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雷
摘 要: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话题。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SP)艺术设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艺术设计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底蕴,亦能更有效地引导艺术类本科生传承中华文脉。
关键词:艺术设计英语; 课程思政;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9-197-002
1.引言
202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应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在中国知网上,以“课程思政”为主题进行搜索,2017年还只有340篇文献,到2021年5月25日就达到17,739篇。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SP)是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目前针对ESP整体教学各类研究层出不穷。林学、风景园林、信息、商务、化工等专业英语已有不少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而高校中有不少艺术类本科生,他们英语水平相对较薄弱;但参与国际赛事,与国际友人交流较多。所以有为这些学生开设专门语言课程的必要。
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依据新文科建设、《国标》和指南开设的艺术设计英语(ESP)把美育、设计专业知识和大学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既提升学生审美创美能力,又培养掌握良好语言技能。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强调学科交叉、复合融通。当前国内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还较少,知网上以“艺术设计英语”为主题搜索,截止2021年5月25日,相关论文只有94篇,多是探讨教学法的。如ESP视阈下艺术英语课程教法应用研究(刘晓琳,2018)等,而且多是高职高专层面的。其中涉及到课程思政的也集中在线上课程(李媛、严绍阳、刘壮丽,2020)。寥寥几篇,不成体系。
因此,本文拟从目标、实践途径和成效三点入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艺术设计英语这门ESP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艺术设计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底蕴,教育引导艺术类本科生传承中华文脉。
2.课程目标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新时代构建艺术设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把课程思政融入艺术设计英语课程建设全过程,摸索出有意趣、有意境、有实用、有反思的教学道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确立课程目标主要是改革教学理念,明确课程思政理念的由来并将其融入艺术设计英语课程。在知识、能力、素质和育人四个方面首推育人。第一要务是引导学生立足当代,放眼寰宇,拥有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和大局观;其次才是教授艺术设计英语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分析框架和工具、技术以及最有权威性和前沿性的信息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利用慕课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师生讨论中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具体案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
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艺术类本科生由于学科特点更重视原创性,个性表现相对更为强烈,更加自我和情绪化,如果没有堅定的信念容易陷入偏执的泥沼。所以教师一定要用马列思想擦亮艺术理论的底色,虽然是用英语给学生讲授艺术理论,面对西方文化思想冲击,要坚定思政认知导向,帮助学生懂得艺术设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在讲授具体艺术设计作品理论和案例时,一定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家特点,引导学生培养文化自信,以入脑入心的方式将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融入文艺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后深挖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和中外比较,教导学生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大局观。高校学生的价值理念还在培养阶段,尚不够完善。如果忽视了价值观教育,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对西方各种文化辨识不清,误入歧途。所以艺术设计英语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是价值观引导。
3.实现途径
要实现课程思政与艺术设计英语完美融合,除了加强教师自身素养以外,主要还是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3.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还包括相关的课件、视频和网络资源。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首先量身打造切合学生实际又体现时代特征的教材。自编教材《艺术设计英语》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自2017年投入使用,已经修订了两次。教材囊括八个单元,分别讲述艺术造型、平面,色彩以及立体构图、用户界面和动画设计、公众艺术和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及设计理念等中西方艺术设计所涉及到的常用专业术语、设计理念和应用原则等。这套教材选择文章和设计习题时大量融入中国元素。如第八单元课文就是中国民间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大多数单元的翻译题都是中国题材。如中国青、赤、黄、白、黑这五色的说法,中国书法的飘逸和玄妙等。依托这套教材、配套的课件和8个单元的32个视频,教学团队完成了中国大学MOOC网上专门用途英语:《艺术设计英语》这门课程的构建。自从2019年开始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运行,两年多来这门课程每期开课内容都有丰富与变动。在融入思政元素方面付出许多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3.1.1增加知识性:广度大,涵盖中西方艺术设计常用中英文专业术语、设计理念的碰撞和升华、艺术设计史和相关背景知识、著名设计师侧写、具体设计案例分析等,做到语言基本功、文化素养和艺术设计知识的完美融合。
