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壮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21-09-10 16:59:15叶卫华劳创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中职教师

叶卫华 劳创锋

摘  要:民族语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国家大力提倡在民族地区应使用双语教学,这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问题,还关系文化传承问题。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广西区内的学校双语教学工作陷入了两难的境遇,究其原因很多,但最关键还是师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加强壮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在确保双语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学校壮汉双语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中职;壮汉双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8-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壮族人口的主要居住聚集区。壮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壮语,有南部和北部两大方言之分。1957年国务院颁布《壮文方案》并批准在壮族地区逐步推行[1]。1981年,广西部分壮语地区开始有组织地开展壮汉双语(文)教育活动。但壮汉双语教育实施进程缓慢甚至并未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后,从根本上促使壮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势头有所增长,但仍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师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壮汉双语教育方向)壮语文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对部分壮语地区的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和中职学校进行问卷及实地调查,对中职学前教育壮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参调地区壮汉双语教学基本情况

第一,壮汉双语教学情况。201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后,绝大部分学校按照《规划》中的要求进行实施,除了教学用语使用壮汉双语外,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也有所体现,如校训和校名等都有壮汉双语标注,校园文化长廊、学校走廊等也有壮语相关的节气和成语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有275所,比2017年底新增14所,其中小学234所,初中35所,高中6所(不含中职学校),壮汉双语学校在校生超过14万人。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有56%的教师认为学校应重视壮汉双语教学,竟有86.59%的教师认为应以普通话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用语。而中职学校仅有12%的教师认为应实施双语教学。

第二,中职壮汉双语教师队伍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壮汉双语教师队伍中,壮族教师占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79.59%。这些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大专为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39.65%;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68.22%;从最高学历的专业结构显示,掌握标准壮语的仅占参加问卷调查教师总数的12.24%。参加壮语文培训班学习壮文者,占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47.52%;壮语文专业教育学习壮文者,占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22.16%;自主学习壮文者,占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30.32%。教师的最高学历的专业结构显示,学历提升教育是改善壮汉双语教师专业结构的一次机会,但是在学历教育之后,学习壮文的教师人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二、中职壮汉双语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壮汉双语教学认识不到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教师们普遍认为双语教学对传承壮族的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也有137名教师认为壮汉双语教学会加重教师负担,占教师总数的39.94%。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没必要开设《壮语文》课,只要开展标准壮语兴趣班即可。有些家长认为学习壮语文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反对学生学习壮语文。部分学生认为,学标准壮语就是为了参加比赛、课堂上配合老师等。

第二,壮汉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缺失并存。无论是职前教育的专业还是最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所学的与壮语文有关的专业所占比例极低,且有81%的教师未曾接受过系统的壮汉双语专业教育,只是通过短期的培训或自学掌握壮语文的基础知识。性别比例失调,女教师人数占总数的2/3。壮汉双语教师入职时学历起点低,且中专学历教师占64%。教师的最高学历以大专为主,占教师总数的58%,本科学历的教师仅占36%,中专学历教师占5%。高职称的教师比例较小,晋升高一级职称需求的教师占75%。16%的教师从教时间短,经验相对欠缺。在壮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完全能听懂标准壮语的教师仅占30%,9%的教师根本听不懂标准壮语;26%的教师能熟练运用标准壮语进行交谈,17%的教师不能运用标准壮语进行口头交流。16%的教师能熟练运用壮文阅读,34%的教师只能读懂壮文词语,26%的教师不能用壮文进行阅读;只有7%的教师能熟练运用壮文备课,35%的教师只能写简单壮文,39%的教师不能开展壮文写作活动。

三、中职加强壮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建议

第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壮汉双语教师工作积极性。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出台关于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明确《壮语文》在小学教育阶段必修课的地位,幼儿园也相应开展壮语教学的活动,统一壮汉双语开课起始时间和教学时数安排,提出壮汉双语教学的绩效考核要求等。幼兒园开展壮语教学,必定需求懂壮语的幼儿教师,必定拉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把壮语教育当作必修课程。同时,上级在主管部门可通过举办标准壮文听写大赛、标准壮语朗读比赛、中华经典诵读中壮语诵读比赛等专业竞赛活动,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壮汉双语方向)、学前教育专业(壮汉双语方向)学生的壮汉双语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壮语的乐趣,提高他们学习壮语的积极性;壮汉双语学校要建立本校壮汉双语教学的配套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的积极性[1]。

第二,加强教材建设,为壮汉双语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一方面,修订、改编当前《壮语文》教材,出版和发行与《壮语文》教学有关的教辅资料,提供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课件、卡片等各种资源,出版和发行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相匹配的读本和绘本、教材,尤其是要加强壮语教学、壮语文化方面的音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另一方面,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为依托,组织教师及专业人员开发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使《壮语文》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标准壮语的兴趣。

第三,以课题立项为抓手,带动壮汉双语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创设开展壮汉双语教学行动研究的平台,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以教学研究促进壮汉双语教学改革[2]。如县、市、区级的各类课题立项每年为壮汉双语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学校,下同)单列壮汉双语教学研究专项。委托壮汉双语中小学小课题研究立项,在专项经费中划拨一部分用于教师开展行动研究,通过小课题培育大课题,争取高一级的科研立项。

第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增强壮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组织教师开展《壮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壮汉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对有壮语基础但汉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以壮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壮语却不擅长的学生,就可以采用以汉语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开设单独的壮语或汉语的口语课,专门训练学生薄弱之处。另外,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死读书”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开展实地教学,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观摩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专业需求,编写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或活页式教材,增加教师语言的口語化,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3]。

第五,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壮汉双语教师业务水平。一是加强壮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补充壮汉双语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应鼓励壮族毕业生回到家乡工作,为家长的壮语教学贡献力量;相关学校可采用人才引进的方式招聘愿意到壮族地区工作的人才投入到壮汉双语的教学中,提高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二是提高壮汉双语教师的待遇,在绩效评定、评优、升职、职称评定、双师评定等方面适当倾斜,调动壮汉双语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按照壮汉双语教师的需求开展培训活动和比赛,或每年定期安排双语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或加强校际、地区之间壮汉双语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或定期举办壮汉双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使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壮汉双语水平。

第六,开展个性化指导,加强对壮汉双语教师的专业引领。在本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壮汉双语教师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制定壮汉双语教师个性化指导方案,开展专业引领活动,提高壮汉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学校应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区内民族教育管理人员及专家学者解读政策文件,帮助教师树立双语教学新理念;集中培训,邀请名师到校开展双语教育理论、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通识性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及教科研能力;名师引领,通过名师现场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理论讲座,与名师面对面讨论等形式,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跟岗研修,选派教师到广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跟岗研修,参与所在学校的集体备课、听评课、课堂教学等教研活动。

参考文献:

[1]海路.壮汉双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三所壮文实验学校为个案[J].广西民族研究,2015(4):106-112.

[2]虎技能.广西中小学壮汉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及发展趋势[J].广西教育,2017(11):82-84.

[3]滕星,海路.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广西民族研究,2013(2):67-72.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中职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0:25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8:09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