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渊 王芳
摘 要班级“群体极化”可能带来系列班级管理问题,具有群体的对抗性、成员的情绪化与非理性、对抗的爆发性与隐蔽性并存等特征。班级群体极化的形成与学生心理特点、班主任权力失范和网络社群影响有着直接联系。防治班级群体极化,应该建立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打造凝心聚力的班集体,创造班级多元化的舆论空间。
关 键 词 班级管理;群体极化;识别;归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12-0066-03
在班级生活中,学生难免会形成各种类型的“小团体”,即所谓“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对于班级管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非正式群体一旦失去引导和控制,群体意见不断得到强化并走向极端,就会出现“群体极化”现象。班级的群体极化可能导致师生对立、群体暴力、校园欺凌等诸多问题,乃至影响整个班级的建设与发展,作为班主任尤须重视和防范。
“群体极化”本是社会心理学概念,最早由詹姆斯·斯通(James Stone)于1961年提出,并由凯斯·桑斯坦(Cass R.Sunstein)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具体界定,意指群体成员最早具有的某种态度倾向,在经过互动、交流、共振后,这种态度倾向得到强化,最后形成了比较极端的态度和观点。[1]这一现象在网络社群中颇为常见,如网络暴力、人肉曝光、饭圈乱象等。在班级管理中,进入青春期尤其是开始寄宿生活的中学生也很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班级的群体极化主要有以下特征和表现,可作为判断识别的依据:
1.形成了具有对抗性的小团体。相较于班级的非正式群体,群体极化会形成组织稳定的小团体,这种小团体高度去个性化,且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性。例如: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对抗,具体表现为师生矛盾或师生冲突;与学校或班级管理规则的对抗,具体表现为刻意违规或屡教不改;与学校其他班级或群体的对抗,具体表现为班级争斗或群体冲突;与班级或宿舍某位同学的对抗,具体表现为校园暴力或校园欺凌等等。
2.群体成员的情绪化与非理性。[2]青春期阶段,学生本身就容易情绪化,而处于群体极化中的成员,既是群体情绪的感染者,也是群体情绪的传播者。群体情绪在相互的刺激和共鸣中不断发酵并走向极端,最终支配整个群体。一旦群体成员进入高度的情绪化与非理性状态,就极易导致群体性的情绪宣泄事件,如争吵谩骂、破坏公物乃至打架斗殴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媒介的影响下,学生群体的极端情绪可能来自内部的群体成员,也可能来自外部的网络社群。
3.对抗的爆发性与隐蔽性并存。有别于社会和网络群体极化表现出的激烈对抗性与高度情绪化,学生的群体极化既可能演变为直接的爆发性冲突,也可能为了规避惩罚而以隐蔽的形式长期存在,典型的如班级中的“孤立”现象和宿舍欺凌中的“冷暴力”问题。这也提醒我们:有时严管和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让问题暂时隐蔽了起来。而走向“地下活动”的群体极化更加不可控,对班级的危害也更大。
如前所述,正处青春期的寄宿中学生更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班级管理的失当。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权力失范是班级群体极化产生的直接和首要因素。具体来说,严苛而缺乏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涣散而缺乏凝聚力的班级精神文化,都会为各种学生小团体的滋生提供温床;而教师不恰当或不公平的管教方式,则容易制造师生矛盾或生生矛盾。当班级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在小团体中发酵并不断强化,从而导致班级群体极化的产生。
2.学生心理的催生。随着独立性的增强,中学生容易对父母和师长产生叛逆心理;自我意识增强,对表达个人观点和表现个人价值有着强烈渴望,但批判性思维还有所欠缺;同时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情绪和行为都容易被煽动和激化,乃至走向盲从和极端。而寄宿生活则为学生小团队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空间,学生不成熟的观点和极端的情绪都更容易在相对封闭的小团体中得到传播和强化。
3.网络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对于学生的群体极化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群体极化最为多发的特殊场域,中学生在微博、饭圈、贴吧等网络社群的影响下,很容易陷入主体性迷失而盲目从众,[3]不但会卷入网络群体极化之中,还大有在班级和学校进行扩散之势。如在“倒牛奶为偶像打投”事件中,就有大量学生粉丝的参与;另一方面,网络交流的即时性和匿名性特点,也为班级小团体的形成和组织、观点传播和情绪传染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班级群体极化的爆发性与隐蔽性并存,一旦脱离掌控,对于班级建设危害极大。因此,应对班级群体极化的首要工作是有效预防,力求将矛盾冲突和极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具体说来,主要可采以下几项措施:
