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轶群,韩林华,王 婧,王雪芹,鞠秋燕,周 翔
(如皋市中医院肺病科,江苏 南通 226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病情程度更严重,致使人体呼吸系统不断恶化,加重患者喘息与呼吸困难症状,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上常通过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静脉滴注氨茶碱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效果欠佳,且易复发。中医认为,COPD属于“喘证”“肺肿”范畴,肺肾心脾亏虚为本,痰浊水饮,瘀互结为标。止咳化痰合剂中含有陈皮、桔梗等中药成分,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效[1-2]。本研究选取了如皋市中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10例AECOPD患者,探讨了应用止咳化痰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如皋市中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10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8、27例;年龄54~80岁,平均(66.9±11.1)岁;病程1~11年,平均(6.9±1.5)年。研究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9、26例;年龄55~78岁,平均(66.6±10.9)岁;病程2~11年,平均(6.8±1.7)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草案)》[3]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热壅肺者;急性发病 < 72 h者等。排除标准:近1个月用过激素药物、抗菌药物治疗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患有造血系统疾病者;对研究用药过敏者;充血性心衰、支气管扩张、矽肺、恶性肿瘤、支气管炎以及感染真菌者。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在如皋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戴面罩或者是经过鼻导管进行氧疗,若有必要,可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处理;根据患者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静脉滴注氨茶碱,帮助患者止咳平喘;如果患者身体温度 > 39 ℃,则遵医嘱进行退烧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止咳化痰合剂(由如皋市中医院、海安市中医院提供,苏Z04001602,规格:500 mL/瓶)口服治疗,3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4 d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呼吸困难分级降低,且降低后 < 1级,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体征明显改善,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明显,且降低后≤ 45 mmHg(1 mm Hg=0.133 kPa)以下为显效;呼吸困难分级降低,且降低后为1~2级,上述症状有所好转,体征有所改善,二氧化碳分压有所下降,但下降后仍 > 45 mmHg为有效;上述症状未见好转,二氧化碳分压未见降低,呼吸困难分级有所降低,但仍>2级,或未见变化为无效[3]。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计算FEV1/FVC。③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进行离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 -6、1β、8、17(IL-6、IL-1β、IL-8、IL-17),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为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3.6%),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肺功能指标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比均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与对照组比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5 2.0±0.3 2.4±0.5* 1.2±0.4 1.5±0.3* 60.0±4.3 62.5±3.1*研究组 55 2.1±0.4 2.7±0.7* 1.3±0.3 1.7±0.5* 60.9±4.1 64.1±3.6*t值 1.483 2.586 1.483 2.544 1.123 2.49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炎性因子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相较于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 pg/mL)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 pg/mL)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IL-6:白介素 -6;IL-1β:白介素 -1β;IL-8:白介素 -8;IL-17:白介素 -17;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
组别 例数 SAA IL-6 IL-1β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5 90.1±7.9 71.5±6.6* 55.5±3.9 45.6±2.7* 8.6±1.1 6.1±1.3*研究组 55 90.2±7.6 66.7±6.3* 55.4±3.3 40.2±2.2* 8.6±1.3 4.4±1.2*t值 0.068 3.901 0.145 11.499 0.624 7.12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IL-8 IL-17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5 1.2±0.4 0.6±0.1* 1.2±0.5 0.7±0.2* 11.5±2.7 9.6±3.4*研究组 55 1.3±0.2 0.4±0.1* 1.1±0.3 0.5±0.1* 11.8±2.5 5.1±2.4*t值 1.658 10.488 1.272 6.633 0.605 8.01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COPD患者在感染、吸入有害颗粒、受寒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可进展至AECOPD,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持续加重,严重者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衰竭甚至死亡。AECOPD多由细菌感染诱发,故临床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患者长时间服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效果不佳。
中医认为,COPD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肺肾心脾亏虚为本,痰浊水饮,瘀互结为标,病位首先在于肺,继则脾肾,后期及心,早期痰浊为主,渐痰瘀并见,最终导致痰浊瘀血水饮错杂,故应以活血化瘀、养心益肺为治疗原则。止咳化痰合剂中,陈皮、法半夏可燥湿化痰;桔梗可祛痰排脓,开宣肺气;前胡可降气化痰,宣散风热;白前、紫苑、浙贝母、苦杏仁可祛痰止咳;连翘、生甘草可清热解毒;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共奏平喘化痰、解热降逆的功效[5]。上述数据结果可知,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高,FVC、FEV1、FEV1/FV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提示止咳化痰合剂可促进AE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缓解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利于患者恢复。
AECOPD多由细菌感染诱发,因此其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肺部炎症。SAA属于急性时相蛋白;IL-6健康状态下,可以帮助人体调解免疫应答,而在病理变化状态下,会诱导产生SAA以及肿瘤坏死物质,最终形成炎症级联反应;IL-1β细胞因子由肺泡巨噬细胞分泌获得,通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具有较高的水平;IL-17会诱导IL-8、TNF-α参与,进而破坏气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激活释放炎症细胞,加重患者病情[6]。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连翘中甲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黄芩提取物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和影响炎症介质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7-8]。上述数据结果可知,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止咳化痰合剂可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加快患者恢复。
综上,止咳化痰合剂可有效缓解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病情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