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使用“浅表化”:问题表征与实践求解

2021-09-03 05:16刘建德
中小学德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法治育人

刘建德

摘 要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过程中“浅表化”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現为浅层理解,显性化呈现教材内容;零碎把握,碎片化处理教材主题;低阶立意,知识化曲解教材意图,致使统编教材的育人功能虚化、边际缩小。领会教材立意之高远,深度把握课程与教材理念,体悟教材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教材使用的育人境界,以教学方式创新实现教材内容的转化,赋予课堂文化韵味,走出“浅表化”误区,践行统编教材的价值追求与目标期待。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浅表化;育人追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12-0027-04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的边际是较为宽广的,理念上要引领学生良好德性的形成和发展;内容上与其它学科具有综合、交叉的特性;基础上是丰富生动、积极健康的学生生活,以及火热、复杂、向上的社会生活。教师如果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出现偏颇,就会严重窄化和缩小教材的使用边际,导致教材育人功能的消减乃至虚化。四年多以来,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新理念、新追求、新特点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确出现了许多新气象。但是,由于传统教学弊端的惯性,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导致新教材的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教材理解、把握和处理上的“浅表化”。

一、问题表征:显性化、碎片化、知识化使用教材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多重育人功能,包括传承功能(传承道德和法治文化)、引导功能(政治、思想、品德、思维引领)、规范功能(主题统一、容量限定、方式选择、资源开发)、激发功能(激发兴趣、驱动学习、促进成长)等,而其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教师的准确理解和创新使用。观察日常道德与法治课堂不难发现,教师对统编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当导致机械化、浅表化的教学现象大量存在,严重阻碍教学演绎与实践突破。

1.浅层理解:显性化呈现教材内容

科学、合理地解读和呈现教材,是实施正确教学行为的前提。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栏目多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翻开教材不难发现,从“引言”到“正文”,再到各种形式的“小栏目”活动,其编写设计力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德性生成。但是,一些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解往往是浅层化的,其具体表现为眼中只有看得见的内容和观点,没有看不见的联系和逻辑。这导致其在教学中浅层处理、照本宣科,仅仅复述教材上明确呈现的观点内容。同时,在“一体化”思路下,初中教材的许多内容是小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主题或话题。教师肤浅理解教材,教学只是简单呈现教材中的显性内容,导致课堂上经常出现热闹繁华的肤浅回应,将道德与法治课或是上成了语文课,或是上成了历史课。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时,按照教材内容目题的顺序讲述两个问题:一是“违法无小事”,让学生知晓和判断三类违法行为;二是“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违法现象让学生识别和注意。尽管这样理解教材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只是一种显性化的简单呈现。这将导致学生感觉道德与法治学习空洞乏味,没有说服力,从而淡化甚至丧失主动、认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学生就会消极怠惰,甚至厌烦、抵触课堂。我们应遵循“知行统一”的教材逻辑和追求,在“知”的层面让学生知道“若违”是什么表现(类别),有什么危害(重点);在“行”的层面,让学生做到“不违”,即自己做到守法,警惕别人违法(落点)。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材愿景,落实教材的育人功能。

2.零碎把握:碎片化处理教材主题

在统编教材的日常理解和使用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容易陷入一个思维困境,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导致其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容易囿于传统的应试观念,习惯于碎片化地理解一个主题、框题或课题之下的内容,将其肢解为若干个小型、分散、零碎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多个问题的累积显然是一种学习负担和压力。尤其是在一些应试倾向比较明显的学校,这些大量、零碎的问题会成为学生死记硬背、必须过关的任务,极大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弱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时,有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怎样理解共同富裕?深化改革的内涵、目标?为什么要深化改革?怎么样深化改革?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如何?你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等等。且不说这些问题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否合适,仅从量上看,如此“肢解”教材内容,必然导致学生的碎片化理解。学生的学习容易停留在记忆知识点的层面,难以体悟共同富裕所内蕴的当代中国维护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的追求。从思想引领的高度整体理解教学主题,本课的两目内容其实意在告诉学生:全国人民正在共享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同时,党团结带领人民正在把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从而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此,我们才能紧紧围绕主题开发适宜的学习资源,走出机械的知识教学误区,引领学生走进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展开深度体验与感悟。

3.低阶立意:知识化曲解教材意图

作为一门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与化育,并非简单地获取知识,而是要通过课程实施、教材使用引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进而引起其道德行为的改变。但在日常课堂中,常见知识立意的低阶教学曲解了教材的初衷,矮化了课程的立意。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时,有教师依次告诉学生法治的内涵、意义、我国的法治进程、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依法治国的目标、怎样建设法治国家等,这样的教学便是明显的知识立意。深入分析教材,本课立意其实在于让学生懂得:国家通过良法和善治,以及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而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安全、有序、民主、自由、有尊严的法治生活。这,就是“夯实法治基础”。可见,教材旨在强化学生的生活关注,引领其生活期待,也是在建构学生的生活方式。

学生健康、主动的成长,是各门课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倘若某一课程的实施和教材的使用走进误区,就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浅表化误用,加之应试化的教学实施,最终影响的将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践求解:以深化理解与创新演绎彰显教材育人价值

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面临潜藏深意而且饱含深情的教材设计理念、呈现方式以及育人意涵能否在教学现场活化、被充分挖掘和扩展,每个生命个体在其中是否有共同的以及各自不同的精神收获与行为改善,师生能否共认、共创道德与法治的生活意义与精神价值,进而通达有意义的学习,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等诸多挑战。”[1]“教材的理想和追求是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核心素养为指向,走向深度学习。”①这启示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要坚持学思并重,知行合一,促进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生成,践行统编教材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期待。如此,方能走出浅表化误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打造“金课”。

