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当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导学案教学模式便是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按照学案上的要求和思路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初中生物;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4-0171-02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Guided Study Pla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No. 35 Middle School,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CHEN Yan
【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the guided-learning plan teaching model i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odel that conforms to the trend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guided learning plan teaching mode emphasizes that students actively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and ideas of the learning plan to complete the learning task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develop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learning biological knowledge.
【Keywords】Teaching mode of guided learning pla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Biology teaching
一、當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去展开相关的理论教育,更要教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当下的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引导学生及时地改正与发展。但是纵观当下的教学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如今的教学中,教师大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生物时的主体地位,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思维,同样也使教师也忽视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中无法促进生物课堂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同时在当下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班级内部的学生众多,教师无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单独教学以及特定教学方式的开展。加之学生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较深,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实践能力的开展,因而在当下的教学中无法有序开展以人文本、立德树人的活动。
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导学案教学模式以教学媒介和内容载体,将任课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详细解读与学生的自主思考进行有效的融会贯通,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全面化培育。导学案教学课堂模式的开展目的,除了有效地进行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以外,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状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辅导地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提升了生物教师教学的成效。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一)在课前运用导学案,让学生提前了解重难点
首先,教师要根据下生物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制作导学案,表明下节课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而且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难题让学生进行课下思考。教师还可以在导学案上提供一些课外的生物知识,以此来扩展学生生物的知识面。导学案制作之后,教师可以在课下提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通过在课下完成导学案上面的内容,来清晰地了解到下节生物课所要讲的内容和知识的重难点。同样学生也可以在私下对导学案的难点进行谈论探究,通过沟通合作能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难题,这时教师就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述学生没有解决的难点,对于学生已经明白和解决的问题,侧重点讲述便可。
例如在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时,教师可以提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完成导学案上面的内容,来提前预习下节生物课所讲授的内容,提前了解到单细胞、多细胞这些在初中之前没有接触到的名词,让学生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不会一头雾水。同样学生可以在课下自行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进而减少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听课压力。其次对于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比如病毒为什么没有细胞结构,学生可以在课下以一起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自己对待问题的看法,进而加深对这一问题印象,如果还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便可以在课堂上倾听教师的讲解,已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提前预习,很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到细胞的基本划分层次,降低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学习难度。
(二)在课堂对导学案进行运用,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生物教学
初中阶段生物知识需要教师紧扣教材内容,生物教材中任何一个章节的知识点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管理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需要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对于难度较低的知识教师简单讲解或者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自主学习即可。导学案教学模式便是通过对问题的层次划分,由易到难的层层引导,让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减少了教师不必要的讲述时间。导学案的中间部分内容一般较为困难,但是由于前面一些生物知识的铺垫,学生对于这些困难的问题有了初步的出发点和思考点,就算不能把问题有效地解决,也能有大概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学习血液循环系统这一章节时,由于流经心房的动脉较多,教师要根据班级内部学生对导学案完成的具体特点做出适当的学习规划,更好地引导班级内部的学生把握相关的生物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导学案进行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突出知识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导学案上面相关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及时根据教材的内容作出适当的扩展,以便能及时对学生加以知识点上的引导。在课堂上导学案的有效利用能高效率的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了学生在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难度,能帮助学生条理清晰的判断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特点。
(三)在课下完成导学案的课后习题,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德國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遗忘总是呈现一种先快后慢的情形,为此适当的课后练习是避免学生遗忘所学知识的有效措施。而导学案便是由预习、讲解和复习三部分组成,导学案上面的课后习题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知识加以练习,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会的相关的生物知识,也能发现在课堂中未掌握牢固的生物知识,并且通过课后习题练习也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灵活运用,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了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
(四)装订成册的多个导学案,对学生的复习发挥巨大作用
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新旧知识学习的积累,学生在考试之前很难对知识做到全面复习,不知道考试的重难点,导致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导学案上有着学生本节课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本章节的重点生物知识。其次,导学案上面有着学生的听课记录和答题痕迹,通过对之前导学案的浏览和复习,能让学生了解到在学习某一个生物知识章节时自身所面临的难点。同样导学案上面有着学生的错题,学生通过再次练习生物错题巩固生物知识,对生物考试的题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复习一个个的导学案,能很好地让学生明确生物知识的重点内容,减少不必要时间的浪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结语
生物知识的学习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较为困难,需要学生有高度的理解力与解释力才能更好地消化与把握生物知识。教师要利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物的学习中认清自己,从而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容易、有趣,并且能及时地复习所学知识,防止所学知识的遗忘。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学案教学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必卿.学案导学案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
[2]张彦玲.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J].科教导刊,2017(09).
[3]马文净.初中生物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岩 (1984.10-),女,汉族,甘肃定西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生物 。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