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楠
摘 要:如何有效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文章结合六年级的教学实例,从打造活力课堂的角度,论述了在科学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从科学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丰富教学方法的研讨、灵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效实践运用的拓展四个层面,探讨了其对于活力课堂建构、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活力课堂; 目标; 方法; 活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029-002
小学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来引领学生成长。为了有效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应从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入手,来研讨、实践能凸显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活力课堂模式,彰显学生的个性、天性,在充满民主、激情的学习氛围中展现自我、发展自我。
下面,笔者以小学六年级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实践科学活力课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个人思考。
一、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宗旨。围绕此目标,首先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启迪、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讨、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从中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兴致和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从中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进而益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学习《一天的垃圾》时,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常用的处理垃圾方法有哪些、以及如何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在教学伊始,展示生活中的有关垃圾的图片资料:旅游景点的垃圾满地;道路两侧的垃圾横飞;小区内的乱扔生活垃圾等,启迪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如何?同时进行探讨: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危害?然后让学生进行统计汇报自己家庭一天产生多少垃圾。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探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对同学家庭每天产生垃圾量汇总而成的大表格,进行班级学生家庭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类型、数量,这样让学生形成班级、学校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概念,再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探讨:各种垃圾的来源?这么多垃圾丢弃后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应该怎样处理各种垃圾?从中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互动性原则
为了将小学科学打造成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的课程,在开展教学时,应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个体的认知,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以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依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关注其学习动态,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凸显其学习的主体性。
例如在学生学习、掌握了有关垃圾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垃圾问题的源头,增强对新知——“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的学习兴致,在学习之初,展示一份送给学生的包装精美的大礼物。学生好奇心很强,争着到前面去拆开礼物,想一探究竟。在学生的注视下,一位学生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将包装纸拆除,最后将礼物取出,是一张贺卡。多数学生发出包装过厚的感叹,此时适时引入主题:我们要解决垃圾问题,应首先从源头入手。在探索“减少丢弃”学习环节时,教师出示一盒粉筆和一盒月饼盒,让学生思考、探讨:比较这两种包装,看看他们有哪些不同?学生纷纷动起来,他们和同桌或前后位的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他们思维活跃,从包装的作用、方法、材质等角度阐述,最后认为月饼盒的包装既浪费了材料,也制造了垃圾。
3.生活性原则
了解科学的日常生活,以生活中的科学作为学生的思维起点,是我们开展小学科学教学遵循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去有针对性的认识自己及生活实际,体会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中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科学素养。
以《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为例,考虑到水资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伊始,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致,进行现场模拟活动:即遇到突然停水情形,我们会怎样?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从语言表达和情绪演变两个角度进行演绎,从中感受水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思维创造力和表现力得以展示。自然引出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每人、每个家庭一天需要用多少水?在学生做了测算与统计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展示与交流,让小组内统计数量最多的学生和最少的学生发言,介绍他们测算用水量采取的方法及结果数字,让学生进行点评。他们的测算方法哪个更科学、准确?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个人及家庭的用水量差异会如此大?原因有哪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记录的角度、卫生习惯角度、用水习惯等角度进行分析,从中提升了学生的搜集、查找、整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二、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科学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是:依据教材及学生的个体认知,从多个层面来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即根据每一章节的教学实际,在分析学情及教材的基础上,从科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预设三个层面,来有侧重的设置教学目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在过程与方法的设置方面,侧重于围绕知识重点、难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开拓创新为核心,来有效的打造活力课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一天的生活用水》时,拟定重点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难点知识为“如何引导学生能比较科学、准确的测算、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考虑到学生虽然熟悉“节约用水”倡导,但是学生没有真正的节约用水的概念,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希望能通过本章节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切实将节约用水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知科学概念:即平时人们需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紧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查找、搜集、整理多种资料,来对个体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从中来培养、增强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从中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科学态度目标。