1.领会立意之高,提升育人境界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一脉相承,是一门意识形态属性很强的课程,鲜明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统编教材必然是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层面,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教学依据和遵循。统编教材总主编朱小蔓教授曾指出,对教材的使用,“坚持依托知识,但一定要超越知识,导向价值认同和行为践履”②,“期待教师在活用教材‘教的过程中重视构建开放的学习平台,打造愉悦讨论与平等对话的时空,并依托教材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度时光、共同成长之旅。”[2]这不仅说明了教材立意之高,而且对于如何提升课程育人和教材使用的境界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思路。

其一,立足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培育。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课程之后所应具备的一种能够应对复杂、陌生、不确定的生活情境的素质。有了这样的素质,学生就能够分析情境、提出问题、分享思考、形成正确的解决方案。例如,有教师执教“网上交友新时空”时,在理解和领会教材立意的基础上,选择了当时的热点生活事件——“乔碧萝殿下翻车事件”“甜甜交友问题”等創设情境,意在培育学生应对网络生活所需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其二,引领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价值和追求之一,其所体现的是个体的文明素养和人生态度。在课程实施中,围绕教材主题,我们不能仅仅再现过去的生活与经验,而是要予以反思和评价;也不能仅仅呈现当下的生活与体悟,而要进行甄别和筛选。如此,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例如,有教师执教“做负责任的人”一课时教态亲和,激情四射,且运用典型案例直击学生心灵,力求在责任意识培养中,带领学生开拓进取,勇于担当,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其三,促成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没有理想之光照耀的人生,是昏暗的人生。我们的“接班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们的事业就会夭折。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用清晰的规律阐述、透彻的道理讲解、榜样的先进事迹、自己的不懈追求等,将教材的国家意图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

2.理解内容之深,更新教学方式

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深度把握课程与教材理念,以此引领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与实施。

其一,倡导体验性学习。“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3]“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4],而体验性正是现行教材内容内在的规定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5]“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6]。这要求教学,一要注重引导学生经验的介入,让学生过往的人生经历与经验切实参与到课程的建构、教学的实施与自身素养的生成之中;二要注重活动体验,采用评价反思、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价值澄清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实现教材的理想。

其二,采取结构式把握。对教材内容的结构式把握,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准确和深度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弄清和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此,我们在教学时才能将教材的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讲解透彻。习总书记说:思政课教师要“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7]。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是以教师引导、点拨的“透彻”为前提的。其次,取决于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即按照知识内在的关联性、逻辑性,将教材内容结构化在一起,形成一个框架或一个图谱。如此,不仅便于学生内化、存储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调度和应用,真正彰显知识的价值。

其三,凸显生活化运用。道德与法治学习如果止步于显性、单个的知识本身,显然属于“浅尝”。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指导、引领和服务生活,因此,“学以致用”非常重要,“用”方能体现统编教材的追求和归宿。同时,曾经来源于生活,现在“躺”在教材上的“死知识”,只有重新回到生活之中,才会变成“活知识”,真正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因此,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必须要迁移到生活之中。学生能用理解和内化了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来解释和评价生活现象、论证和解决生活问题、服务和提升生活质量,才能真正体现教材所要实现的核心素养,即本课程所要追求的终极价值。

3.体悟文化之厚,增强课堂韵味

文化,能为学生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因此,它是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形成的重要背景性因素。教材总主编朱小蔓教授曾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相比,更突出文化育人,尤其是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①“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9],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要深刻体悟和尽力展现教材厚重的“文化味”,才能走出教材使用“浅表化”的误区,滋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首先,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教材形成的底蕴。五千年中华文明为道德与法治教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一方面,教材内容本身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征,如自知者明、止于至善、孝亲敬长、诚实守信、和睦宽容、公平正义、热爱祖国等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民歌民谣、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等;另一方面,教材辅助文相关栏目本身便包含众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文化性非常强,‘教材文风简洁,语言优美、凝练,阅读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享受。更为可贵的是‘教材无论正文还是辅文都穿插、渗透了很多经典名言、古诗文、典故、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10]

其次,新时代先进文化恰是教材建构的灵魂。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贯穿教材全部和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同时,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样的先进文化,正是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灵魂。

第三,优秀的西方文化也是教材完善的要素。现行教材内容中渗透着很多西方文化知识,如“认识自己”一课教材引用了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其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个哲学命题;又如“友谊的力量”这一内容的辅助文“阅读感悟”栏目,讲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在“探究与分享”中,用到了“爱迪生的故事”;“做更好的自己”一课“阅读感悟”,节选了美国心理学家维吉尼亚·萨提亚的文章《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如此等等,也成为教材不断完善的要素,增强了教材作为一种文化样态的丰富性。

在教材的使用中,我们要将其厚重的“文化”转化为课堂的“韵味”:着力放射思想的光辉,即教学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发挥哲理的力量,即教学要用教材中一些基本的哲学道理、哲学命题,催生学生智慧,增添学生力量;展示经典的魅力,即教学要用好传统文化经典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故事的价值,即要讲好教材中的故事和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故事,传递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念,启迪思维,生成德性,丰富学生的人生。

参考文献:

[1][2]朱小蔓,王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对教师的期待与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 04):25,24.

[3][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5]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0-12-22)[2021-11-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 kcjcgh/202012/t20201231_508361.html.

[6]新華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19-08-14)[2021-10-17].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 content_5421252.htm.

[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

[8]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I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10]彭伟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文化课堂"的构建[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05):42.

责任编辑 毛伟娜

①摘自七年级教材主编王磊在2017-2018年统编新教材培训讲座。

②摘自统编教材总主编朱小蔓2017-2018年统编新教材培训讲座。

①摘自统编教材总主编朱小蔓2017-2018年统编新教材培训讲座。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法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