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佳越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合肥 2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了党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与新观点,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高校档案部门作为高校的文化管理重地,保管着珍贵的校史档案资源,而校史档案承载着一所高校的历史文化,孕育着未来发展的精神文明,是一所高校不可多得的思政教育资源。在新形式下,高校档案部门应肩负起时代使命,主动出击,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高校育人工作当中去,实现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知识管理、文化育人方向的转型,积极创新档案育人路径,发挥校史档案得天独厚的文化育人作用,牢牢把握住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机遇。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检索平台,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由于与 “高校校史档案”高度相关的关键词还包含“高校校史资源”、“高校校史文化”等,故将检索关键词设置为“高校校史”并含“教育”,以提高文献查全率,并将年限设置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对知网收录近十年的文献进行跨库检索,经过筛选后得到有效文献158篇,其中学术期刊126篇,学位论文7篇,会议论文3篇,报刊2篇。其中2019年与2020年是相关成果发表的高峰期,发文量为53篇,占近十年的33%,文献主题集中于“校史文化”、“校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几个方面。张静[1]等人论述了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基于校史文化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构建“校史—思政”文化品牌、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以及开展校史文化主体党团实践活动等。邱艳[2]等人阐述了高校校史资源的内涵及载体形式,认为高校校史资源在主体、功能、目标等方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内在的统合性,论述了高校校史资源的文化育人功能,从教育机制、教育内容与教育载体三方面提出育人功能的实施途径。刘圣兰[3]等人论述了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困境及消解路径,认为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有融入观念偏差、校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融入制度不健全、融入主体自身局限等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解决路径。刘欣荣[4]认为校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校史文化融入思政大班教学的原则,提出推进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主课堂、构建网络课堂、延伸思政教育教学、打造校史文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活跃第二课堂等融入路径。可见,学界在近两年对高校校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高校校史档案教育与 “三全育人”改革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并未出现,在新形势下,“三全育人”改革契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赋予高校档案工作新的语境。
“三全育人”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与新观点可以概括为“九个坚持”,其中之一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求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与重心,作为检验教育教学成果的根本标准。这一“坚持”的关键是要做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全员、全过程与全方位,拓宽了传统教育的边界,对高校文化育人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给予高校校史档案教育新的理论指导。
全员育人推动着高校档案工作者角色的多元转变。随着高校档案管理由传统的资源整理向知识管理转变,高校校史档案中所包含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一直以来,高校全员育人中的“全”存在着角色缺位,在此背景下,高校档案部门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文化育人的重任,档案工作者也需主动适应工作角色的多元化转变,由从前单一的档案管理员身份向知识管理者、教育工作者转变,努力提升高校档案部门在高校文化教育体系中的存在感与话语权。
全过程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直至终身。全过程育人的重点在于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与持续性开展,任何一个环节脱钩都会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步伐。大多数高校对于档案文化的宣传与校史校情的教育未能形成合理的体系,呈现碎片化、阶段性教育的特点。全过程育人则赋予了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化、长期性的育人理念,促进高校育人环节的有效衔接,要求校史校情教育思政化、课程化、体系化,形成全领域、长时段、持续性的育人机制。
全方位育人侧重教育空间上的拓展,强调育人方法的运用。校史档案教育亟待拓宽育人渠道,高校需创新多元化的育人载体,积极融合“大思政”教育观,将高校校史档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建立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多维度、全覆盖的育人体系,以领域间的互动融通、方式方法上的取长补短来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空间上的有机联动,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传统的高校档案工作主要是收集整理各类具有保存价值的文档,在提供利用与对外服务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校史档案更是以“存史”功能而存在,其“资政、育人”的作用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档案部门也因此长期处于被动辅助管理的地位。“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体现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拓宽了高校校史档案的功能,赋予了高校档案部门新视野,使校史档案教育有了新语境。
高校校史是对一所院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校史档案不仅仅是一种史料,更是大学教学传统与文化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校史档案孕育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与建设素材的源泉,也是高校文化品牌的综合稳定载体。利用校史档案打造校园文化,营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与解读母校校史,以此引导大学生不断传承、弘扬母校的精神文化。例如,浙江大学围绕学校的西迁文化,建设主题文化园,设计了抢运校产、费巩明灯、百鸟归巢等雕塑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并以西迁办学校史为载体,在全国巡演原创话剧《求实魂》,向一届届新生传递着校训精神的深刻内涵[5]。
