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平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化学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高中硬件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绝大部分城镇高中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但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硬件设施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简单应用层面,没有充分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因此,需要对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入探析,分析信息技术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从而基于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育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生态课堂;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289
引言
生态课堂是“生本”课堂的一种,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而且可以实现民主,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因为当前的时代为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有着一定的优势,而且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生态课堂教学中可以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
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这也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来高效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从以往的情况来看,缺乏预习指导,学生往往是在课前将教材上的内容浏览一遍,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非常敷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来指导学生高效预习。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来布置预习任务,明确预习目标,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更具有针对性。另外,网络教学平台还能够整合和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功更加丰富和优质的学习资源。在平台上设置了讨论交流区,学生可以将自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和疑难提出来,和其他的学生一起进行探讨,也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通过教学平台能够在线监督学生的自主预习,并根据学生的自主预习反馈来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案。
比如在学习《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来做好预习,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针对性的预习任务,比如:1.查阅资料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什么,含有哪些元素?2.当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合金是什么,含有哪些元素?让学生结合教材和信息技术来完成任务。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习题来对学生的自主预习进行检测,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实际学情。
二、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化学知识艰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高中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高中生无法准确地认知化学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全方位地给学生讲授化学理论知识,这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还将复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这样一来可以快速、高效地突破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这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化学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同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此时,学生不再觉得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能深入到每个理论知识点中,感受化学理论知识的魅力。
以“化学能与热能”这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为例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当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之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出化学实验,让学生深入感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从而形成吸热、放热的概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并开展一系列科学探究互动,此时学生能深入认识和感知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并且还能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能量观,慢慢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针对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教师基本上都是借助教学挂图、课本插图等,利用口述的方式开展教学,但是在这一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验兴趣低下,实验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据此,教师便可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活动,基于动画模拟形式,为学生展示生动直观的化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進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教学时,可发挥多媒体动画演示的优势,把具体的实验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便于学生更加清晰观察到分子重组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加有利于学生高效掌握化学实验内容,明白了化学实验的原理。除此以外,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例如,化学药品危险性极高、容易导致人们出现重度、爆炸、燃烧、泄漏和废气污染等现象,威胁到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针对危害性较强的化学实验教学,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CAI动画、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方式,带领学生观看模拟实验的视频课件,理解化学实验反应的原理,也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
结束语
生态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主张不谋而合,所以将其进行开展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而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生态课堂教学中,可以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可以实现理想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小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1):173.
[2]何晓虹.高中化学生态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行动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
[3]何冬梅.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普童话,2018(22):57.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综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