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

2021-09-03 21:23王建芳张良聿覃露梅莉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王建芳 张良聿 覃露 梅莉芳

摘 要:通过对近几年多次发生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总结,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问题,包括危化品管理不当、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1;Q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156-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大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建设。然而,很多地方院校因经费和人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成为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很多高校为了满足逐渐增设的实验课程,增建很多实验室,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这种滞后不仅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制约了实验室的有效使用,同时也给很多高校带来了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上的安全隐患。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上强调,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10月19日上午9点,教育部科技司又召开了2020年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启动暨培训视频会议,再一次表明了国家对高校实验安全管理的重视。可见,实验室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只是高校应该重视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全世界都在重视、关注和担忧的问题。

一、由实验室安全问题引发的事件回顾

近几年,世界各地频发的各种病毒、细菌性传染疾病,以及实验室爆炸事件,绝大部分都是跟实验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违规操作和实验室管理不当有关。1978年发生在英国的由于保存不当引起的天花病毒感染事件[1];近年发生在美国疾控中心下属高级实验室因实验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被感染汉坦病毒的实验鼠咬伤事件[2];2004年发生在俄罗斯国家病毒实验室的埃博拉病毒针头刺伤事件[2,3,4];2003年分别发生在和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的SARS病毒交叉感染和泄露事件[4,5,6];以及2011年发生在东北农业大学和刚刚过去的2019年年底发生在中国科学院甘肃动物所的布鲁氏菌感染事件等[4]。这些病毒、细菌感染或者泄露事件不仅给实验人员造成了生命威胁,甚至还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和恐慌事件。除此之外,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实验室爆炸[7,8],2017年复旦大学实验西楼某实验室爆炸[9],以及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等等[10],无不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敲响了警钟。

二、高校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危化品管理不当

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2011年和2013年又分别对此条例进行了修订[11]。条例的第三条内容里对危化品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所有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或者助燃等性质的对人体、设施和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12]。2009年6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并由此通则代替《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该通则按照GHS要求将化学品危险性进行了分类,即理化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 [13][14]。2020年10月19日上午由教育部科技司召开的2020年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启动暨培训直播视频会议上,危化品的管理被列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危化品的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运输、经营、储存、使用和废弃等[15],而与高校实验室相关的环节主要是储存、使用和废弃。

1.危化品的储存

很多高校实验室危化品的储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实验室发生的爆炸事件多是由于危化品的储存不当引起的。危化品的储存不当主要表现在没有对危化品和常规化学药品进行分区储存,没有设置危化品专用储存室或者专用储存柜,以致很多危化品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和规定。不仅如此,不同种类的危化品还需要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进行分类储存。如易燃、易爆、易自燃、自热等危化品,需要在他们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易挥发出有毒气体、有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或者皮肤有刺激的气体等危化品需要在通风条件良好,有通风橱的储存室保存;其他有腐蚀性、氧化性、放射性等性质的危化品,都需要根据他们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储存。

2.危化品的使用

高校实验室使用危险化学药品很频繁,量也较大,在危化品的使用方面务必要严格规范,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使用、接触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或者需要通过危化品管理和使用合格考试后持证上岗。其次,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员必须专业化和专职化。虽然现在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实验教师岗和实验管理员岗,但都没有真正的将专业化和专职化进行落实。另外,很多新任教师教學经验不足,缺乏责任心。这些都可能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每年发生在高校因硫酸使用不当的学生烧伤事故,因强酸强碱使用不当引起的灼烧学生皮肤事故。

3.危化品的废弃物处理

危化品的废弃物处理几乎是高校最容易忽视的问题。高校实验室废弃物主要是废液和废渣,实验室废液和废渣需要分类处理,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里,而应该有专门的废液缸或者废液桶储存,并且及时联系废液处理公司运走和进行处理。至于废渣,是不能和普通垃圾一起投入垃圾桶里,而应该单独收集,同样也要联系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集中处理,而且在收集固体废弃物时,不仅仅需要单独收集,还需要分类收集。目前国家在家庭垃圾处理上也提倡分类处理,那么对于实验室的危化品废弃物处理更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收集和进行规范化处理。

(二)不注重基础实验教学,实验操作不规范

近几年实验室发生的很多病毒感染事件,病毒泄露事件等,几乎无一例外不是因为实验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现在很多高校在本科实验教学项目设计上不注重基础操作,实验课时虽然比较多,但开设的实验项目与基础实验教学相关的却很少,很多学生到了毕业都不会使用移液管,甚至连洗耳球的名称都不知道。到毕业时,不会使用高压锅,不会制作培养基,甚至连配制溶液,稀释溶液都不会,究其原因还是很多老师不注重基础实验教学,过于注重科研实验,忽视基础实验的缘故。