习近平曾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代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师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关系着国家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发展历经沧桑,在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学子的同时,见证了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中致力于科研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先进事迹。例如,清华大学档案中记录着钱学森公费赴美留学的曲折历程以及钱三强回国任教,投身中国原子能事业的经过,体现出两弹一星元勋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利用高校校史档案中杰出校友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的榜样力量,向大学生诠释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晚清、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频繁的战乱与政权的更替中逐渐兴起,其现代化进程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国高等教育能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国家的大力支持,高校与国家早已是命运共同体。高校的发展历程从不同的侧面体现着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也在长久的历史积淀过程中孕育出优秀的精神文化。1919年的五四运动便是由北京大学发起,联合包括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政法专门学校、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等众多北京地区的高校学生,进行的一场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展现出先辈们忧国忧民、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精神,五四精神也从此融入了北京大学的文化之中,成为这所百年学府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高校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办学史,更是一部奋斗史与爱国史,弘扬校史文化,带领学生回顾国家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对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校史档案记载着学校从最初的创办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全过程,真实、客观地向人们展现了一所学校的历史原貌,大多高校的成长都伴随着战争的侵扰与时代的变迁,一所高校能够在动乱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离不开先贤们锲而不舍、不畏牺牲、艰苦业校的时代精神。安徽大学自1928年建校至今已近百年,1921年筹建之初由于经济萧条、财政拮据而历经波折,革命先烈蔡晓舟先生曾刀断中指,以血书立誓筹建安徽大学,前往各地游说,向皖籍专家、学者筹措经费,被任命为安徽大学筹备主委,北伐战争的风波也未能终止筹建安大的步伐,刘文典、吴承宗、韩安等先辈们前赴后继,先后历经七年终将省立安徽大学创办成功。这种由先辈们传达出的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在逆境中拼搏奋进,引导他们形成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人生态度。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的“三全育人”一方面关注高校学生德性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形成,契合高校校史文化的内在精神与校园文化底蕴,顺应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进程,进而明确了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三全育人”注重打造多领域、跨时空、全要素的教育教学体系,强调多维并进与资源的整合共享,赋予了高校文化教育新的生命力。通过贯彻这一理念的来实现高校校史档案育人功能,要求校史档案教育对内调动各级各类育人力量,对外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在时间上向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在空间上向家庭、社会延伸,努力突破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依托于固定学院、固定教师的固化育人模式,开辟一条跨学科跨院系的有机联动性人才培养路径[6]。
图1 “全员育人”视域下校内、外联动育人体系图
高校校史档案全员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进行校内、外的资源整合,对内,促进高校校史档案教育主体多元化,积极开展校史档案研究合作与校史宣传工作;对外引入社会资源,充实校史档案教育内容,形成多元主体合作、校内校外联动的育人体系。
首先,高校对内应鼓励校内各院系、各部门间的育人合作,重视校史档案专业研究团队建设。大学校史档案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数量直接影响其思政教育功能的实现。校史档案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研究团队不仅需要档案学者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历史学者、文学者、思政教育者的智慧与力量,以促进校史研究的专项化与课题化,并有针对性地编辑出版高校校史档案丛书,用于科普、教学与科研工作。例如,广州大学在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支持下设立校史研究室,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广州大学档案与历史丛书》的编研工作,于2018年、2019年陆续出版《纪念广州大学建校九十周年文集》《博学笃行九十载广州大学图史》《广州大学校史读本》《陈炳权回忆录:大学教育五十年》等系列校史档案研究成果[7]。高校通过内部科研力量的整合,可确保校史档案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使校史档案研究跨上新台阶,以优质的成果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
其次,高校对外可以引进社会资源,积极邀请知名校友来校开展校史文化讲座或者进行口述访谈活动,合作编撰大学回忆录等,形成校内校外全员育人的联动机制。例如,西北大学以校史人物为主体,组织撰写了《紫藤园夜话》《学府流年》等叙事史以及《西北大学学人谱》《西北大学英才谱》,收录办学史上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并与凤凰卫视联合制作专题片《西序春秋 弦歌百年》,以人物口述校史故事全方位展现高校精神文化[8]。知名校友是一所高校尤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在校大学生标杆、榜样化的存在,此类研究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丰富高校校史档案的内容,对于学生更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契合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最后,针对校史档案宣传问题,高校可将学生团体纳入全员育人体系,扩大校史影响力,提升高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员对校史档案的认知度。高校可建立学生社团、校史文化宣讲服务中心等校园公益性组织,吸纳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级各类人群,专门筹备各类文化活动,例如:校史档案讲座、校史知识竞赛、校史实物档案展览等。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构建校园文化,寓教于乐,使校史校情深入人心。
全过程育人强调校史档案教育在周期上的前展后拓和校史课程的全面覆盖。
