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杰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家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另外今年第一季度国家教育部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的措施。本文通过以社区“三点半课堂”活动作为文章的切入点,谈一谈如何丰富“三点半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三点半课堂;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精神文明建设涵盖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2月23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虽然这项措施从整体上来说切实解决很多家庭在接送学生困难问题和学生安全问题的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尽可能让学生在校时间内完成作业,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同时也会存在其他问题,比如说同为学生家长的在校教师是否会因此在自身家庭上延伸出问题等情况。所以在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的情况下,社区基层可以通过“三点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
一、基层社区“三点半课堂”的开展现状
随着今年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逐步推开,在很多基层社区在文明城市创建要求的硬性规定下在城区内社区街道办建立了“三点半课堂”的志愿活动地点。
(一)制度实施不到位
“三点半课堂”的创办需求是源于文明城市创建检查需求,往往在检查过后会沦为摆设,根本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在有些社区出现了只是随便找了一间办公室,挂上了没有丝毫用处牌子用于迎检的硬性要求。
(二)人员配置不到位
有的社区“三点半课堂”配套图书和设施齐全,但由于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在疲于应对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情况下,根本没有时间去兼顾“三点半课堂”的开展情况,从未对该项志愿活动有效利用。
(三)群众认识不到位
在基层社区,群众对于社区“三点半课堂”的认知往往局限于街道办事处附近的居民,更多时候甚至还停留在学校的层面上,所以很多家长在学生学校附近选择了校外的托教班、辅导班,以便学生在放学之后在这些地方等待家长接送。
(四)活动形式太单一
基于相关制度、设施、人员配置等问题,志愿课堂服务的多流于形式,就算有附近居民将孩子托付在此,也仅仅当做有人看护的场所,并未起到“三点半课堂”应有的课后教学作用,更没有负担其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应有的责任。
二、将音乐教育引入“三点半课堂”的意义
“三点半课堂”对于青少年的课外时间利用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参加“三点半课堂”志愿活动可以有效的满足他们对文化需求和精神力量的增强,在潛移默化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音乐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启蒙意义
如果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那么音乐的介入便是拓宽了这桥梁的桥面,音乐有着独特的生理感官刺激,通过乐曲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张弛有序、音色的绚丽多变,可以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开展音乐教育,不仅有利通过音乐的角度认识生活,还可以从音乐中培养良好的兴趣和习惯。
(二)音乐教育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便利
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当中,唯独音乐做到了和文字平分秋色。通过音乐教育可将文化传承浓缩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如带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民谣等,充分让青少年在徜徉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不仅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更能够为发扬精神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在面向青少年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所以音乐教育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增强上都能有不俗的表现。
三、如何实现音乐教育与“三点半课堂”的有机结合
(一)丰富“三点半课堂”志愿活动开展模式
1.采用贴近青少年受众群体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少年有兴趣有想法去融入到志愿活动当中。如通过击鼓传花等儿童游戏,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将音乐教育融入其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受众群体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2.引入团队机制,让志愿活动的开展更有凝聚性。如通过开展团队比赛或组建合唱团等方式,灵活运用表彰和比赛辐射更多居民参加到“三点半课堂”中,形成良性循环,逐渐扩大志愿活动的队伍。
3.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优势,让更多家长加入到志愿活动当中。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志愿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家长的节假日空闲,另一方面还能通过音乐教育将志愿活动和传统节日有效结合,充分利用文化传承中音乐教育的优势。
(二)加快“三点半课堂”志愿活动队伍建设
与当地志愿者团队、地方高校、社会团体沟通,通过协商社区外部志愿者队伍参加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音乐相关专业人员的加入也可以有效提高志愿活动的质量,产生榜样效应带动周边社区的志愿活动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人员配置稀缺的问题,还可通过多方参与丰富活动模式,让音乐教育的发展速度在基层生根发芽,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三)拓宽“三点半课堂”志愿活动宣传渠道
因为基层社区的特殊性,采用大范围的宣传不仅起不到宣传的作用,而且资金投入方面的成本太大。所以在宣传渠道上不仅要考虑经济适用,还要考虑因地制宜。
1.通过传统的居民小区布告栏张贴广告,小区业主微信群等方式进行线下和线上的同步宣传。
2.通过属地学校对“三点半课堂”志愿活动的宣传,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为青少年提供多方面的教育选择。
3.通过在社区志愿每周的志愿活动中采用发放传单的方式,既保证了发放对象是属地人员,又拓宽了志愿活动的开展范围。
时值在建党百年之际,通过将音乐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推进红色教育和党史学习的向青少年、向基层延伸,更能够在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向“主旋律”靠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宁,教育的嬗变和文化传承[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07).
[2]彭河银,浅谈音乐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