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翠萍 高缓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2-033-01
摘 要 践行“体教融合”是打通体育、教育融合壁垒,搭建全面育人平台的重要举措,也是克服体育教学障碍,促进学生生成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高校“体教融合”缺乏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的校本体育课程,影响了体育改革的有效实施。为此,应以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生成为目标,以“体教融合”为框架,持续完善、优化体育教学体系。本文以从政策导向到素养生成为视角,分析高校体育改革进程中践行“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提出优化应对建议。
关键词 政策导向 素养生成 “体教融合” 现实困境 优化应对
推动高校体育改革要坚持以打造深度参与、系统学习的体育课程为基础,通过精准探寻从政策导向到素养生成的契合点、衔接点,为学生養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健康的体育习惯和积极有效的体育行为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校体育改革进程中践行“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
当前在利用相关政策践行“体教融合”理念时,由于未能将政策引导有效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体育教学方案,因而造成了“体教融合”政策的实施困境。
(一)不得其宗:缺少学习诉求融合,引发学习认同困境
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求,推进“体教融合”是体育改革背景下开展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但目前高校未能以学生视角来建设体育课程,难以引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有效认同。第一,存在“教师主导”思维。高校体育从方案制定到教学评价均由教师主导实施,忽略了对学生实际的考虑。第二,缺乏体育课堂内外一体融合,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培育。目前,体育课堂与课下训练、竞赛及社团活动缺乏一体融合,影响了全面育人成效[1]。
(二)不得其本:缺少教学评价机制创新,引发学习价值提升
践行“体教融合”需要从多元育人价值出发来推动体育改革。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相对单一,缺乏体育教学价值的全面延伸。一方面,体育教学评价仍以体测成绩、体育技能掌握状况为基础,缺少学生体育学习态度、体育精神等内容的有效培养,影响了体育教学多元价值的实施。另一方面,未能形成以学校特色为基础的体育校本方案,缺乏完善的体育教学“生态链”。此外,高校在依托“体教融合”推动体育改革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详细的校本方案,影响了体育改革的有序推进[2]。
二、从政策导向到素养生成:高校体育改革进程中践行“体教融合”的优化应对
在全面践行“体教融合”的育人理念进程中,要坚持以“体教融合”政策为导向,围绕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学生体育素养的生成目标,助力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技能。
(一)以“多元一体”理念为基础,重构高校体育新机制
全面覆盖、多元一体的教学机制是实现体育教学价值的关键,也是助力高校体育改革的核心前提。为此,要通过重构体育教学评价,完善“校训赛”联合体系,推动体育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首先,要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多维评价。通过设置包含学生体育态度、课下锻炼状况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习惯。其次,要深化体育“教、训、赛”一体融合,设置兴趣主导的体育社团,实现高校体育联动发展。通过以优质体育课程为依托,将比赛、训练与兴趣培养一体融合,完善学生的体育学习认识。同时,通过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实现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课下延伸。最后,要积极推进体育“生活化”。通过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为本”的基本理念,建设蕴含体育健身内涵、彰显体育精神的校园文化,为实现“体教融合”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二)以“全面育人”价值为目标,促进学生生成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涵盖了学生的体育品德、运动技能和健康习惯等多个维度,这也是打破融合壁垒,践行“体教融合”理念,实现多元育人目标的重要体现。第一,建设深度体育教学机制,促进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其中,要以构建深度体育课堂为基础,通过发挥微课、多媒体等智慧教育优势,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合理改造,使学生有效领悟体育运动规律、发现体育学习的多元价值。第二,建设生活化体育机制,鼓励学生养成体育健康行为。积极推动体育教学向生活延伸是全面提升学生体育健康意识,进一步彰显体育价值的重要方式[3]。第三,建设“德体”一体的教学体系。在全面践行“体教融合”进程中,需要深度挖掘体育学科蕴含的多元育人功能,营造“德体”一体的学习场景,培育学生体验、感悟体育道德的生成逻辑,实现个人体育道德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体教融合”是基于学生成长、体育学科规律的有效实践,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尝试。当前以“体教融合”为基础,推动的高校体育改革多处于政策导向阶段,对具体如何有效落实尚缺少良好、明确的“校本方案”,如此影响了“以体育人”的理想成效。为此,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生成体育素养为目标,构建深度课堂、生活课堂,积极推动体育与教育良性融合、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晓赞,杨燕国,孔琳,等.历史演进与政策嬗变:从“增强体质”到“体教融合”——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演进的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13-117.
[2]周玉成,蒋跃辉,姜梅英.网络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思考——评《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改革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20(10):108.
[3]孙科,刘铁军,马艳红,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01):13-20.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