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 唐冰
摘要:后疫情时代,随着健康码的推行,老年群体成為媒体报道的焦点,“数字鸿沟”“代际弥合”“银色挑战”等词汇进入了主流媒体报道话语。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三大媒体对老年人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探究疫情期间老年人的媒介形象。老年人的媒介形象呈现出积极生活、男女比例不均衡、认知偏见、刻板印象等现象。
关键词:老年人;媒介形象;框架理论;数字鸿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47-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湖南广电的交互传播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C0008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群体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群体。后疫情时代,随着健康码的推行,老年群体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数字鸿沟”“代际弥合”“银色挑战”等词汇进入了主流媒体报道话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主流媒体的老年人报道中,老年人形象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疫情发生初期和后疫情时代有什么变化趋势?这些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三大媒体对老年人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疫情期间老年人的媒介形象。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使用框架理论研究媒介内容[1]。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处理的原则。运用框架理论可以诠释人们怎样按照自己的期望来理解社会现实生活[2]。本文运用框架理论研究疫情期间主流媒体中的老年人媒介形象。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考察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我国主流媒体中老年群体媒介形象的变迁,因此,在选择文本时,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1日(主流媒体对疫情报道的起始阶段)至2020年12月1日(后疫情时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三家媒体关于老年人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以“老年人”“老人”“老年”“老龄”为关键词,在全文中对样本进行检索。针对检索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内容分析,选取最终分析样本,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主流媒体中的老年人媒介形象。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主流媒体中覆盖面和影响力都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注重人文关怀,在老年人议题上涉及较多;《南方周末》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对于老年人议题的深度报道居多,选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体现出新闻报道体裁的多样性、老年人媒介形象的全面性。
二、涉老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一)报道对象分析
首先,疫情前期的涉老新闻报道对象以整个老年群体为主,没有具体的特征指向,比如《人民日报》在2020年1月29日报道的《老年人,请做好自我防护》,针对整个老年群体进行防疫抗疫知识宣传。其次,老年人在新闻报道的标题中直接出现的比例较少,一般在报道内容里与其他弱势群体同时出现,例如《光明日报》在2月11日第11版的报道《多措并举确保新冠肺炎患者“应收尽收”》中提到,“江苏省注重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易感人群防护,把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落细落实”。
在后疫情时期的涉老新闻报道中,以老年人为主角的报道数量上升,评论和深度报道的类型逐渐增加,聚焦不同类型的老年群体。老年群体中的不同属性特征明显:性别上,关于男性老年人的报道数量高于对女性老年人的报道,在报道的配图中也以老年男性为主;地理分布上,涉老新闻报道以中东部的城镇为主,农村老年人的报道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明显小于城镇老年人报道数量。
总体上,后疫情时期主流媒体对老年群体的报道数量增多,报道频率显著上升,相比疫情前期老年人主要作为新闻报道附属形式出现,后疫情时期以老年人为主角的新闻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对于老年群体中的细分群体关注度上升,说明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增加。
(二)报道文本分析
从报道的标题来看,疫情前期的标题以祈使句为主,标题中“请”“确保”“做好”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人民日报》在2020年1月28日报道《国家卫健委要求做好老年人疫情防控》,《光明日报》在2月1日报道《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语言确切、简练、通俗,传达了正面积极的情感导向,文本内容以传达国家政策、疾病防控信息与专家建议为主,在疫情前期对于稳定民众情绪、维持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推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在疫情中后期语态发生了变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式的报道增多,标题语态更加生动,采用疑问、设问的报道数量上升。例如《南方周末》在2020年10月27日的快评《无预约老人不能看病?数字化社会不应抛弃老年人》和《光明日报》在9月1日的报道《虚拟养老院能缓解养老难吗》。在用词上生活化,更贴近普通百姓,采用网络用语进行指代,比如“种草”“韭菜”,拉近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从报道的正文来看,后疫情时期的报道形式更丰富,报道来源更多元,疫情早期的精英化视角被打破。疫情初期的涉老新闻报道主要聚焦于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方面,包括农村老年人脱贫攻坚、政府养老政策、基层抗疫防疫措施、老年人日常生活等,后疫情期间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报道逐渐增多。互文性上,文本除了吸收专家话语和政府官员话语之外,引用普通老年群体、网友、未标明身份的普通民众的报道增加。比如《光明日报》在2020年9月13日的报道《“数字鸿沟”怎么消除?》,全文引用了4名微博网友关于如何消除“数字鸿沟”的评论。