3.1.2增加人文性:有温度,“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让艺术设计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本课程中自然流露,与艺术设计知识、大匠精神相得益彰,让学生在风起云涌的新时代情感思想价
值导向正确,有爱心,有同理心,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有讲好中国故事的情怀和担当。
3.1.3提升时代性:有深度,用英语检索资讯,关注国内外最新艺术思潮、设计理念,追踪国际热点,深入挖掘这些知识点背后的思政资源。人才培养是民族复兴的必然之路。譬如在讲第五单元用户界面设计时,除了介绍国际知名品牌的界面设计以外,重点谈及2021年UI设计在中国的趋势和小米、华为等中国品牌界面设计的优势。谈及家具时,强调中国儿童家具哈木、松堡等的环保意识和对中国元素(如十二生肖)的借鉴,将社会热点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探寻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
3.1.4提升开放性: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内容除了满足在校艺术生外,也尽量满足对艺术设计英语感兴趣的其他本科生和民间艺术家,进行资源共享。这些资源包括印刷教材、PPT、网上慕课、国内外数据库和APP等。在各类资源中,思政元素体现在小细节中。如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华为手机的设计,中国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公共艺术、中国优秀的广告和产品设计等。
3.2课程设计
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来完善艺术设计英语课程思政课程设计,通过案例分析法来细化教学要素并生成新的教学体系。教学设计包括线上教学(知识传递、成果固化)、线下教学(内化扩展)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完美结合)。教学方法包括录课、直播、操练、研讨和辅导。教学管理包括平台和APP后台监控和统计。教学评测包括平台、课堂和小程序测评等。通过实地调研法来设计课程各个环节:
3.2.1教学设计方面要甄别如何选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体现教学设计先进性。根据校内外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视频、PPT及其他上线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
3.2.2教学方法方面通过数据挖掘结合互动式教学设施和戴尔的经验之塔突出互动的重要性。线上讨论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打造成亮点,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感。线下继续探索大班混合、小班翻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英语应用能力和作为文化载体的示范精神。
3.2.3教学管理包括平台和APP这些在后台可以记录追踪学生的学习时长、题目正确率、讨论积极性和作业提交情况。教师基本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对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态有更精准的把握,针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有效帮扶。
3.2.4教学评测包括平台、课堂和小程序等。如何指导学生互评、如何统计学生成绩,形成性评估占多少比例等等。针对本校学生,线上评测一般占20%-50%,线下平时表现和期末考核要有适当的侧重,一般平时表现也占20%-50%,期末考核40%-60%之间,每期根据学生情况会有微调。面向其他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单元作业和测试、课程讨论和期末考试评分组成大体是15%、30%、15%和40%,有的学生成绩不完整。但做过的部分还是会有所体现。
课程思政要在课堂教学各个细节中落地落实,将这门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教育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入眼入耳,铭记于心。譬如,在讲色彩的时候不局限于西方色轮色相等理論,在课后思考题中引入谢赫六法中随类赋彩的概念,突出中国自己的绘画着墨“随色象类,曲得其情”。在讲家具设计这个章节的时候,老师在平台上通过PPT和学习视频用英语来生动形象地讲解家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大致背景。其中专业术语和行业词汇反复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然后让学生分组协作,寻找恰当切入点来准备口头汇报。在这时就引导他们发掘中国家具的巧思和魅力、追踪中国礼仪文化对中式家具的影响、让他们自己发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家具之美。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老师再就大家的讨论来出题启发更深入的思考。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观引导为重点。
4.教学成效
一系列的教学实践证明,将课程思政纳入艺术设计英语后,学生英语成绩有所提高。如:对于艺术生比较有挑战性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2019年以来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的艺术设计英语班级学生比普通的上全新版大学英语的平行班通过率高10%以上。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拿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学生占比达到30%以上。通过匿名问卷和座谈会等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比较高,在英语教学组名列前茅。教学团队成员有的获得校级和省级相关奖项、有的被评为课程思政先进个人。而本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社会影响方面,疫情期间也给兄弟院校提供了教学平台和资源,得到社会上的认可。
5.结语
艺术设计英语本身就是响应教育部号召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在课程思政理念中能更好地为国育人,打破课程孤立、知识孤立和教学封闭,破解专才和通才、分科和整合之争,提供外语教学理论认识新视角,构建课程育人的话语体系。打造艺术设计英语课程思政体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线上线下备课各方面,落实在教风教态、教学研讨、作业测试等各环节。梳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的好模式。各种细节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完善,才能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媛,严绍阳,刘壮丽.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线上课程思政研究与探索[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0(02):42-46
[2]刘晓琳.ESP视阈下艺术英语课程教法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16):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