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四步翻译法”浅探

2021-09-10 07:49黄春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字字济州义项

黄春燕

整个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是重点中的重点。一者是因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它又是高考分值大户。因此,高中三年,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讲文言文。从120个文言实词到18个文言虚词;从课内文章到课外练习的阅读文段,我都条分缕析,从不敢掉以轻心。但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学生的考试结果总是惨不忍睹。除了是该记该理解的知识点掌握不透以外,还有就是翻译时候不讲策略,学不致用,事倍而功半。高考竞争激烈,每一分都至关重要,怎样避免学生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学习文言文后因一些细节未处理好而铩羽而归呢?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个文言文翻译四步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对提高翻译得分颇有成效。

第一步:判——判特殊句式

初步判断需要翻译的句子有无特殊句式。如有,是被动句还是判断句;是倒装句还是固定句式。翻译一共8分,这8分里,大致有6个得分点,每个1分,另两分是句意分。特殊句式一般都是得分点,并且又有明显的标志,只要把这些标志牢记,准确判断并非难事。

如: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2019全國卷Ⅲ卷)

“所以”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固定句式,或表示原因,或表示方式。此处的“所以”表原因,翻译为“……的原因”。借助牢记特殊句式的标志,基本能准确判断出句式来。第一步,正确判断特殊句式,把属于句式的分数收下。

当然,准确判断的前提必须是熟记标志。唯有烂熟于心,才能手到擒来,分数就如如来掌中的孙猴子,蹦不了了。

第二步:切——切分单双音节词

切,就是把需要翻译的句子以词为单位进行切分。切分的目的就是避免把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因为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它是两个单音节词。古代部分双音节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年号名、物品名都是专有名词,不需翻译的。而举个例子,《出师表》中,诸葛亮说“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双音节词,义为“恶劣,不道德”;但在古代汉语,它是两个单音节词,“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

如:吾于文翰,颇有一日之长,若经济事须归介夫。(《明史·杨廷和传》)

此“经济”,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义为“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而在古代汉语中,它是两个单音节词,“经”指“治理、管理”,“济”指“帮助、救助”。部分古今词义大相径庭,如果不通过切分正确理解,那就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第三步:字字落实

什么是字字落实?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每一字每一词都要落实到位。其实,前两步还是铺垫,是热身,字字落实才是真正的比赛。

如: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选自《宋史》)

译:如果只知道写文章却不致力于求理,只追求文章的工巧,世间不曾有的。

文言句子中,每一个字词都有自己的作用。或有具体实在意义,或起到结构作用,或表达一定的语气。如上句,“而”表转折关系,“之”表结构作用,“也”表陈述语气。漏译任何一个字词,都有可能会影响整个句子的表达。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做到字字落实。如果漏掉的是一个关键词,那损失就大了。

当然,在字字落实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偏旁部首推断法,语法判断法,成语联想法,课内知识迁移法等,这些另文解读。

第四步:检查

汉语的多义现象太普遍了。一个字有多个义项,而学生翻译时,未必能选到那个正确的义项。如果不去检查,就不能发现那个错误的义项导致整个句子既不通顺也不合常理。检查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发现问题,义项是否正确,省略内容是否补足,语法是否恰当等等,让句子翻译文从句顺,合乎常理又完整;检查时可以通过默读的方式,只有经过这一步,翻译才有完美的结局。

如: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019全国Ⅱ卷)

译:圣人如果可以强国,不方法他的原因;如果可以利民,不遵循那些礼节。

一经默读,就能清楚地发现“不法其故”的翻译既与上下文不协调,语法不对,读起来也不通顺;而“强国”“利民”是使动用法,初次翻译未能准确译出。这一番检查,就查出三处问题。检查之功可谓大矣。

下面我用一个例子来检验文言翻译四步法的效果。

例:时康王次济州,子湮遣进士李植献金帛及本司钱谷之在济州者,以资军费。(选自《宋史·向子湮传》)

第一步,判。“之……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钱谷之在济州者”的语序是“在济州之钱谷”。

第二步,切。

时/康王/次/济州,子湮/遣/进士李植/献/金帛/及/本司/钱谷/之/在/济州/者,以/资/军费。

“康王”“济州”“子湮”“进士李植”“金帛”“钱谷”“军费”均是双音节词,又是专有名词,直接拉下来,不用翻译。

第三步,字字落实。

时康王次济州,子湮遣进士李植献金帛及本司钱谷之在济州者,以资军费。

当时依次派遣献上用来资助

第四步,检查。

默读后发现“次”翻译为“依次”不妥,搜索大脑中“次”的义项,“驻扎”更合理。最后,形成正确答案。当时康王驻扎在济州,子湮派遣进士李植献上金银绸缎和本司在济州的钱财谷物用来资助军费。

在运用这文言翻译四步法之前,每次考试,学生翻译的得分基本是2—3分,他们非常苦恼也很迷惑,花的时间并不少,记的东西也很多,成绩为什么就是提高不了?后来在熟记文言基本知识前提下,严格按照这四步来翻译,学生的成绩提升到6—7分。可以这样说,积累一定量的文言知识后,翻译用上“四步法”,它就成了虎上翼,锦上花,有了它,8分落袋就稳稳了。

参考文献:

[1]2017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湛江农垦实验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094)

猜你喜欢
字字济州义项
读扶贫日志
情话
我们许下誓言,在十八岁实现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
李东华,亲手打造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