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疫情信息获得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进入了全媒体时代,舆论狂欢引发了全民围观,也催生了以吸引受众眼球为目的的“施暴者”。文章以“成都女孩”事件为例,对事件始末进行梳理,原本常规的信息披露在网友跑偏的视角下逐渐演变为网络暴力的狂欢,应对“信息疫情”的暴发,如何准确认知和把控舆论生态,成为当下值得探讨的论题。
关键词:“成都女孩”事件;信息疫情;舆论狂欢; 网络暴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121-02
一、前言
2020年,全球都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随着中国控制住了新冠病毒的蔓延,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内抗疫取得瞩目非凡的成就,我国也迎来了黄金周,据旅游部门统计,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出行人数超过了4.4亿人次。虽然国内情形有所好转,但全球抗疫之路仍遥遥无期,因而国内偶尔零星出现的本土感染确诊患者仍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心。
二、“成都女孩”事件发展路径
(一)“成都女孩”事件背景
2020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成都市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成都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此时,网络上也出现了部分十分不和谐的声音,坊间舆论开始跑偏,有关新闻下大量出现对确诊患者的恶毒猜测,评论区乌烟瘴气,网络上带节奏的“水军”引来了“吃瓜群众”兴高采烈的围观,肆意曝光他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出现,网络暴力成为新的“疫情”。
(二)“成都女孩”事件引爆点
此次“网暴”的引爆点是一位确诊患者的流调。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此次成都新增的4例确诊病例中,有一个20岁女孩在确诊前近14天内活动范围较广,且在这几天内辗转于多个酒吧,所到之处人数较多,接触人员复杂,需要接受核酸检测的人数颇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出于对自己和周围人的恐慌,部分人开始将矛头指向该确诊女孩。正如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揭示的,网民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并不关心事件本身的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认知上的逻辑错误,在两极化的趋势下,沉默的一方不自觉地选择从众,失去了判断力和思考能力[1]。
(三)“成都女孩”事件被“全网围剿”
及时公布确诊患者流调信息是防疫工作的需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有關部门公布确诊女孩流调后的短短几个小时内,一张带有该女孩全部个人信息的流调截图出现在网络上并被疯狂转载,女孩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信息被一一罗列出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爆发。网络暴力是依托虚拟网络平台,由不特定的多数网民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包括网络道德审判、公开隐私、诋毁辱骂、轻蔑嘲笑、威胁恐吓等在内的攻击行为,特征是参与人数众多、传播范围极广、实施容易、持续时间长,且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与道德的惩戒[2]。恶意猜测者为该女孩贴上了“确诊患者+年轻女孩+无业+玩转酒吧”的标签,评论区部分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对确诊女孩进行人身攻击,诸如“酒吧girl这次要祸害多少人?”“正经女孩子谁去那种地方?”“嗨,又一个‘毒王来了”等恶毒的言论铺天盖地而来,使该女孩承受了网络暴力带来的二次伤害。
三、“信息疫情”下舆论生态呈现新趋势
“信息疫情”有别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流,疫情来势汹汹,信息来源又瞬息万变、繁杂无序、清浊难辨,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人们因未知产生了更多的恐慌情绪,在对同一疫情信息的“共同关注”下,疫情信息产生“核爆”,诱发了网络暴力。
(一)网络技术赋能,催生“全民时代”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迅速,网民群体庞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3]。在网络技术迭代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突破了现实空间的壁垒,人们在现实中未能表露的想法、被压抑的情绪皆可在虚拟网络中得到宣泄和表达,群体参与公共议题的意识空前高涨,人们在群体效应下找到同道中人,所有人都被聚合在互联网广场上,情绪被不断放大,网络暴力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丛日云教授指出:“人们不仅在现实空间凝聚,同时在虚拟空间凝聚。由网络热点议题不断聚集起虚拟的人群,而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对虚拟人群产生群体心理具有加倍的放大效应。”[2]
(二)抢占疫情信息战场先机,主流媒体发声匡正视听
“成都女孩”疫情流调公布后,针对网络谣言和恶意猜测,12月8日,成都日报官微这样评论:一个20岁的成都姑娘,在被确诊之前,她不过是这个人口超2100万城市中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活动范围大小,那都是她的私人生活,与所有人的私生活一样……在确诊之后,她如实说明自己的行动轨迹,没有隐瞒,配合流调。作为一个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她也是值得我们同情和关心的……12月9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也明确表示: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坚决制止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成都女孩”事件也引发了央视评论,《主播说联播》节目中,主持人海霞表示:今天,四川成都一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引发热议,其个人隐私也被泄露,遭网友谩骂……个人生活不该是公共话题,防疫才是。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病毒的人……在面对“信息疫情”时,主流媒体应主动出击,抢占疫情舆论制高点,发声以匡正视听。
