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比较” 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2021-09-10 07:22施玲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比较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体系性很强的学科。教师抓住数学教学内容各个层面的联系点,通过新旧知比较、变式比较、概念比较、应用比较等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展开针对性较强的“比较”学习,延展学生数学学科探究学习思维深度,锻炼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条理性和辨别力,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落于实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比较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6-0031-02

引  言

小学数学教学虽然知识深度有限,但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几何图形、方程函数、数据分析、概率计算等诸多领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各个领域数学概念性知识,夯实学生数学学习认知基础,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应从数学知识具备较强关联性的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比较式学习方法,启发学生从数学知识的表象理解走向深度探索,让学生准确而全面地构建数学认知体系,得到多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1]。

一、新旧知比较,勾连数学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寻找数学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引领学生梳理数学知识间的表象联系和内在关联,能够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有效勾连,展开数学新知的迁移学习。在新旧知识比较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知识教学切入点,对不同知识点、不同单元进行系统整合,启发学生回顾数学旧知的数学本质内涵和思想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推理建构数学新知,自然生成数学新知。

教师要善于以教材為依托,按照知识设计顺序和编排意图,选择恰当的旧知素材作为学生比较学习的思维立足点,推动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新知迁移学习任务。

例如,在“小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出示算式 “1.3×0.4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出积后,开展以下教学活动。

师:这是小数乘法,你是否想到哪道整数乘法题?(生:13×45)整数乘法像不像小数乘法的隐形“影子”?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

师:13×45还能当哪些算式的“影子”?

生:13×4.5,1.3×0.45,0.13×45,0.013×0.45,0.013×450…

师:能说出它们的得数吗?你可以概括这些得数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它们都是通过13×45=585这个整数乘法算出积,这几道小数乘法积的计数单位不同,但计数单位的个数都是585,所以,它们的小数点的位置不同。

接着,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乘法的算理: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教师用整数乘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问题,让学生展开新旧知识比较学习,分析它们计算应用的异同点。学生通过新旧知识比较学习,能够认识到二者的计算方法、计算规律是相通的,并从找差异中认识到小数点位置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找影子”,比较小数乘法算式和结果,发现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的异同,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二、变式比较,历练数学思维

对学生进行数学变式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加自然地投入数学比较学习中,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属性,认清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教师应紧密围绕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易混淆点等要素,从基础性的概念内容入手,多层次、多维度进行变式演练,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跟随变式内容发散数学学习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

数学变式教学方式有很多,教师可将变式习题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有机融合到一起,引导学生在变式比较过程中厘清数学知识脉络,有次序、有条理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教师可设计以下变式题。

变式①:有个长方体蓄水池,长8米,宽6米,深2米。要在池底铺一层泥沙,厚10厘米,请问现在这个蓄水池实际能蓄水多少立方米?变式②:工人师傅将50立方米的沙子均匀铺在宽40分米在马路上,厚约5厘米,这堆沙子可以铺多少米?变式③:在一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鱼缸中放入一块长方体的铁块,水面比原来上升了2厘米。已知这个铁块的长和宽都是20厘米,求铁块的高。

待学生计算出这些问题的具体答案后,教师启发学生对这些变式训练内容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厘清解决此类有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概念比较,深化数学认知

小学数学概念知识分布较为分散,同一数学概念可以出现在多个章节,甚至多册教材中。教师要具备教学资源整合意识,对这些碎片化分布的概念知识进行科学梳理,让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这些数学概念知识,拓宽学生数学认知思维广度。另外,在很多相似性较强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比较式学习方法的课堂渗透,启发学生抓住不同数学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确区分这些概念内容。

数学概念往往是经过抽象提炼后得出的,具有抽象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直观思维发达的能力属性,尽量采取直观化教学手段呈现这些概念知识的比较教学活动,辅助学生准确理解和区分这些概念知识。例如,在引导学生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时,教师可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和学生一起分别画出多个锐角、直角、钝角,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将颜色不同的锐角、直角、钝角拖曳到一起,让学生观察、分析这些角的大小差别。学生对这种直观性教学方式接受程度更高,专注于这些角的观察学习,课堂学习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逐步认识到钝角比直角大、直角比锐角大。概念名称、概念内容表述相似的数学知识,容易造成学生概念混淆的问题。教师整合锐角、直角、钝角三个相似的数学概念,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向学生直观呈现这些素材内容,能够适应小学生直观思维较为发达的特点,让学生更为轻松地认识到三者的大小关系,从而正确辨别和区分这三个数学概念。

四、应用比较,培养数学素养

数学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应用意识、应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教师关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应用比较,有目的地投放多组题型相似的问题素材,组织学生提炼数学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梳理其中的数学关系,引导学生在应用比较中,建立条理清楚的解题思路,使其形成多种不同的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教师应用比较教学活动,不能采用低效化的“题海”战术,而是要采用能凸显问题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素材,做到“以质量取胜”。例如,在教学解决百分数问题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题组:(1)图书馆有100本教育类书籍,经济类书籍数量是教育类书籍的40%,求经济类书籍的数量是多少?(2)图书馆有40本经济类书籍,占教育类书籍的40%,求教育类书籍的数量是多少?两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但不同的表述方式会给学生解题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两个数学问题展开应用比较,引导学生厘清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找到正确的解题切入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解题方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通过这样的题组训练,组织学生展开应用比较分析,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的认知、理解,推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发展。

结  语

小学数学教师适当引入比较式教学手段,能够把零碎的知识点串成线、聚成网,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的完整性和准确度。教师围绕课时教学的知识特点和具体目标,灵活设置新旧比较、变式比较、概念比较、应用比较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可增强学生数学知识探究思维活力,促使学生展开数学课堂深度学习,实现勾连数学知识、历练数学思维、深化数学认知、培养数学素养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数学多元思维能力发展,培育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金润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在比较中发展[J].山东教育,2018(11):23-25.

作者简介:施玲(1980.4-),女,福建福清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比较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