同时,让学生学会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技能,并在实践中落实,从中完成学生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二)研讨丰富的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开展科学教学时,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时常研讨、实践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乐于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如小组讨论法、信息搜集整理法、实验探究法、实践研习法、模拟创造法等,都是我们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采取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实验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如学习《一天的生活用水》时,在明确展示了学习目标后,为了有效的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从而自觉的投入到节约用水的生活实践中。首先以模拟探究的方法来有效引入新知,对于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即“我一天用了多少水”,是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整理法来呈现。学生的学习兴致浓厚,学习主动性很强。在学习第二部分“用水量的比较”时,联系学生生活实践,以“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进行。即通过教师准备的脸盆、烧杯、洗手液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体验探究:两位学生分别用流水洗手和用脸盆盛水洗手,进行用水量的对比;用流水和用盆盛水洗杯子。组织学生对于这两个实验对比,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通过实验对比,介绍了自己的感慨,即我们应该养成科学、合理的用水习惯,这样能够节约水资源。通过此实验,进行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开展小组探讨方法,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妙招帮助我们节约水资源?学生积极的献计献策,并制定自己的节约用水计划,表示会以实际行动来落实计划。
(三)丰富灵动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活泼爱动、思维灵活。在开展科学教学时,为了有效彰显小学生的天性,让课堂充满活力,遵从学生的认知,以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充实课堂。如现场考察活动、实验活动、专题研究活动、科学制作活动、科学游戏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等。让学生在教室中、在自然中积极的乐于展示自我、善于展示自我,对科学学习充满兴致,在科学学习中找到自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潜力,在充满民主、活力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提升其科学素养。
以《污水和污水处理》教学为例,本章节需要引导学生探索水污染的成因;了解处理水污染的方法;感受净水的来之不易。考虑六年级的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所以需要开展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来从中提升学生的认识。在教学之前,准备了清水、烧杯、塑料水槽、脏抹布、脏拖把、水瓶、粗吸管、干净抹布等材料。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指导学生在干净的水中洗抹布和拖把,让学生切实感受水质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干净的水,为何会变成污水?有哪些物质进入水中?学生体验了水被污染的过程,积极探讨:水的污染源有哪些?这些污水,最终流向了哪儿?学生开展小组探讨活动,展示自我的认知。他们从农业的农药、肥料角度;工业的废水角度;家庭的污染;动物的角度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启迪学生进一步探讨:现在这个污水,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将污水进行处理?学生开展探讨、实验。通过开展沉淀和过滤的实验活动,进行有序的分工、记录、汇报,让学生重点探讨其处理污水的程序,增强了学生的保护水资源意识和责任感。
(四)拓展实效的实践运用
培养学生能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认识自己及世界的能力,是我们小学科学课程需要达到的要求。围绕此目标,在开展科学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让学生通过积极的观察、记录、体验等方式,开展多种有效的实践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其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激发其学习的意识及潜能,积极地开拓创新,发挥其创造性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完《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时,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情,养成废旧物利用的良好习惯。所以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让学联系理论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践行减少垃圾和废旧利用的理论。从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让每位学生给每一天的生活做一个简单的记录,周末进行汇总、点评。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从来学校自己带水杯,以减少买瓶装饮料;尽量不去使用一次性的用品,如手套、口罩、塑料杯、筷子等;在打印纸张时,用双面进行打印,来减少纸张的浪费等入手,减少垃圾来源。同时积极研讨、实践废旧物的有效利用。如有些学生将其他学生丢弃的饮料瓶,将瓶口进行剪裁,装些水在里面,然后插些吊兰放里面,作为班级的绿化点缀,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有效实践了废旧利用理念;还有些同学将小区内丢弃的鲜花拿来,进行风干,然后装在废弃的玻璃瓶内,外面用彩纸简单包装,又成为班级内的靓丽风景线……这些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提升了其科学素养。
全面提升每一位學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指导理念。围绕此宗旨,需要我们积极研讨、实践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彰显科学课堂教学的活力,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思考、探究。让他们切实动起来,凸显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发挥其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更益于其终身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林林.关于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1(12):26-27
[2]黄仁忠.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理念与实践方法初探[J]天津教育,2021(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