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统编教材 落实语文要素

2021-09-03 15:45刘瑶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统编教材语文教学

刘瑶

摘要: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创新之处,是有别于其它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它是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解决了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但如何精准解读语文要素,准确把握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习得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真正获得语言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教学;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不是一个具体目标的呈现,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学生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应该培养的语文能力、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分解细化。[1]2019年秋季统编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一线教师对该教材的使用时间较短,大部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然要先将教材读懂,明白编者的意图,弄清楚到底什么是语文要素,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放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将语文要素真正落到实处。

一、精心钻研教材,把握语文要素

(一)把握语文要素的整合性

统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以单元为基本,贯穿于单元的始末,不仅隐藏在单元导读页、课后习题里,还蕴藏在略读课文导读、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当中,语文要素不再是模糊不清的,而是分解在了各个单元的各项栏目中,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有力抓手,语文教师也不用再“随着感觉走”,也不用再做一把抓的“无头的苍蝇”了。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充分把握这种编排的内在方式,树立整体意识,在整体联动过程中逐步推进,避免对语文要素零敲碎打。[2]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一单元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分别编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和习作“我想对您说”,我们在教学一单元时,要整体推进,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去引导学生体会每篇课文中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将这一语文要素贯穿在整个单元教学中。

(二)把握语文要素的内在联系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地修改,每个单元都设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打破了语文训练点零散的编排方式,将语文要素以单元为统筹,将相似的语文要素、知识点联结起来,具有单元整合、前后联系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做到高屋建瓴,把握好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将语文要素割裂开来,应该在交融整合中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感悟能力、思维品质、以及语用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细化语文要素,明确教学目标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经指出:要让课程教学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重要知识点清晰,按照课程目标要细化哪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中。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去细化语言要素,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去达到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基于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的选编都是围绕本单元的某个语文要素安排的,同时将这些语文要素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分别体现在单元导语、课文的课后练习题、语文园地中,这样更有助于教师从多个维度、多层次引导学生对阅读进行训练,从而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但是,语文要素确定之后,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要考察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学生学习领域的“已知”和“未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去突破重、难点,最终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二)依托课后练习,设定教学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课题习题,除了紧扣学情和文本自身内容之外,更集中地对应着单元语文要素,是教学就“这一篇”落实语文要素的指南[3]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围绕课后习题所隐含的语文要素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在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落花生》这课时,我紧紧围绕课后习题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然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同学们交流得非常认真,展示交流时都各抒己见,明白了花生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特点。我顺势追问:为什么作者通篇要写落花生?引发学生思考,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作者是想借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我们也要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朴实无华、对别人有用的人。借助课后习题,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也明白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三、实践语文要素,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學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且统编教材中选取的兼是文质优美的文章,篇篇皆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之作,里面优美的句子、段落均可供学生背诵或是仿写,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语文要素,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训练。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课时,学生在学完课文,还沉浸在文中作者“鼻子一酸”的情感中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试着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等他们写完,我将部分同学的作品投影在屏幕上进行一一点评,学生基本都能将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写具体,表达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语言运用,不仅使学生更能体会到课文细节中所蕴含的感情,还能学以致用,将自己的感受写具体,真正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另外,语文教材中的小练笔、词句段运用、初试身手等模块都能成为学生语言训练的基地,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语文要素,提供训练点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课堂上要做到“知识传授”变“实践提升”,实现品质课堂。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聚焦语文要素,明确教学目标,才能使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明娟.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J].素质教育,2020(12):242

[2]郭洁.用好语文要素,发挥教材价值[J].阅读2021(4):13

[3]许勤.部编版语文要素落实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J].新教育科研,2021(02):68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统编教材语文教学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