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芳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空前重视“阅读”,深度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文本。教师要深入文本,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可以紧扣一个词语,串起一段教学历程;可以利用一幅插图,激活多次语言实践;可以感悟一个人物,构筑一个群体形象;可以循着一篇文章,开启一段研讨之旅。
【关键词】深度阅读 文本 情感 认知 思辨
自2019年秋季全国推行统编版语文教材起,语文教师一直在学习如何使用这套教材,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重视促进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逐步拥有敏锐深刻的情感体验、准确严谨的认知水平和清晰多元的表达思辨能力。
笔者认为,深度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文本。深度阅读要深入文本,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具体的操作。
一、紧扣一个词语,串起一段教学历程
王崧舟老师曾幽默地说,教师对于文本的语言要有林黛玉進贾府的那种高度敏感,对于文本语言的深入鉴赏不能浮于表层,师生都要深入字里行间,从语言的声音节奏、色彩氛围、数量语调,甚至是语序排列中去推敲,体察作者是如何精确传神地运用语言的。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一篇散文,有严谨清晰的结构,凝练厚重的语言,丰富多变的笔法,深邃高远的意境,闪烁着作者精心雕琢的智慧。毛海鹰老师在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紧紧扣住“锻铸”一词,贯穿整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让学生默写引出“锻铸”这个词,多种方法理解“锻铸”,再抓住工具书中对“锻铸”的解读,来撬动全课的教与学:“锻铸”这株柳的熔炉(青海高原)是怎样的?“锻铸”成了什么形?经历了怎样的“锻铸”过程?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这些问题指向内容、语言、精神多个维度,话题开放,答案多元。
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读懂句子的言外之意,想象经受高原严寒和雷轰电击的高原柳顽强抗争的动作神态,练说高原柳的内心独白,发现这是不可思议、堪称奇迹的无比艰辛的“锻铸”过程。学生通过生动的朗读、多元的联想与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从表层一步步走向深刻,高原柳坚贞不屈的生命力也从浅显一步步走向丰富。
一个词语“锻铸”,串起全文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多元的联想和表达,确实妙不可言。
二、利用一幅插图,激活多次语言实践
统编版语文教材配有精美的插图,有的配有一幅,有的配有一组,它们也是文本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如能抓住这些插图,巧妙勾连文章的语言文字,那么学生的观察、表达、思辨能力也能得到快速生长。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是一篇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散文,写了“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的情景,展现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现了“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课文的插图正是“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的情景。笔者是这样利用插图开展教学的:
教学伊始,出示插图,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这样课题就自然地出来了。
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阅读课文。阅读分享时,图文比照,体会“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的宁静和谐的美好画面,用课文中的词语和自己的语言概括我们走过的地方,看到的景物:
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秋天的夜晚,月亮___________,从洱海___________。阿妈牵着“我”的手,走过___________,可以看见(听见)(闻见)___________。
之后,让学生继续观察插图,观察人物的神态,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我”仰着脸儿看向母亲的神情这么甜蜜,这么幸福?当时我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到文中找找相关语句读一读,和同伴模仿“我”和阿妈的对话。学生兴趣盎然,通过读、说,理解了文中的情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把插图和语言文字串联起来,和学生的观察、想象及表达勾连起来,学生对课文的主旨理解就更深刻了:“我”和阿妈走在柔和的月光下,边走边聊,秋虫鸣唱,夜鸟扑翅飞,花香果香,多么甜美,多么幸福。
利用插图,能导入课题,能厘清课文脉络,能勾连语言文字,能培养观察想象能力,能激发创编热情,能激活语言实践。
三、感悟一个人物,构筑一个群体形象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写人的文章,如何使学生在这样的文本中感悟人物形象,促进深度阅读能力的提高呢?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张祖庆老师聚焦本文最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从“穷人”这一主旨线索,设计了“对话经典,做阅读的发现者、积极的表达者”的整体情境,引导学生紧扣“穷人真穷”“穷人不穷”两大核心话题,展开阅读、批注、思辨、交流和语用实践活动。张老师先后设计了两个开放性的话题:“老师读完全文,字里行间找不到一个‘穷字,这些穷人真的穷吗?”“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什么呢?”学生直面文本默读批注,从字里行间去捕捉信息,展开深度思考。一番对话,一个动作,一处细节,甚至一个标点,以及环境描写、内心独白,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穷人的确很穷,但在精神上,他们勤劳、善良,充满了爱,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在分享交流阅读感受的同时,学生充分领略了经典文本言简意丰的语言艺术的魅力,领悟到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彰显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接下来张老师将学生的目光由第一主角桑娜引向了配角西蒙,创设写话情境,让学生还原西蒙临死前的心路历程,倾吐西蒙的心声。于是,似乎毫不起眼的西蒙在学生的读写实践交流中“复活”。穷人西蒙同样善良勤劳,有着伟大的母爱,临死之前她既希望邻居收养她的孩子,又不忍心增加邻居的负担,真是左右为难,愁绪万千。
从阅读文本学习课文的心理描写,到自己的心理描写实践交流,学生深刻体会到:托尔斯泰改写雨果的长诗《可怜的人们》并题为《穷人》的初心在于刻画一类穷人,而不是一个穷人。穷人虽穷,但善良仁慈,他们是真正高贵的人。
深入学习文本,设计有价值的开放性问题,由一个人物构筑一个群体形象,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延伸,学生有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有了更准确严谨的认知水平,有了更丰富多元的表达能力,深度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四、循着一篇文章,开启一段研讨之旅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读来激情澎湃、振奋人心。这篇课文后面安排了一道习题:“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这道题目的编排可谓用心良苦,紧紧扣住《少年中国说》文本,引导学生把由文本激起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适时引向建设了少年中国的优秀人物,由文本走向生活,走近一位优秀人物,开启一段研讨之旅,既延续了学生的深刻情感,又实现了文本与生活的链接,开展了有一定深度的语用训练。学生在做手抄报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查找搜集资料、甄选素材改写内容、同学间分工协作的深度学习过程,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完成手抄报以后,教师还可以开展 “最佳手抄报”的评比,分享阅读经验,树立阅读榜样,延续深度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紧紧依托文本多方推进,这需要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摸索,不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