1.从班级管理层面说,班主任应建立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成为班级事务的参与者。例如:在班规制订时,应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的意见,并召开有三方代表参加的“班级议事大会”进行充分讨论,最终形成班级全体成员共同署名认可的《班级公约》;在班委的安排上,不妨摒弃传统的任命制,通过“提名—竞选—投票—就职”的规范流程进行民主选举,固定任期,任期结束进行轮换;此外,还可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喜好创设新的班级职务,以充分体现每一位班级成员的价值。当学生成为班级事务的参议者,就会自觉成为班级制度的维护者;而以制度管理代替人的管理,则可以有效消解班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
2.从学生心理层面看,应当注重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打造凝心聚力的班集体,以此建立集体对学生个体的积极影响,即宜多采用“平行影响教育法”育人等。例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集思广益起班名、做班旗、拟班训,激发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自主策划和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借此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班级的精神文化表现为“班风”,班风积极向上自然会减少偏激思想的形成。当然,加强班级凝聚力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所有非正式群體,而是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让更多的非正式群体自觉遵从集体的规则,甚至可以引导其为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
3.从环境影响层面看,有必要创造多元化的班级舆论空间,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各类信息进行自觉过滤。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沉默的螺旋”和“信息茧房”效应是造成群体极化的重要因素。[4]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给予沉默群体或“劣势意见”一定的表达空间,倡导理性思辨和多元表达就至关重要。[5]班主任不妨利用班会课时间定期开展班级辩论赛,让学生就社会和网络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论辩;辩论赛要制订合理的比赛规则,遵循规范的比赛程序,以免学生仅从天然立场思考问题。这一方法可以让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对话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辨和表达能力。
当然,智者千虑,尚有一失。防范之余,班主任如果正面遭遇班级群体极化事件,在处理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冷处理”原则:当群体极化处于“爆发”状态时,学生情绪、观点甚至行为都走向了极端。这种情况下,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學生的疏导与安抚工作以尽快稳定局面,而不必急于处理学生或解决问题,更不可激化矛盾导致局面失控,对于相关学生可以冷处理或缓处理。
二是“协同治理”原则。群体事件平息后,班主任应根据校纪班规对相关学生进行及时追责与合理惩处;否则,学生会形成“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引起效仿行为或连锁反应。为了提高处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避免当事群体对处理结果产生不满,班主任可以协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科任老师进行商议和处理。例如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就可专门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等。
三是“有效转化”原则。对于隐蔽或稳固的极化群体,班主任要保持关注并逐步实现群体成员的有效转化。由于核心人物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着组织和领导作用,对群体成员有巨大影响力,班主任可以从核心人物入手,真诚关注其学习生活,鼓励其参与班级事务管理,为其创造发挥个人价值的平台和机会,从而促成整个群体的思想转变。
参考文献:
[1]凯斯·桑斯坦,桑斯坦,黄维明.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47.
[2]张广利,孙静.群体极化的特征、根源及过程机制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8(001):11.
[3]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 2004:57.
[4]何杨,李洪心,杨毅.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群体极化动力机理与引导策略研究——以内容智能分发平台为例[J].情报科学,2019, V37(003):146-151.
[5]徐瑾.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倾向的学校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3):15-17.
(作者单位:深圳市平湖外国语学校广东深圳 518111)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