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教育部提出大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背景下,使用调研数据分析了对本课程是否感兴趣、课程论文能否起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用、分组做一项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能否起到模拟感受技术项目的作用、教师是否应该加强课程互动、是否因为技术而造成记忆困难等因素,对大学生希望提升平时分占课程总分比重意愿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教师提供真实的教学案例、采用“出门便条”等方式,实施教学改革的有益做法与启示。
[关键词] 教学改革;大学生意愿;影响因素;模拟感受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嵌入供应链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优化研究”(16CJY054)
[作者简介] 刘颖娴(1983—),女,福建闽清人,管理学博士,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讲师,主要从事农民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2-0059-04 [收稿日期] 2020-11-01
一、引言
当前,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水平正在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号召下迅速提升。2019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2020年10月30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示,这些课程包括线上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以及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这充分表明教育部对仿真和实践环节的重视,以及对利用多媒体进行在线教学手段的充分肯定。专家学者对加大本科生教学的仿真感受和加强实践环节比重,一直进行着探索和研究(王文静,2002[1];隋晓冰,2013[2];陈飞,2014[3];陈国松,2012[4];邵士权,2011[5])。本文基于大学生是否希望提升平时努力占课程总分比重的意愿,分析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有益做法与启示。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笔者2018年6月讲授专业选修课“技术创新管理”发放的课程调研问卷,发放对象为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共发出问卷63份,收回问卷63份,有效率100%。
(二)样本描述性统计
为从总体上描述受访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对本课程的总体态度,本研究首先做了描述性统计。从表1可见因变量均值为0.76,说明大部分学生希望实施教学改革;自变量X2均值为1.77,说明样本中的23%是男生;自变量X10的平均值为0.798,说明79%的受访学生对本课程感兴趣;自变量X13的平均值为2.19,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最有用的内容是技术人员的绩效激励;自变量X14的平均值为0.73,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论文能起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用;自变量X15的平均值为0.79,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集中认为分组做一项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能起到模拟感受技术项目的作用;自变量X16的平均值为1.95,说明学生最希望课程讲授中强调的内容是技术经济测评方法;自变量X17的平均值为1.98,说明学生最希望課程讲授中减弱的内容是项目个体测评,但意见不集中;自变量X18的平均值为2.4,说明学生最希望学习的内容是项目个体测评;自变量X19的平均值为0.87,说明8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课程互动;自变量X23的平均值为0.7,说明70%的学生认为教学视频时长应该超过5分钟。
三、模型设置及研究假设
(一)模型设置
为了研究具体哪些因素对学生实施教学改革具有因果影响,本文建立了线性模型y=ax1+bx2+cx3+dx4+ex5,并使用SPSS 19.0对其进行模型检验和假设检验。
从表2可见,模型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该模型适合做本研究。
(二)研究假设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学生对课程越感兴趣越希望实施教学改革,将平时分的比重提至50%;假设2:分组做一项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起到模拟感受技术项目的作用,则学生希望实施教学改革,将平时分的比重提至50%;假设3:课程论文起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用,则学生希望实施教学改革,将平时分的比重提至50%;假设4:教师越加强课程互动,则学生越希望实施教学改革,将平时分的比重提至50%;假设5:学生因为技术原因越感到记忆困难,越希望实施教学改革,将平时分的比重提至50%。
四、回归结果及讨论
(一)回归结果
使用SPSS 19.0做回归分析,本研究得出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二)结果讨论
1.变量“分组做一项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能否起到模拟感受技术项目的作用”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分组做一项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能否起到模拟感受技术项目的作用”对学生希望实施课程改革具有正向、非常显著性的影响,假设3得到验证。这是因为,分组做可行性调研报告是需要巨大工作量的学习活动,只有认真组织实施、合理设计、分配每位同学的工作、分头落实、总结汇报,才能感受到模拟技术项目的整个过程。那些态度端正、用功努力做可行性报告的学生能够感受到真实项目的各环节,他们希望自己团队的绩效也能像真正的项目那样得到合理分配,奖勤罚懒,按劳分配。因此,学生希望实施课程改革,把平时分的比例提高,并根据团队中每位同学的付出给予对应的平时分,认为这样才是最公平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在旧的课程评定方式中,课程总评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以上,平时成绩只占30%左右。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同学之间表现差距很大,给出的平时成绩高低差很多,但是乘以30%的权重后,在课程总评中体现出来的成绩差距就不明显了。实施课程改革后,将平时分的权重提至50%,将平时努力和期末考试一样重要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学生的平时努力就能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