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忠民
摘要:实施新课程的落点在课堂,把握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拥有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充分体现科学探究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酸碱中和;中和反应实质;中和反应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并能让学生从离子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会书写化学方程式。
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鹽酸探究,掌握中和实验的操作方法
2.分析氢氧化钠与盐酸混合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结合微观动画,初步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的的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发展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初步认知中和反应的本质,能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从离子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
酚酞遇酸变,遇碱变;
石蕊遇酸变,遇碱变。
2、HCl在水中会解离出和;
HSO在水中会解离出和;
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和;
Ca(OH)在水中会解离出和;
酸→H+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
二、传授新知
提出问题:盐是否是酸与碱反应的产物?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
《演示》1: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铜中。
现象:蓝色絮状沉淀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结论:酸与碱可以发生反应。
《演示》2:将稀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现象:无明显现象
问题:如何改进实验,通过明显反应现象证明二者发生反应,并确定二者何时恰好完全反应?
如何设计最佳实验方案:
提供药品:
1、实验准备: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稀盐酸至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酸碱性变化情况:
A由碱性变成中性B 由酸性变成中性
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盐酸的方法:
A倾倒法B滴加法C滴加法且一滴一振荡
2、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
小组交流,互评,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展示成果。
确定方案:(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红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直到红色刚刚退去。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向蓝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直到蓝色刚刚变成紫色。
(3)先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逐滴滴加稀盐酸,测混合液的pH。
教师评价:从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角度分析,落实实验方案: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红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直到红色刚刚退去。
学生实验:
步骤:a、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
b、向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
C、向红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红色刚刚褪去。
分析:刚才实验中我们看到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红色
溶液褪色,你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吗?
你认为酸和碱反应的实质会是怎样的呢?
观看微观反应示意图:
结论:酸与碱反应实质:H+ OH== HO
你能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活动天地:
寻找酸和碱反应的规律----请试着写一下
盐酸和氢氧化钾:盐酸和氢氧化钡:
硫酸和氢氧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钡:
投影: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归纳总结:1.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盐+水
2.中和反应的实质:H+ OHHO
复分解
中和
3.所属反应类型
思考讨论:
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
CO+2NaOH=NaCO+HO
FeO+6HCl=2FeCl+3HO
强调: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特点:
反应物必须是:酸与碱
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
学以致用:正常人的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这可以保证我们的头皮不是太干燥,头发不易变脆、开叉。而我们用的洗发水一般呈弱碱性,护发素一般呈弱酸性,你认为正确的洗发程序是该是怎样的?为什么?
深入思考: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一定是中性的吗?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反应原理: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硝酸)
反应原理:
3.处理工业废水
当污水中的含酸(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反应原理: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酸碱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定义
2、中和反应实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学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