首先,将校史校情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教育全过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校史教育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层面,往往以简单的校史展览、短暂的校史讲座形式开展,大学生从入学直到毕业,对母校的校史依然知之甚少,校史档案的思政教育作用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高校校史档案的育人周期应向前拓展至入学教育,设置高校入学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涯伊始便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时代责任感;向后延伸至毕业走向社会,开展毕业校友交流会、校友讲座等,通过校园与社会的有效衔接不断巩固、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直至影响终身。例如,电子科技大学主要面对新生群体,于2019年开设“校史新讲”项目,由学生讲解团队从新一代视角出发,带领新生回顾成电建校历程[9];西北大学以校庆为契机,全面回顾总结办学历史,邀请经历了校史四个时期的世纪老人王耀东讲述与学校的情缘,以此激发全体成员浓厚的爱校情与传承母校精神的使命感[10]。
其次,系统化设置校史档案教育课程。武汉大学校史研究会曾于2005年做过一次面向全校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2.2%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校史课程,并有80.6%的学生表示愿意选择此类课程,据此,武大于当年2月28日专门开设了“武大校史”公共选修课,成为全国高校首举,反响热烈[11]。由此可见,我国高校从前的校史档案工作早已不能满足师生对于校史文化的需求。高校校史教育工作亟需改变以往碎片化、形式化的固定模式,要在深度发掘校史档案资源育人价值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师生开设通识性校史课程;此外,可根据不同学院的教学特色与办学历史,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群体的需求,开设层次化,有针对性的育人课程。高校还应根据校情开辟“第二课堂”,设立校史档案选修课,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校史必修课,让校史档案教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实现途径。
最后,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覆盖。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兴起,高校开始注重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作用,强调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高校各类专业课、公共课以及选修课等更加泛化的课程当中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校史档案所蕴含的思政资源高度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为课程思政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崭新的路径。例如,同济大学通过课程化建设,推动校史档案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以《形势任务》课为载体,邀请校史专家、资深教授等为学生讲述校史故事,并采用多媒体形式开展《同济大学史》选修课程,以生动的校史教材激发大学生爱国荣校的情感[12]。此外,将校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进行全面覆盖,不仅要覆盖到各个学科,还要涵盖教材选择,备课授课、质量验收等多个环节,以有效实现校史档案的全过程育人,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联动效果。
图2 “全过程育人”视域下校史档案教育系统化设置图
图3 “全方位育人”视域下校史档案育人路径图
全方位育人强调多样化教育载体的利用,注重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校史档案教育想要实现“全方位”育人,首先需转变传统的固化育人理念,积极创新校史教育载、拓宽育人路径。
首先,将校史档案育人由课内向课外拓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千篇一律,校史档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内容多以文本、图片与PPT讲解的形式出现,缺乏创造力与吸引力,大学生容易对本身就较为枯燥的校史档案产生学习上的抵触心理,难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高校应转变工作思路,将校史档案教育由传统的课内教学向课外活动拓展,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学校可以联合社团与档案部门组织开展校史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比赛、举办专题展览、设计制作校史文创产品等,此外可成立校史文化演绎社,组织编排校史舞台剧、制作校史档案短视频等文化作品,以丰富的内容与新颖的形式激发当代大学的对校史学习的热情。
其次,校史档案育人需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校史档案蕴藏丰厚的历史文化,其影响力远不局限于一所校园,还将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整个社会。高校可以积极与省、市级电视台、广播台、期刊杂志、新闻报纸等媒体或相关社会机构合作,借助有影响力的媒体资源以图、文、音、像等作品形式向社会宣传高校校史,展示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例如,云南大学组织校史研究者与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政协联合制作专题电视片《一代宗师熊庆来》[13];四川大学联合《华西都市报》开展校园文化周活动,在《四川大学报》长期开设“人文川大”专栏,并与商务印书馆等合作开展系列活动[14]。
最后,实现校史档案育人由线下转向线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政”走进教育界的视野,腾讯课堂、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的迅速普及,实现了教育教学在空间上的拓展。高校除了开展传统的线下集体性课堂教育模式之外,应积极开设线上课程,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向大众传播校史文化。尤其是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由线下授课转变为线上教学的已成为防控疫情的关键手段。例如,南开大学在今年3月开设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百年南开校史文化》并以直播的方式在网络平台开课,也是首次以一门课程的形式讲述学校历史[15]。高校还应积极构建高校校史档案网站,设立学习专栏,将其与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挂钩,通过学分激励制度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校史,传承优秀文化。此外,可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设置各高校校史馆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公众号,定时更新、推送高质量的校史档案内容,达到处处、时时育人的目的。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景下,“三全育人”改革拓宽了高校校史档案功能,为高校校史档案教育创造了新机遇。目前,学界对高校校史结合思政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与“三全育人”改革相结合的研究并未出现。“全员育人”赋予了高校档案工作者新的“育人”角色,促进校内外联动性育人体系的构建;“全过程育人”促使校史档案融入教学环节,帮助打造系统化的校史档案教育流程;“全方位育人”拓宽了校史档案教育方式,加速校史档案育人路径的创新。本文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研究校史档案教育,旨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高校档案工作提供新语境。文化是民族之魂,未来,校史档案将会是高校品牌建设的核心所在,只有不断地挖掘其内涵,创新发展路径,才能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与高校档案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