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成为架构教材与课堂的桥梁

2021-09-05 02:59杨晋闯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科研举措桥梁

摘 要:无锡市新城中学是一个在发展中不断面临新挑战的学校,近两年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的组成复杂,务工人员子女居多,学生在文化基础等诸多方面参差不齐。新城中学没有等靠要,自上而下统一了意见,形成合力,迎难而上,走科研之路,让科研引领学校向前进,让科研引领老师快速成长,让科研培育学生健康发展,达成让科研“为教学服务”“为老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的实践举措。科研引路,指向课堂,以课堂作为研究与推进的平台,从实实在在的研究层面回答了科研是为谁服务的问题,那就是服务于“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构建”。

关键词:科研; 课堂; 举措; 桥梁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9-008-002

无锡市新城中学是一个有内涵有历史的学校,又是一个在发展中不断面临新挑战的学校。近两年新城中学就是站在一个新的挑战高地上——学校规模快速地扩大,去年的毕业生十四个班级,今年初一已达22个教学班;生源的组成越来越复杂,学生70%以上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务工人员子女,他们在文化基础、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参差不齐。

新城中学没有等靠要,以王超为首的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是要迎难而上,要走科研之道,让科研引领学校向前进,让科研引领老师快速成长,让科研培育学生健康发展。于是自上而下统一了意见,由教师发展中心结合学校的科研现状牵头规划《让科研架构教材与课堂的桥梁——基于任务驱动视域下的学习力提升研究》项目,由各个学科组负责落实达成让课题“为教学服务”“为老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的目标。

目前“十三五”在研省级课题项目两项,市课题一项。一是王超和杨晋闯主持的省规划“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基于小情境的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这个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构建“群文文本”和“群文阅读课堂”模式,构建“变‘应试短效阅读为‘素养长效阅读‘功利式被动阅读为‘内趋式主动阅读、语文教学读写‘割裂为读写听说思的‘多元融合体系”的全新的课堂阅读新局面。二是浦叙德主持的省教研“十三五”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教材“点线面”解读研究》,这个课题是江苏省初中专项课题《初中数学教材“点全·线联·面融式”课时解读的实践研究——以“苏科版”(国际)教材为例》,从“教材解读”的角度建構的“编者和教者、理论和实践、素材和素养”的桥梁,辐射并引起各个学科“知识从哪里来,知识怎么形成,知识向哪里去”的教材课堂整体构建的哲学思考。这个课题从实际出发,以部编版初中数学教材为基本素材,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以“点线面”解读为基本方法,进行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区本化实践研究,形成区域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样态。三是在研市级课题《指向初中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信诚”校本课程开发》,是结合思政史及班主任建设而展开的研究。

以上课题均指向课堂,以课堂作为研究与推进的平台,从实实在在的研究层面回答了科研是为谁服务的问题,那就是服务于“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构建”。

一、学生需要什么

1.务实求真的教育科研。要达成“让科研架构教材与课堂的桥梁”的目标,首先要正确理解这里的“科研”,它不是指埋头于实验室,亦不是沉身于图书馆,它是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以国家基础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培养学生学习力以达成“生本课堂”为目的,对“架构”教材与课堂的策略进行的研究活动。

正确理解架构教材与课堂。架构,又名软件架构,是有关软件整体结构与组件的抽象描述。架构教材与课堂,是指教者遵循教材编写者编写原则和目标,依据不同教材文本特征及施教对象特性而进行教学设计,实现编写目标的教学举措。本项目表现为“通过让教材文本目标转化为‘任务驱动并创设有效的小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的架构策略,项目研究的是“提高教师研发教材和践行生本课堂水平的‘架构能力”。

2.彰显生命的高效课堂。“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践行生本教育的课堂是指以学生的“言语生命”能得到充分张显的课堂。生本课堂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小组合作”及“小情境”创设等科研举措构建生本课堂,达成教材、编者、学生“三位一体”的高效课堂。

3.充满活力的“小情境”。“小情境”理论是杨晋闯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语文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之研究理论成果,即教师利用文本的某一个具体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还原建构贴近生活、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片断式情境,称之为“小情境”。教师指导学生在这个“小情境”中感知文本内容,体验文本情感,领会文本主旨,达成对文本旨趣的顿悟。

小情境教学是相对于苏派教育家李吉林提出的情境教学而言的,是情境教学的一个细化分支,具有本真性、片断性、典型性、灵动性等特点。

“小情境”教学所创设的小情境,因其是师生有意识创设的、优化的情境,能较好地达到诱发学生实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机“渗透”与“融合”。其有效表现在学生置身于本真的情境中,利于良好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悟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健康的认知心理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利于学生从被动的到自觉的学习品质养成,利于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理性的顿悟。

二、教师需做什么

教师需要平台,那么如何建构呢?《让科研架构教材与课堂的桥梁》的研究保证了各个学科在此基础上衍生了若干个子项目的研究,即语文、数学、思品等研究,保证了各个科目百家争鸣,形成科研、课堂有效地结合,推进课堂质的飞跃。

基于此,各个学科均有自己的课题平台,如《基于小情境的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教材“点线面”解读研究》《指向初中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信诚”校本课程开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小情境”创设策略探究》《基于小情境教学的泰伯精神生活化策略研究》《基于物理学习力的激发学习潜能策略的研究》《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探究》《指向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与学习力的促发》《探寻初中体育课上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性研究》《新课程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方法探究》等,保证了研究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

创设情境,建设平台,实现我校在研子项目,均都指向课堂,以课堂作为项目研究与推进的平台,从实实在在的研究层面回答科研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为课堂建构!是为学生发展!

