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摘 要】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资源的手段之一,网络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渠道。本文以网络暴力为研究对象,对网络暴力语言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 语言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38-01
“网络暴力”在其大行其道的今天,“暴力”已不太能描述其内涵,它需要一个更贴切的解释。网络暴力语言的发展衍生,不仅牵涉网络上的互动,更会通过上网习惯将平时生活中的表现类化,从而影响线下生活中的互动模式的变化以及语言的失范。从这个角度而言,不仅是网络虚拟空间的网络暴力语言需要引起重视,那些渗透进人们生活的网络暴力语言也需要加以关注。
一、线上线下的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
(一)线上。由于网络暴力语言是产生于网络语言文字活动中的,所以其特性与网络的特性密切相关,同时带有暴力语言的危害性。主要特点表现为故意性、伤害性、虚拟性和传递性。
1.谣言。谣言是制造各种虚假放大信息并加以扩散,使当事人遭遇各种心理伤害和生活危机。谣言的散布很容易达成,但终止却很难,这表明谣言的伤害力度是可致命的。
2.谩骂。这种网络暴力语言形式是最常见的。广大群众不在乎事件的真假、细节的对错,一味宣泄自己的情绪和言论,对事件的判断和解决毫无作用,并使当事人遭受压力。大学生的网络谩骂常带有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慨仇视和对阶层固化的失望,激烈中透着无奈。
(二)线下。线下主要是将线上用语渗透到生活尤其是校园生活之中,原本一些贬义性很强的词在网络的多次使用和反复赋义中得到了漂白,反而使人们易于接受。此外,在线下,因为网络暴力语言的发出往往伴随着具体情境、动作,语气的产生,语义较为清晰,与线上相比较为具体缓和。谣言在线下的传播则会影响人们对真相的了解,并以讹传讹,使结果往不可控的方向发散。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的成因分析及其影响
(一)成因。1.大学生不健康的宣泄心理。大学生承受的社会压力和个人遭遇相互交错,使他们在网络上肆意发泄,寻求心理缓释。2.网络的特性。网络的虚拟性,再加上参与成本低,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隐瞒或编造自己的身份,而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言论产生不良影响的责任,对自律性不强、容易冲动与放纵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3.表达渠道缺失。平民表达渠道的缺失在网络出现之前一直是个问题,因而网络表达平台一出现就走红。网络在这种意义上承载着大学生愿望表达和利益诉求的期待,但其有效意见和收益甚微。因此大学生不免失误,并产生过激的暴力语言。4.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在网络平台上,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趋同,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会在对自我想法肯定的基础上,变得更偏激。5.网站过于追求利润。网站为追求利润,无底线地娱乐化、游戏化、暴力化,大学生耳濡目染,且将之视为群体风尚。6.网络制度法规的缺失。中国网络诞生的时间较晚,整个相关制度政策不健全。
(二)影响。1.很容易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很多人为了图一时之快,言语激烈,甚至制造谣言。这种行为不仅给受害者造成伤害,发言者也可能因为不当行为而犯法。2.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网络群体在追求快感的背景下,随意发泄,却不承担相应责任。网络暴力事件如今层出不穷,充斥着偏激和失控。而且暴力发出者往往不觉得自己有错。3.网民表达权丧失。网络暴力表面看上去是表达权的极大丰富,但在深层次中网络群体往往被“水军”、媒体等幕后势力所操纵,真实意义上反而是一种表达权的丧失。4.阻碍了理性观点的表达。网络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隐形的群体,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5.日常语言趋向暴力化。网上惯用语势必影响日常生活中语言规范,很多大学生把这种不好的习惯移植到大学生活中,对其规范的用语体系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三、相关建议
从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成因入手,我们可以从一些方面提出建议,并加以改善。从个人方面而言,我们应该加强网络语言运用时的自我审视,对某些暴力敏感词汇审慎使用。从立法方面而言,部分法律法规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收效甚微。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直接针对新闻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新闻引导过程中无需承担责任,因而放肆随意地引导群众的看法。行业自律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是不可行的。从学校方面而言,网络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应从小抓起。这方面可借鉴西方国家从小学开始的媒介教育。具体到大学应该在学校规范和守则中有所体现,平时应从教师开始注意避免网络暴力语言的使用,可以开展相关宣传活动。从社会方面而言,应倡导青少年加强自律,自觉使用规范用语。
参考文献:
[1]CRYSTALD.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简介:
刘 鹏(1994-),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