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敏
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以敏锐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应,迅速地掌握问题的核心,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合理正确选择的能力。它是一种能根据具体语境找出其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推理出符合逻辑关系结论的能力。它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的这种能力在学业测试中非常重要。学生应将此能力作为意义理解解题的重要补充。下面举例来谈逻辑推理能力在试题中的体现和运用。
例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0年盐城市三模)
我倒觉得附庸风雅也不全是坏事,因为这正显得风雅当道,风雅有“善势力”,逼得一般人都来 ___ 。附庸风雅者多半是后知后觉,半知半觉,甚或不知不觉,但是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___ ,有心向善,___ 。
A.攀比 见机行事 无可厚非 B.攀附 见机行事 无可非议
C.攀比 见贤思齐 无可非议 D.攀附 见贤思齐 无可厚非
结合语境发现,第一横线前有“善势力”一词,“势力”只能与“攀附”搭配,不可与“攀比”搭配,据此可排除A、B两项。第二横线前是“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含有一种选择性,所以,此处自然是“见贤思齐”了。另外,结合该段第一句话“附庸风雅也不全是坏事”,可推出最后一个横线应填“无可厚非”,至此可推出答案为D项。
对于词语辨析题,逻辑推理的运用可结合语境,从容易处入手,利用搭配、语法分析、语素区别等方法选择排除。
例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_____
①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
②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
③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
④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
⑤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
A.②③⑤①④ B.④②③⑤① C.④⑤②③① D.②③④⑤①
从四个备选答案中可知,排在第一的句子要么是句②,要么是句④。分析可知,句④中有“这么一点精气神”,按照复指关系,结合语境,此内容应是指前面海明威的那句话,这样才能承接自然。何况,如果将第②句代入句中读一读,明显前后强调重点不一致,语气不畅。据此可排除A、D两项。再分析B、C两项,分别代入句中比较发现:如果⑤接④,“委屈”一词就显得突兀,何况①接③,①句中的“相反”一词也无所依托,而B项的排列语意相连,语气畅通,据此得出B项正确。
判断此排序题运用了复指、承接等逻辑关系,同时用到了代入法、排除法等。
例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有一次,有人曾向希尔伯特请教: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这位 20 世纪科学工作者界的领袖幽默地说:“到月球上去抓苍蝇。”__ 。希尔伯特在回答为什么时说:“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许多连带性的技术难题,而这意味着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乎一切的物质困难。”今天,人类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去月球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抓苍蝇”一样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A 这有点儿像天方夜谭。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B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C 这简直不可思议。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D 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这是无法想象的
初看四个备选项没有什么明显的特点,无从着手。仔细分析该语段会发现横线前有“幽默地说”,比较四个选项发现,与B项中的“玩笑话”相对应。进一步分析,“ 到月球上去抓苍蝇”自然是“一件小事”,且横线后面的“必须解决许多连带性的技术难题”的内容应该与B项中的“一连串的难题”相呼应,因此,可推断出B项正确。本题在推理上运用了前呼后应、语意一致的逻辑关系,这与单纯通过理解句子内容做题不是一回事,测试的就是学生的基本素质。
語句连贯(排列句序)题逻辑推理时要瞻前顾后,注意照应勾连,从对象、话题、句式的一致,语境的吻合,语气的贯通,音节的和谐,代词的复指,关联词的搭配,标点的使用等方面考虑。
例4:下列句中字意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年镇江中学高三下学期试卷)
A.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啖:吃B.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咋:咬
C.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 悉:全D.聘寄女为后 聘:聘请
此题为文言文阅读干宝的《李寄》篇中的第一题。学生即使不读原文,仅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加以逻辑推理就基本可以得出正确选项。A项中的“啖”字,C项中的“悉”字,学生都比较熟悉,B项中的“咋”字意义虽有点生疏,但将作者提供的“咬”义代入原句,句意贯通,应不难判断其为正确义,唯有D项中的“聘”字,解释为“聘请”,代入原句中语意不通,哪里有聘请某人做皇后的,此处应为“下聘礼迎娶”的意思,据此就可断定D项错误。这就是凭借逻辑推理,运用排除法解决的此题。