(三)报道主题分析
整体来看,涉老新闻报道主要分为政策解读类、健康科普类、社会服务类、人物典型类4种类型。疫情前期以政策解读和健康科普类新闻报道为主,主要涉及防疫抗疫相关信息。在疫情中后期,社会服务类、人物典型类报道逐渐增加。到后疫情时期,以社会服务类为最主要的报道类型,其中包括关注老年群体“心理疫情”、代际鸿沟等现象,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解决老年人的安宁疗护等多维度、多领域的问题。例如,《南方周末》在2020年10月25日报道的《趣头条发布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全国超10万老人或患“网络孤独症”,日在线超10小时》,展现了一部分老人由于生活中的价值和情感缺失,对互联网过度依赖;《光明日报》在7月8日的报道《老年题材不应被边缘化》,提出应重视老年人的影视需求,这是现实观照,也是时代命题。人物典型类新闻报道主要是针对一些社会热议事件或老年人的专访进行报道。比如《光明日报》的《这样的爱心捐款,该不该收》以及《南方周末》的《拒绝贫困老人的五万元捐款做得好,应鼓励可持续的慈善》,都是针对当时引发热议的八旬老人捐出自己的5万元积蓄这一事件进行的相关报道;《光明日报》在3月1日的报道《守护苍生》,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描写了钟南山的动人事迹,为老年人的媒介形象提供了正面报道,塑造了积极的老年人媒介形象。
(四)报道倾向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指标不断下降,逐步走向衰弱。从老年人的生理形象来看,涉老新闻报道中多表现出被动、消极的形象,这种形象大多出现在媒体对政策解读类和社会服务类的新闻报道中,媒体对生病、不健康的老年人形象的关注度更高,比如《光明日报》在2020年4月3日的报道中提到“老年患者在执行医嘱方面依从性较差”“有些老人记忆力不好,告诉一遍回去就忘”等。在许多正面宣传报道中,老年人也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在涉及养老保障的报道中,虽然救助、帮扶行为都是正面积极的,但老年人一般为需要被救助的角色,与老人常出现在一起的词组有“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容易建构出老年人弱势孤独、易受骗、需要救助的负面形象,易形成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
另外,从老年人的心理形象来看,以积极、正面的媒介形象为主,主要展现老年人热爱生活、求知好学的精神品格。比如《光明日报》在2020年8月12日的报道《银发族成网红,粉丝们在看什么》以及《人民日报》的《心不老 人不老(民生观)》,展现了熟练运用智能设备、新媒体平台的老年人网红群体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生活的形象;《人民日报》在10月26日报道的《老年大学,别样精彩》聚焦老年大学,表现老年群体强烈的学习需求,展现老年人积极生活的心态。老年人被动、消极的生理形象与积极、正面的心理形象,表现了媒体对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形象上的不同呈现。
三、结语
媒体作为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具有社会信息“编码”的功能。受众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的“译码”主体,使整个传播过程得以完成延续。因此,媒体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不仅关乎事件本身的事实呈现,也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认知与了解。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年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通群体,从疫情初期的统一防护中的一员,转变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的媒介形象从平常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转变为智能生活中的障碍主体。媒体框架建构了受众对于老年群体的认知,改变了民众对于老年人的态度,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
在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主流媒体老年人媒介形象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男女比例不均衡、认知偏见、刻板印象等现象。在当下老龄化社会中,对于老年人的报道值得媒体更全面的关注。再现一个真实全面的老年群体,反映老年人的真实困难,真正理解、体现和维护老年群体的文化与观念,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媒体社会协调功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J].国际新闻界,2010,32(12):30-36.
[2] 李林容,李茜茜.“大妈”媒介形象的嬗变(2007-2017)——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和《中国妇女报》相关报道为例[J].编辑之友,2018(11):62-68.
作者简介:陈淼(1990—),女,湖南邵阳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健康传播、智能广告、媒体融合。
唐冰(1994—),女,湖南邵阳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医药传播、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