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培育“渝派”纪录片人才动力探析

2021-09-10 07:22杨璟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高校纪录片

摘要:培育“渝派”纪录片人才需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学徒三方的积极性,其中,学校履行文化传承的责任,企业获得培养效益,学生/学徒获得社会责任感和艺术成就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渝派”纪录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25-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培育‘渝派’纪录片人才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成果,项目编号:193282

一、引言

“渝派”纪录片是重庆本土的纪录片流派,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拍摄了《跨世纪希望》(1994—1996)、《巴人之谜》(2003)、《远祖之谜》(2006)等优秀纪录片,在中国纪录片行业中独树一帜。自21世纪10年代以来,由于纪录片栏目化生存困难,“渝派”纪录片也出现了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情况。重整“渝派”纪录片,需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动力,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二、挖掘重庆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本土人才

张同道曾总结了“渝派”纪录片的总体风格,认为“从选材上,渝派纪录片把焦点对准生活在巴山渝水间的普通百姓,塑造了一个巴渝人物群像”“从精神向度上,渝派纪录片追求一种人生态度的表达:坚忍不拔,生生不息”“从美学形态看,渝派纪录片不拘一格,兼容并包,既有传统格里尔逊模式,也有直接电影、真理电影模式,只要契合表达对象,便大胆采用,毫不犹豫”[1]。

由此可见,“渝派”纪录片对其创作人才有两个维度的要求。第一,“渝派”纪录片创作人才应该是重庆本地人或是对重庆历史与文化非常熟悉的“外乡人”。只有重庆人或者把重庆当作自己第二故乡的人才会对“巴山渝水”“巴渝人物群”有最深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拍摄出真正有“渝派”风格的纪录片。第二,“渝派”纪录片创作人才应该是具备一定影视技能,熟悉中外纪录片创作手法的专业性人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2]随着中国部分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战略的实施,重庆共有11所本科高校实现了整体应用型转型,非应用型高校有4个二级学院,29个专业试行应用型转型,其中,有7所学校拥有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相关专业,这些都是“渝派”纪录片人才培养可以依靠的本土力量。

三、学校动力:融合大局与文化传承机遇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也指出要“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做好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但是,就高校与“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的具体合作而言,其一直面对着一系列问题。

“渝派”纪录片的创作队伍主要来源于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纪录片部门,21世纪重庆广电集团制播分离之后,“渝派”纪录片的主要队伍又归入重庆广电纪实传媒公司。但是重庆广电集团(总台)整体广告利润下降,使之几乎失去了支持“渝派”纪录片创作的能力,于是“渝派”纪录片的主要队伍成员开始自主创业,或筹措资金獨立制片,或为国内其他纪录片播出平台提供内容服务,现在所谓的“渝派”纪录片生产公司多是工作室性质的小型企业。中国纪录片产值不高,其能容纳的就业本身就比较有限,而相对于其他中国纪录片流派,“渝派”纪录片只是一个较小的流派,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更是有限。从功利层面出发,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渝派”纪录片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较低,高校动力不足。

“纪录片向来是传递国家声音、展示国家形象、传播民族文化、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3]国家十分重视国产纪录片的发展,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促进纪录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这些频道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影视专业还是普遍比较重视纪录片的教学与研究的。

“渝派”纪录片承担着重庆本土文化保存和传播的重要功能,其自身也应归于重庆地域文化的范围之内,重庆市应用型本科高校影视相关专业参与“渝派”纪录片人才的培养是在履行大学“文化传承”的功能,这也是其动力所在。

四、企业动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多是小型企业,其生产是手工作坊式的,这就决定了“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因此其会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是文化企业,要在文化市场中生存,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另外,“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是以传承纪录重庆本土文化来换取生存空间的,其在本质上并不是“赤裸裸”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其利润在很多时候是与社会效益挂钩的。

“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之一是获得培养效益,这首先表现在能够获得多岗胜任的“渝派”纪录片人才,其次表现在人才培养成本的降低。

多岗胜任是人力成本降低的必然要求。从纪录片创作的流程来看,生产者需要掌握文案写作、摄影摄像、后期编辑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特效制作能力。在工业化的影视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使用专业人才以保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手工作坊式的“渝派”纪录片生产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以减低劳动力成本。

另一方面,纪录片创作者的培养成本较高,从进入行业到成熟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此外,与时间成本相对应的还有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相应工资,培养成才后还不一定能留下来,而校企协同培养“渝派”纪录片人才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培养成本。同时,在培养期间,被培养对象所拍摄的纪录片产品也有可能创造价值,成为“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的经济收益。

“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要在纪录片市场上求生存的劳动者,也是在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才。所以,“渝派”纪录片生产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不仅有利于国家产教融合战略大局,也是在为重庆市培养人才,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五、学徒动力:成就动机与艺术认同

校企协同培育“渝派”纪录片人才的动力关键还在于学生/学徒的参与积极性,其中学生/学徒对“渝派”纪录片的认同心理至关重要。

《中国纪录片从业者调查(2016)》显示,纪录片从业者呈现出高学历趋势,本科以上学历达到抽样样本的88%,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28.7%。报告的另一项数据显示,纪录片从业者的用工形式为非事业编制的达62.5%,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广电产业的人事制度改革,纪录片从业人员的事业编制用工方式还会快速下降[4]。《影视制作行业2019年度收入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各业务领域收入10万以上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影视相关技术研发、影视节目包装、广告TVC制作、会展公关活动、电影制作、宣传片制作、其他影视相关、电视剧制作、动画片制作、互动媒体或短视频营销”[5]。尽管该调查中没有直接将纪录片从业者单独归类,但收入排名前六的業务领域肯定不包括纪录片从业者。可见,“渝派”纪录片对学生/学徒参与的经济吸引力显然不足。

2016年,黎小锋、贾恺在《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生态报告——关于当代中国纪录片与纪录片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有55%的纪录片人心中认为纪录片是一种艺术创作”[6];黄衍华、何苏六、罗卓灵在调查中发现,对于“为何选择纪录片行业”这一问题,“喜欢写作/摄影/编导”的兴趣型和“记录历史,传播思想”的倡导型占据了最大比例[4]。

所以,加强学生/学徒的参与“渝派”纪录片的积极性,绝不能以利诱之,而需要在教学和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的观念,切实加强学生/学徒对“渝派”纪录片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成就感。

六、结语

要真正实现校企协同培育“渝派”纪录片人才,复兴中国纪录片中的“渝派”风格,需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中国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化推广中,人才是关键,而要产出优秀人才,还需要多方协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 张同道.渝派纪录片:真实的力量[J].中国电视(纪录),2011(03):20-22.

[2] 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05):35-38.

[3] 许建华,欧阳宏生.主流文化面向世界的多元表达——近十年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20(06):51-59.

[4] 黄衍华,何苏六,罗卓灵.纪录片人的情怀:影响中国纪录片从业者从业时间的非线性因素分析[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02):140-157.

[5] 影视制作行业2019年度收入调查统计报告[EB/ OL]. TVtalk网,https://www.tvtalk.cn/archives/ 2929,2020-03-24/2021-01-23.

[6] 黎小锋,贾恺.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生态报告——关于当代中国纪录片与纪录片人的调查报告[J].新闻大学,2016(06):19-26,147.

作者简介:杨璟(1982—),男,重庆江津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影视伦理、影视批评、影视教育。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高校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