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1-09-10 05:43吉勒拉合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吉勒拉合

摘要: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内容在知识容量与知识点变现方面已经相当抽象,且数学知识呈现复杂化变化,该阶段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路,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这样的特殊教法来引导学生,优化学生逻辑性思维水平。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师生、生生互动频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构建思维导图数学教学模式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高年级数学 应用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5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在逐步转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何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解决数学实践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思维导图围绕中心向外扩展的形式,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进行思考。学生将复杂的问题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能够提升解题速度及准确率,而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依照题目分析出其最本质的问题,再由问题出发逐步解答,这一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帮助。思维导图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产生新颖的观点。学生如果仅从单一角度看待问题,就不能深入掌握所学知识,更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此外,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当完成一章节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依据章节的重难点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同时,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概括能力,具备了理解和绘制思维导图的技能,教师运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开展教学,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但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往往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时会混为一谈,对他们的区别和联系更是搞不清楚,这就为后面的学习造成了困难和障碍。此时,老师可以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模式呈现,通过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有了明确的认知,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了学习内容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使学生的学习层层递进,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杜绝了学生“吃夹生饭”或“囫囵吞枣”现象的发生。

(2)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提出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的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相关知识时,将平面图形当做树干,然后在树干上让学生画出相关的树枝,再在树枝上写出属于平面图形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形等相关名称,并在这些基础上延伸出思维导图的“枝叶”———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概念以及基本的计算公式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些图形在思维导图中是有交叉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通过绘图同时会掌握“正方形是长宽都相等的长方形”这一特点。这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得来的知识,将会刻入学生的记忆深处,自主学习技巧会使学生受用终生。

(3)思维导图在知识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但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解答难题时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这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联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體,往往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知识讲授。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则会形成对教师的思维依赖。遇到难题时,学生更多是想通过教师的帮助来解决问题,而非通过自身的思考解决问题。这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时间,并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具备一定的难度,还在试卷中占据较大的分值。因此,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抓住应用题的本质,使其更好地解答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框图与箭头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题目中的已知与未知条件,随后找到正确的思路,并依据这一思路逐渐展开分析,了解解答问题需要使用的知识,最终正确解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逻辑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多元丰富,它希望改变传统中学科课堂教学的单调形式,利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内容追求转化,处处彰显学生对于单元知识体系掌握得不够到位。而从另一角度讲,思维导图则是希望更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核心素养能力,帮助他们在小学数学学习体验中打好基础,为未来学习更深层次、更有难度的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凌玉礼.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1):35.

[2]张先明.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4-5.

[3]胡晓燕.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学,2020(20):25-26.

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应用策略的提出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