(三)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和安全意识薄弱

我国高校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和管理上十分薄弱,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设备老化、设施陈旧、常年缺失维修。实验室用电用火频繁,如果设备老化、设施陈旧,常年失修很容易导致火灾,或者电路故障等引起的火灾。另外,实验设备使用方面应该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的实验设备使用记录不全,甚至根本就没有使用记录,即使有也形同虚设,没有人对使用记录进行核对和关注。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仅仅是要求实验员应该怎么做,还应该建立领导责任制,实验教师责任制和学生责任制。实验教师和学生责任制中,其中首要的就是准入制度。实验室安全不仅仅是进入实验室后的安全,还应该有进入实验室前的安全准备制度。教师方面,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有资格证者才能进入。学生方面,没有填写预习报告,没有身穿实验服,不遵从老师教导的学生也是应该进行批评教育后,达到要求才能准入的。

(3)安全意识淡薄。虽然很多高校的实验室墙上贴满了实验室管理制度,但实际上这些制度都是零散的,不完善的,而且很多的制度并没有落实到位。无论是从老师方面,还是从学生方面,都应加强安全教育,多组织师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反思活动等。

(4)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家一再呼吁强调要重视实践和实验教学,很多高校的所谓重视就是增加几个实验课学时,多开设一门实验课,增加几个实验或实践课程学分,并没有真正的注重操作,规范操作,注重基础实验、着重基础实验上下功夫,一味追求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和实验次数。另外,从学校层面到学院层面,很多实验教师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和学院层面缺失监管和监督,实验教师缺失责任心。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体系完整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制度是保证一切事情顺利完成的保障,实验室安全制度不仅仅制定在实验室内,实验室外也同样要求有制度保障,比如学校的主管部门的监管制度、考核制度、评议制度、责任制度以及奖励制度,还要制定相关领导的责任制度。一个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绝不仅仅只是实验教师和学生的责任,要形成学校、二级学院领导、实验中心领导、实验工作人员和教师,以及学生的分级管理体系,做到每一级责任到人。

(二)推动实验室检查和安全评估常态化

当然很多高校在上级的指示下,或者某个特定时期会组织一两次实验检查,但是这种检查往往都会事先通知,事先准备,过程流于形式,结果也不会公示或者公布,这样的检查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几乎没有什么很大的效果。要想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实验室检查和安全评估必须常态化,并且一定要逐级检查,逐级评估,得出结果,并进行公示,甚至奖惩。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社会的支持

随着实验室安全问题引发很多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恐慌问题,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学校的问题了,而是全社会、全民,甚至全世界的安全问题了,所以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需要扩展到全民,学生或者社会人士如果有发现某高校存在实验室安全和危害问题时,应该激励他们进行投诉和举报。

四、结语

安全问题无小事,祸患常积于微小,在人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面前,责任重于泰山。教师本身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在教会学生懂得责任之前,我们每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实验教师更是如此。加强实验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专业化程度是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绝不是仅仅针对理论课程,而是要囊括实验课程,并且实验课程尤为紧迫和重要。

项目基金:1.基金来源;重庆三峡学院;2.项目名称;重庆三峡学院2020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目编号;JGYB2002)

参考文献:

[1]邝丽诗,马伯英.天花病毒实验室保存失误事件回顾和泛思[J]中华医史杂志,2013,43(4):211-213

[2]章欣,刁天喜,王敏.美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及其应对措施[J]人民军医,2016,59(6):555-557

[3]许钟麟,王清勤.生物安全实验室与生物安全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陈永杰.生物实验中意外事故成因与预防对策——由“东北农业大学师生感染布鲁氏菌”事件引发的思考[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000(003):68-70

[5]马春艳,耿志宏,刘伟.浅谈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有效控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6,(4):37-40

[6]赵小剑,朱晓超.SARS病毒泄漏调查[J]财经,2004,(10):24-26

[7]李志业.从清华大学实验室爆炸事件对安全实验引发的思考[J]科研,2016,(7):208

[8]周菲,彭军,刘春等.高校实验室废弃化学药品分类及处理处置方法[J]实验室科学,2019,22(1):214-217

[9]復旦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1人受伤[J]化工安全与环境,2017(13):24-24

[10]李祁.三名高材生之死——北京交通大学“12·26”较大爆炸事故值得反思[J]广东安全生产,2019(3):58-59

[11]梅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和国家、行业标准介绍[J]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04(5):42-61,66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13]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S]

[14]李政禹.GHS化学品危险性分类及其公示要素(上)[J]化工环保,2008,28(3):189-195

[15]景健.高校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初探[J]科技视界,2013,000(034):186-186,82

猜你喜欢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学生认知情况的现况分析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