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百年初心 做时代“大先生”

2021-09-03 22:11
中小学德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华南师德师师范大学

12月11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是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代表、师范生代表等共两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赓续百年初心 做时代‘大先生”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出席本次论坛。在题为“巩固拓展师德师风建设成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主旨报告中,他强调:“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教育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工作,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黄小华从深刻把握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战略要义、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三个方面对当前师德师风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黄小华指出,中央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党组将2021年确定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年”,大力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经过努力,当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问题经常发生、影响十分恶劣的现象。黄司长指出,未来要加快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工作方向上,要坚持德法并举,落细落实“十项准则”,要通过深化认识、制度建设、教育引导、师德惩处、师德考核、警示教育等多项措施来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他认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好老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好老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最后,黄小华对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坚持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希望,一是把握定位,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打造国家平台、师德尖兵;二是当好智库,做好支撑,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模式、方法;三是建出特色,加强资源整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热爱与忠诚是“大先生”的精神内核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岭南教育名家吴颖民先生在论坛中做了主题为“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忠诚是最好的师德”的主题报告,获得参会者高度认同。吴颖民先生指出,无论作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华南师范大学的副校长,还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都时刻牢记自己的教师身份,用“热爱”和“忠诚”四个字,去诠释“大先生”的精神内核。

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总监詹华军先生通过视频的方式代表港澳嘉宾发言,他提到我们不能脱离时代来谈“大先生”。学问精、人品高、技术新、方法巧、家国情,是新时代对“大先生”的要求。他真诚地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争做新时代爱国爱港的“大先生”。

在上午的主论坛上,来自教育各领域的师生代表,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王红教授的主持下,围绕“时代‘大先生之‘大与‘小”的命题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大先生”既高尚,也普通,大先生也是普通人,应回归师德的朴素内涵,为师德减负松绑。做好“大先生”,要能化“大”为“小”, 胸怀大格局,做好小事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细微之处影响学生,进而彰显大意义,大价值。

追忆缅怀,为心中的“大先生”画像

在下午的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大师范院校、教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代表、粤港澳教育界代表等聚焦“大先生”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大先生”的精神人格与师德养成、“大先生”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改进、我生命中的“大先生”等主题,解读“薪火相传”的为师之道、追忆“山高水长”的先生之风、怀念影响自己成长的重要他人。

“大先生”长什么样?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教授认为,大先生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教育的情怀,要做胸怀国之大者。闫旭蕾教授呼唤教师传道者角色的“回归”。陕西师范大学德育与师德研究中心胡金木教授建议建立一种教师迷恋学生成长的教育性师生关系。江苏大学吕寿伟教授认为,大先生是有知、有智、有思的学人;是明其道、成其德的圣人;是率其性、循其情的真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黄佑生认为,教育信仰应成为大先生心中的一束光,教师应胸怀信仰,做种福的教育、做种福的良师。

“大先生”是谁?德高望重的林崇德教授回忆了他心目中的“大先生”——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奠基者朱智贤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华教授以“‘欲罢不能与‘薪火相传——先生与后生”为题,结合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位大先生的思想,启示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陈建新教授以国学大师钱穆为例,呼吁港澳青年学生都增进国民身份认同感。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冯生尧教授指出,时代“大先生”就要像陶行知先生一样爱教育,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蔡辰梅教授深情缅怀了张伯苓先生、黄济先生、孙喜亭先生、鲁洁先生等教育界大师学人的生平。她认为,作为后辈学人,要传承他们的精神,来守望自己的学术人生、坚守知识分子的担当、坚持做有意义的事业。

如何成就“大先生”?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牛端副教授认为,“大先生”要用教师的专业职责去促进学生发展;用教师的专业态度去主动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专业追求去成就每一位学生。香港教育大学高级研究助理王婵博士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提出在线教学中要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衡阳师范学院凌云志副教授从儿童立场出发,指出“大先生”需要蹲下来看到儿童的世界;要和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要顺应儿童而不是刻意改变。湖北省荆州市监利第一初级中学的陈礼民老师指出,教育要有宽度、长度和高度,他呼吁教师要停止抱怨,向内寻找,勇敢做一个教育的“追光者”。

“大先生”在哪里?广州市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林举卿园长回顾了三位自己生命中的大先生的故事;于漪老师,是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袁闽湘院长心目中的“大先生”;张诗亚先生是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校长田宝宏生命中的“大先生”;熊明安先生和叶澜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生命中的“大先生”。每个人的教育历程中都有一位“大先生”,那就是他们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在论坛总结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宋萑教授用诗意的话语指出,德性教育呼唤大先生,儿童的成长需要大先生,伦理的使命召唤大先生,生命叙事成就大先生。只有身体力行,我们才能真正行走在成为“大先生”的路上。

论坛最后,为22所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范大学 )实验学校举行了授牌仪式,并发布了践行师德倡议书。“赓续百年初心,做时代‘大先生”,这是一次师德建设的可贵共识,也是一次师德建设新历程的开始。

(供稿 白宏太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华南师德师师范大学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彩版作品(1)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农村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