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栋
摘 要:数学试卷教育性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对2020年中考全国部分地区试卷的研究,发现中考数学试卷彰显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德育教育,包含以安全教育为主的生命教育、彰显数学文化的学科教育等. 数学试卷中蕴涵德育教育应成为命题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表现内容要百花齐放、不拘一格,试题命制要与时俱进、遵循科学发展规律.
关键词:德育教育;文化教育;数学试卷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 广大教师要以落实育人的教育目标为己任,努力把育人目标有机地融合在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德建设、教学改革等各个环节之中.
数学试卷,尤其是中考数学试卷,起着评判学生是否掌握“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运用“四能”(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三会”(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作用. 因此,教师不能忽略一套数学试卷的教学价值,尤其不能忽视试卷本身具备的育人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2020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数学试卷(试题略有删改)在德育和学科文化方面的体现,进而从“德育教育”“文化教育”两个方面剖析试卷.
一、让试卷引领德育教育
1. 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机渗透
在试题背景中,通过北斗导航、5G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热点词汇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发展变化.
例如,山东济南卷第3题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星座部署完成”为背景,通过科技的进步告诉学生祖国的强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类似地,山东烟台卷第13题以“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背景,天津卷第3题以“人工智能大会、‘云上’办会”为背景,通过背景的教育性,让学生感知科技前沿,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正是这种“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为国家的进步和强大感到骄傲与自豪.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国家,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茶文化.”山东泰安卷第22题通过茶文化建立学生的自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互谦互让、热爱祖国等品质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山东济南卷第5题以中国古代钱币为背景考查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从而向学生展示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润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试题通过科技成果的展示,通过茶、古钱币等优秀文化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爱国主义思想.
2. 社会关怀的春风化雨
国家的强大让学生感到安心,试题中的社会关怀让学生感到暖心.
例如,江蘇南京卷第4题的题干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 — 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如图所示(图略).
脱贫致富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试卷中呈现出的“脱贫攻坚”在学生心中埋下扶贫的种子,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黑龙江齐齐哈尔卷第21题的背景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第22题的背景是组织援助医疗队,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医疗援助等热门话题让学生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山东青岛卷第17题的背景是“垃圾分类”,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学生潜意识中树立环保意识,这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以上中考试题从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垃圾分类三个角度向学生呈现了在社会层面的德育教育. 国家向社会倡导什么,在试题中就应该体现什么;想给予学生什么,就要在学生心中种下什么. 学生心中种下了“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的种子,才能提高个人素养,才能保障社会的需要,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3. 习惯培养的潜移默化
人的一生应该养成读书、体育锻炼、劳动等习惯,那么如何在试卷中向学生传递养成良好习惯的理念呢?
湖南长沙卷第20题的题干为: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长沙市教育局发布了“普通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状况评价指标”. 为了解某校学生一周劳动次数的情况,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查. 此题通过德育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与劳动态度,教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山东济南卷第6题以“某班级开展‘好书伴成长’读书活动”为背景,此背景与济南市教育局开展的生活德育家庭实践活动的倡议一致,也与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方针一致.
浙江金华卷第19题以“某市在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期间,为更好地组织初中学生居家体育锻炼,随机抽取了部分初中学生对‘最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为背景,展现“好的体魄成就好的人生,只有健康体魄才能为人的一生保驾护航”的理念,通过试题的引领,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享受乐趣.
4. 生命教育的警钟长鸣
生命是宝贵的、无价的.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充实生命. 怎样才能让生命更鲜活、灵动、明亮呢?数学试卷中的安全教育就给出了答案.
广西河池卷第23题以“某校举行了主题为‘防溺水,保安全’的知识竞赛活动. 赛后随机抽取了50名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相关统计,整理得尚未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为背景,通过安全教育唤起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重视防溺水主题学习,为创建平安校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出贡献.
山东济南卷第11题选材来自真实生活中的汽车盲区现象.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解盲区的长度,让学生通过计算,体验盲区的安全隐患,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山东聊城卷第5题以“为了增强学生预防新冠肺炎的安全意识,某校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竞赛”为背景,通过试题的教育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让安全防范意识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二、让数学文化浸润德育教育
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便会更加平易近人,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试卷中蕴涵的数学文化,是将学科文化贯穿到数学教育始终的体现.
例如,山东烟台卷第9题如下: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
上,小明用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纸片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七巧板,并设计了下列四幅作品——“奔跑者”,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 cm2的是( ).
七巧板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的内容.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是智慧的体现. 此题借助七巧板进行命题,让更多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体会数学文化,达到通过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河北卷第16题的背景是“毕达哥拉斯”图案,河南卷第20题的背景是数学史上一大难题——利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一个任意角. 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的成就,也能体会数学前沿,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起着巨大作用.
三、几点思考
1. 德育教育应成为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应科学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实现. 在试卷中设置德育情境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方式之一.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可以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进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让学生从试卷信息中获得道德情感体验是数学试卷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 2020年中考试卷中,体现德育教育的试题越来越多,与德育的结合点越来越丰富.
2. 德育教育表现内容应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德育教育的表现形式应该多样,视野要广、思维要新,应该让学生能从多方面获得教育. 分析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卷,我们可以从以下视角发现试卷中体现的德育教育.
从内容上看,有北斗导航、5G时代、垃圾分类、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等热点词汇与时事,有建筑、茶、饮食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倡导读书、体育锻炼、劳动为代表的行为习惯.
从形式上看,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德育教育,有安全教育为主的生命教育,有彰显数学文化的学科教育.
数学试题体现德育教育时不能只涉及德育教育的某一方面,而应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德育教育.
3. 试题命制应与时俱进,遵循科学发展规律
山东济南卷第17题如下:如图2,在一块长15 m、宽10 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相互垂直的道路,剩余部分栽种花草,要使绿化面积为126 m2,则修建的路宽应为 .
对照案例:如图3,在一块长15 m、宽10 m的矩形绿地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相互垂直的道路,要使绿化面积为126 m2,则修建的路宽应为 .
将绿色理念、正确的统筹安排方式等科学发展观植入学生意识,是命题者应该考虑的,也是学生应该接受的德育教育. 是像“对照案例”中在绿地上开小路,还是像山东济南卷第17题那样在建好小路之后再绿化?是破坏绿色,还是营造绿色?是建好之后再重复建设,还是在生产生活各个细节早规划、巧安排,避免劳而无功甚至破壞性建设,以减少浪费?这些都是命题教师应该为提高学生德育素养而考虑的.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 试卷除了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还体现在育人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中. 在多年之后,一套数学试卷的学科价值可能会被学生忘记,但是其中蕴涵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价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叶红.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J]. 江苏教育(中学数学),2016(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