三、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创设了情境,有了项目,搭好平台,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教材建设,二是课程建设,三是课堂建设。

研究教材建设要“依刚扣本”,但又不“唯刚唯本”。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师情、学情,践行“以校择教,以师从教,以生定教”的策略,让教材使用实现最优化。

研究课程建设要“强优补短”,更要“不断创新”。在充分发挥优势课程的基础上,注意短板科目的科研,努力和优秀学校强势科目缩小差距,发挥科研的作用。

研究课堂建设要“强势发展”,实现“优上更优”。充分利用课题研究的契机,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扎根、发展、提升,让课题研究成果反哺课堂,让学校的课堂教学向更高效更高质的目标发展。

1.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为学生强基固本、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培养拥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下一代。教材建设要在教材的育人理念、内容选材、体系编排、呈现方式等各方面下功夫,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教材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好地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以部编版教材为原点,搜集、整理、参考相关文献,深度研读文本,构建与课堂有效高效结合的教材体系。

(1)学科组长要带领学科组全体成员研讨《课程标准》,把握好各学科各学段的“标准”,要加强教材中知识与能力于一体的体系建构。

(2)要研讨落实项目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架构举措。如“小情境”的创设,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创设怎样的“小情境”才能让知识“由繁而简”,易于理解掌握;物理化学科目的知识掌握、理论理解,如何创设“小情境”而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生活应用中变枯燥为有趣;历地科目的学习,如何创设目标简单的“小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探寻知识,并在探寻中形成能力。这些要求项目组成员加强“活学”教材研究,更要“活用”教材研究,加强教材的理论建构为实践落实,做好全方位的準备研究。

(3)教材建构要充分考虑学情。不同学校的学情是不一样的,由于“拔尖”的原因,各学科的优秀生源较少,那就要求教材建构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双基,做到“低起点,小坡度,缓发展”,保证教材的建构是基于学情基础上的建构,更要保证项目建设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到位。

(4)要建立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体系。教材建设要有纲,还要有线,达成纲举目张之效。如学校的“劳动课程”项目建设已经初具特色,我们可以在劳动课程中寻找适合的点,让各学科在项目建设上找到支点、搭建好平台。如物理化学的“生活化”小情境的创设,英语“口语化”的小情境创设,历史地理教学与地方“伯渎文化”的结合等,这样让项目建设有根可扎,有的放矢。

2.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设计,二是实施过程。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设置什么课程、课程如何排序、课程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二是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主要是解决怎样教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我们要在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项目推进过程,要求各学科能形成我校“课题进课堂”项目特色,形成适合我校的各学科研究、推进、发展的学科课程体系。

(1)充分发挥省规划课题的作用,抓好抓实各个子项目的建设,特别是语文学科的《基于小情境的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和数学学科的《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教材“点线面”解读研究》两个课题,切实保证这两个省规划课题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科学建构,形成区域性初中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新样态。

(2)做好无锡市重点课题《指向初中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信诚”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形成学科特色鲜明的项目工程,能充分彰显学科课堂教学特性,而且将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信诚”教育,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合理、科学、卓有成效地开发好这些课程,建设好这些课程,真正实现课题为课堂服务,课程为项目服务的愿景。

(3)科学利用好课题研究成果,促进项目建设。特别是要让“小情境”教学理念践行到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课题成果”服务课堂的作用,真正实现课题项目是为课堂服务的追求。

(4)加强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如语文学科的“五步生本“式教学模式,独立自学——合作共享——创新展示——点评补充——检测完善”。

(5)规划并建设好“课题研究与我校的小组合作”有机融合学习的课程。课程建设是保障项目建设的最好平台,只有保证课程建设科学合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3.课堂建设。探寻高效有效的学科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教学评”立体化的评价体系,保证项目研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瞿书娟老师课题成果“小情境”理念引入作文教学课堂,在区语文基地校梅里中学开设的作文示范课获得了一致好评。

该项目研究的中心成员曾艳雄老师所执教的《狼三则群文阅读》,以“三则故事‘异在何处”为突破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随文写作环节更是实现了文言文教学“文”“言”并重、读写结合的目标。曾老师从《狼》(其二)这一篇文本特质中汲取思维的养分,延伸到《狼》剩余两篇文章的学习中,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狼三则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打开了语文学习的孤岛,打通了文章之间的界限,建立了文本之间的联系,构建了阅读学习的情境。

走“科研兴校”之路,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专家型教师,他们都富有开拓进取精神,有丰富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科研举措桥梁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