例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20年南京市三模 ——茅坤《与查近川太常书》)
观其所叙子厚以柳易播,其于友朋间,若欲为欷歔而流涕者。
译文:看他(韩愈)所记叙的子厚(柳宗元)愿意用贬谪地柳州(和刘禹锡)交换为播州,他对朋友的情感,像是要为此感叹流泪的样子。
在翻译此句时,很多学生不能准确译出“以柳易播”的内容,而是当作人名译成了“柳易播”。原因固然有学生对柳宗元与刘禹锡的事迹不了解之故,但学生不能依照语境运用语法分析和逻辑推理来判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句中的“观其所叙子厚”这些内容,根据原文不难理解,只剩“以柳易播”,只要多读几遍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就会发现“易”字应为动词,确定“易”字为动词后,它的意思“交换”就不难理解了。而如果将“柳易播”当作人名,再与前面的“以”字相连,形成介宾短语,译文读起来就会感到语意不全,语气不通。但我们的学生恰恰是不顾语意和语气,不加分析地乱译一气,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这就是缺乏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判断的能力。
例6:下面都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句,以时间为序,从前到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
①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②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③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④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⑤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⑥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A.④⑤①③⑥② B.⑤④⑥③①② C.④⑤①⑥③② D.⑤④①③⑥②
例7:下面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王国维的年谱材料,时间已打乱。根据年谱中的干支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020年南通市高三适应性练习)
国学大师王国维1911年~1915年大事纪要:
1911年,辛亥,校《梦溪笔谈》《容斋随笔》。
①191x年,甲寅,撰《国朝金文著录表》六卷,并作序。
②191x年,壬子,撰《古剧脚色考》。
③191x年,癸丑,撰《宋元戏曲考》。
④191x年,乙卯,撰《古礼器略说》,译《教育学》。
A. 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這类题的逻辑关系并不复杂,学生只要知道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知道干支纪年的天干、地支的排列顺序,即(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然后将题中的节气或干支的纪年列举出来,并按顺序排列即可。两题答案都选D项。这种逻辑推理比较简单。
例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倪凯《深度历史:整体史研究新尝试》)
A.文章主要围绕“深度历史”和“历史碎片化”的关系进行阐释,突出“深度历史”可以弥补过去历史学研究的不足。
B.文章通过19世纪60年代将人类生活的世界想象为大约6000年的例子,论证了高度随机性的历史趋势易使历史时间碎片化。
C.本文②③两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否定碎片化历史研究的价值,从而论证了“深度历史”在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D.文末作者从辩证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论证了“深度历史”和“历史碎片化”各自存在的问题,强调历史研究需两者结合。
此题中,C、D两项表述明显有矛盾。C项中说文章内容否定碎片化历史研究的价值,而D项中却说文末作者从辩证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论证了“历史碎片化”存在的问题,显然,矛盾的二者必有一项错误。根据常识,在论述类文本中绝对化的表述往往有问题,这样通过逻辑推理基本上可推断C项错误。当然,为了准确起见,再次比对一下原文内容最好。这是运用“矛盾法”进行逻辑推理,它起到了快速锁定选项的作用。
在学业测试中,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大概率正确的方法,而不是必然正确的结论。它不是一种严谨的论证,这点大家要清楚。它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种能力,应该让学生在学业测试中结合意义理解一并运用,这样才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以上仅举几例谈逻辑推理在学业测试中的运用。实际上,逻辑推理几乎贯穿于学业测试的每个环节,它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当然,这种逻辑推理能力都是学生在平时的积累、经验、训练的基础上获得的,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对语句的敏感,对经验的总结,注重平时的训练。
还有一点要强调,进行逻辑推理需要学生最大程度地保持情绪的稳定。心理学研究揭示,不良的心境会影响逻辑推理的速度和准确程度。持续的忧郁、烦恼与恐惧、自信心的缺失,都会对推理产生不良影响。高考在即,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意识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使自己尽可能地保持平静、轻松的情绪和心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水平和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