(三)各级政府主动作为,及时疏导群体心理
其一,成都出现疫情后,当地各级政府迅速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与人民警察及时去到战疫一线,直面真正的敌人——病毒,有关部门快速启动定点医院,锁定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快速流调,广泛开展核酸筛查,常态化疫情防控手段的实施缓解了疫情压力,群众不满情绪得到疏导。其二,政府通过疫情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进展,用专业、理性、客观的方式正向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快速澄清网络谣言,切断传播渠道,发布舆情进展情况,压缩了网络暴力空间。其三,主流媒体纷纷发声,传递了冷静与温暖。疫情期间,公布流调信息是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的必要措施,但个人的生活不应该受到指责。对于网络暴力中吸引受众眼球的“施暴者”,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信息的人,必须严惩不贷。12月9日下午,成都警方发出通告:擅自发布该女孩个人信息的王某(男,24岁),因严重侵犯他人隐私,被警方处以行政处罚。病毒感染者是不幸的,在舆论的高压下,被全网围剿的“成都女孩”,被逼道歉,对此,主流媒体及时发声:她是受害者,不需要道歉!给予了受害者温暖与保护,也使人们在以后可以更冷静地认识此类事件。
四、应对“信息疫情”,治理網络暴力
2020年,人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下,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艰难前行。此次疫情中,病毒十分复杂,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网络空间信息超载、真假信息共振,势必会引发群体性恐慌,公众对于疫情信息的关切程度比以往更高,受“群体极化”的影响,人们对疫情信息的传播更为积极也更加焦虑,在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影响下,疫情信息出现“核爆”,往往会诱发网络暴力,如何应对“信息疫情”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认知“信息疫情”,搭建有效互动平台
疫情暴发初期,人们对疫情并不了解,疫情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而互联网虚拟空间对疫情信息起到信息风险传播与舆论危机放大的作用,网民在接收大量信息的同时却没有足够的能力甄别,导致谣言乘虚而入,诱发了网络暴力。政府作为治理网络暴力的主体,在信息传播速度比病毒更快的全媒体时代,要搭建好行之有效的联络沟通平台,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时,面对疫情信息流的狂轰滥炸,对网民予以心理疏导与调适,过滤掉纷繁复杂、未经证实的疫情信息,正向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循序渐进地培育网民平和理性的心态,压缩网络暴力空间。
(二)重视信息发布,增强公众信息疫情免疫力
政府应拓宽信息的发布渠道,牵头互联网和媒介公司,利用政府权威性,提供可靠信息,进行有效信息的传播。要通过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实时动态,推动主流媒体同时发声,匡正视听,抢占疫情信息战场先机,披露疫情信息事实真相,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快速澄清网络谣言,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聚合防疫、公共卫生及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权威及专业的姿态重塑公信力,对疫情信息流进行权威过滤与解读,加强有效信息供给,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增强公众对“信息疫情”的免疫力,不给网络施暴者与借题发挥者可乘之机。
(三)技术创新赋能,完善舆情应急治理策略
要顺应大数据网络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利用好互联网新的科技成果,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数据的挖掘与群体画像能力,与时俱进地参与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及监管,提升管理者对网络信息与舆情传播新动向的研判与治理能力,摸清隐藏在舆论背后的真正原因,及时捕捉网络舆情动态,完善网络全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协同联动机制,对不实信息、网络谣言及时辟谣的响应机制,消减互联网对疫情信息风险传播与舆论危机放大效应,斩断类似事件发生的根源,避免网络暴力失控。
五、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刷新了人类科学认知的极限,对于“信息疫情”中的信息病毒,也要杀毒和隔离,不能任其传播。在疫情资讯汹涌泛滥之时,政府和权威主流媒介机构要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担当,保持高度警觉。这场疫情“大考”积累的经验再度证明,应对全球性重大公共危机,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增强公众信息疫情免疫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环境,构建清朗网络空间需多方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岳江宁.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暴力现象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05):94-96.
[2] 王天楠,谢鹏.网络暴力发展趋势分析及治理路径[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09):918-919.
[3]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2-03.
作者简介:崔一涵(1998—),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