢抓住中华文化这一特有优势,中国文化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从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发展中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时代,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新形势下使文化对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外增强国际话语权,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二、新时代文化的对内传播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对内传播的强大支撑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五千年连续文明史的文化,其具有伟大的包容性和创造力,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儿女独特的精神品格,我们“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1]。近年来,精品综艺节目以文化为内核,努力找寻娱乐与文化的平衡点,央视综艺节目始终坚持主流价值传递,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国家宝藏》对文物传奇故事的生动描述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物的高度关注,激发了中华儿女满满的民族自豪感;《经典咏流传》将经典诗词通过歌曲的形式唱出来,创新了传承形式,优秀作品有王力宏改编的《三字经》,凤凰传奇演唱的《将进酒》,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等,節目把诗词与音乐进行了巧妙结合,不仅使观众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带来了绝佳的视觉享受。反观曾经大火的一些节目,大多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没有文化底蕴的综艺节目即便凭借流量明星带来了高收视率,这种好评度也只是短暂的,无法长久生存下去。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只有把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并对其进行创新,才可以焕发出长久的生命力。
(二)文化传播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对内传播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行动的思想指南,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文化建设好不好,关键看人民满不满意。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切实回应人民关切,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坚持从为人民服务出发,既要为当代人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也要为后代人留下经典的作品。电视剧《雷霆战将》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批评,该剧将偶像剧套路用在抗日题材上,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容易误导青少年,使其形成错误的历史观。人民日报对其点名批评,认为其偶像剧套路用错了地方。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民的切实需求放在首位,要为当代人提供正确的精神食粮,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进入新时代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大众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民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质量,更加期待既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文化产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建设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三)文化传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承文化、传播文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2]。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每个可以接触到智能设备的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言,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对文化进行再创造,其中,李子柒所拍摄、制作的短视频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现和传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活动的传播,既有利于进一步扩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也能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更具创新性、时代性,更容易被广大群众认可、接受。
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工作应当高度重视传播策划的科学性,要将“传播”与“传承”进行有效结合,对文化传播活动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受众需求[3]。要大力推动“互联网+文化传播”模式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的传播,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见字如面》用书信的形式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了解真实、有趣的中国故事;《朗读者》通过朗读的方式带动了全民朗读热情。山西大学图书馆也曾举办过朗读活动,如今校内图书馆二层仍设有朗读亭,是山西大学学生的能量补给站。
总之,在文化传播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使我国传统文化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心,从而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三、新时代文化的对外传播
(一)用经济实力支撑文化的对外传播
物质生产是精神交往的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建设,如果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我国强大的经济基础,就可以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掌握主动权,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世界上其他国家缺少对中国的客观了解,导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遇到壁垒。因此,我们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往的同时,要积极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一个立体、鲜活、全面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最终增强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开设就是很好的例证,孔子学院对于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传播中华文化,从而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树立正确的中国形象。
(二)用“外国人看待中国”的视角进行对外传播
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我为主”的对外传播模式,并没有做到从外国人的角度出发看待中国,导致传播过程中出现对话壁垒的问题。另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总喜欢宏大的场面和叙事,反馈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实用微观事物来承载宏观的意义更容易打动人。2011年,纽约时代广场上播放了中国国家形象片,片中呈现了50多位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的中国人形象,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是美国人熟知的,导致此次宣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在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实际情况,改变以往单一地从主观视角出发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以我为主”的传播结构,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调查外国人对于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转变视角,用“外国人看待中国”的视角进行对外文化传播,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向世界展现真正的中国形象,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利用传媒理论和语言修辞进行跨文化传播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的对华报道形成了三大固定框架,不管是何种框架,其根本目的都是对我国进行歪曲报道[4],中国形象仍未真正实现“走出去”。
约翰·贝利的文化适应理论提出,能否真正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取决于我们如何改变自己,从而与不同的文化融合。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把握基本的传播媒体理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同时采用积极的手段避免文化的同质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平衡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在避免被其他文化同质化的同时也不支配其他文化。新华社曾在其Twitter账号上发布了《十三五之歌》,被称为中国官方rap,它以动画和民谣的形式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在国外网站的访问量十分可观。《十三五之歌》在报道形式方面的创新,使文化异质群体更好地理解并接受了中国声音,是一次成功的对外传播。
语言符号不仅是传播的工具,更携带着不同的文化信息,语言不仅反映着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文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意义迥异,语言修辞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对于顺畅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充分做好译文的“使外国化”,充分使用和用好修辞手段进行跨文化传播对于对外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春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最重要的节日,近年来,中国春节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每逢春节,世界各地都有着浓郁的中国年味儿,这也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符号正在走向世界。要充分认识到传播理论和语言修辞运用的重要性,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传播真正的中国形象。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建设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寻找正确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文化的对内传播要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利用新时代提供的新机遇,转变文化传播方式;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利用传播理论和语言修辞,用“外国人看待中国”的视角进行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 颜旭,夏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自觉[J].前进,2020(10):44-45.
[2] 邓海威.浅析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6(12):347.
[3] 李忠庆.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与红色基因传承路径研究[J].新闻传播,2020(14):23-24.
[4] 赵启正.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力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20(05):1-6.
作者简介:李潇芸(1996—),女,山西忻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聞传播、广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