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
摘 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生产领域中的具体化。我国一些企业将“利润”作为唯一的生产目的,甚至为了利润,不惜频频践踏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因此,不能再避讳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亟需从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上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直接目的是精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目的更抽象、更宏观、更长远,直接目的更具体、更微观、更现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贯穿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全过程。然而,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面临着结构性失业、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违反人类伦理等挑战,应完善分配制度并创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共赢的体制机制,并从教育、法律、财政、行政、劳动者自身等方面作出耦合性的安排,引领企业按照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进行合理、合法、规范生产。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美好生活;科技向善;共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1而要实现中国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复兴,包括9191.4万名[2]中共党员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中的绝大多数都应有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并践行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当然,牢记并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的合法合理追求,因为共同利益总是由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利益所组成的,“在全部历史中‘普遍利益都是作为‘私人的个人创造的。”[3]99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利益追求,甚至是在践踏别人利益的基础上来实现一己私利,最典型的是体现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乱象。农药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生物毒素、有机污染物、“三无”食品、假冒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及“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的存在,蛋禽违规用药、牛羊肉“瘦肉精”、生猪屠宰注药注水、水产养殖非法添加、农药隐形添加,婴幼儿配方乳粉含“三聚氰胺”,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都是社会主义生产乱象的具体表现。上述乱象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相悖,影响了高质量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广度与深度。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还存在这么多生产乱象?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在践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只看到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把利润作为生产唯一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甚至为了利润而作出损害人民利益的生产决定与安排。因此,有必要厘清与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并由此引领社会主义规范安全的生产,从而真正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一、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正处于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因此,要经过漫长的努力,我们才会迈向共产主义。但是,不能据此否认共产主义的生产目的也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只是二者在實现生产目的的广度和深度、质量和数量上不同罢了。共产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是对必然、对规律的认识及由此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科学认识规律、掌握必然,人类才会实现真正的自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1“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部分地表现在经济前提中,部分地表现在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中,最后表现在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个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中。”[3]122“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规定的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规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3]95也就是说,人类认识必然并取得自由的程度是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不能与共产主义同日而语,但是其国民也同样希望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实践活动来认识和掌握更多的必然,获取更多的自由。所谓“全面”,不是指人在德智体美劳上的“全面发展”,而是指人作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完整地占有自己、支配自己,而不是成为资本或者其他主体的附庸。“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5]81“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85“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作为理想、作为职责等等存在于想象之中,而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3]119“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和现存的生产力是全面的,而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掌握它们,即把它们变成这些个人生命的自由活动。”[3]12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些劳动者受雇于雇主(老板),加上企业分配制度不完善,劳动者并不能完全占有与支配自己本身及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离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很远的距离。“共产主义是用实践手段来追求实践目标的最具有实践性的运动。”[3]115“共产主义并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4]45“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4]43“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4]44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过去支配现在、物支配人的现象,一部分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一部分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因此,在迈向共产主义的进程中,社会主义的生产也致力于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但囿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两大规律,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渐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者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然形式。”[3]98在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基础下,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生产的根本目的显得更抽象、更宏观、更长远,我们不能揠苗助长,不宜也不能直接、简单地运用根本目的来引领社会主义生产。换言之,我们应通过社会主义生产的媒介目的(本文谓之为直接目的)来引领社会主义规范、安全的生产,并进一步通过直接目的的实现循序渐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二、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
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相对于根本目的而言,应该更具体、更微观、更现实。社会主义生产,无论是国有企业的生产,还是民营企业的生产,乃至个人的生产,其都希望生产的产品能够成功销售,补偿资本的消耗,实现利润,因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6]127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主张“如果社会财富处于衰落状态,那么工人遭受的痛苦最大……没有一个阶级像工人阶级那样因社会财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难”[5]9,“现在且以财富正在增长的社会来说。这是对工人惟一有利的状态。”[5]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116,“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然后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准备基础。”[7]157习近平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8]40,“發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8]374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9],我国不应该也不可能让劳动者因社会财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难。因此,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含有社会财富与利润的元素,即社会主义生产也追求社会财富与利润的增加。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践行过程中,一些生产者忘记了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践行资本与市场的逻辑,忘记了资本与市场的社会主义因素,而一味地追求利润,陷入拜物教、铤而走险、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冒着被绞死的危险,从而产生了上述的社会主义生产乱象,损害了人民利益。因此,社会主义生产追求利润,但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原则与逻辑,利润的增加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对资产者来说,只有一种关系——剥削关系——才具有独立自在的意义……这种利益的物质表现就是金钱,即一切事物、一切人和社会关系的价值的代表者。”[3]104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无论是根本目的还是直接目的)是为了无止境地追求利润,这种逐利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使然。那资产者的这种逐利性是否以损害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前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零和博弈还是正和博弈?马克思指出,“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的积累危害着工人),发生新的竞争以及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5]9,“跟随生产过剩而来的是同样急剧的生产衰落”[5]13,“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5]12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通过工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社会财富不能为工人所支配,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利润不但不能为工人所分享,还不断吞噬着工人的身体利益与精神利益。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应避免上述资本主义悲剧,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消费的主力军,任何损害人民利益的生产都是不可持续的、要被坚决取缔的。那什么是人民利益?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人民利益。人民利益是一成不变的吗?显然不是,人民利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总体向上的发展过程。因此,确切地说,人民利益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内容丰富,包括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范畴,集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式的美好,具体体现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能够得到有效彰显。美好生活意蕴深远,相对于前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特点而言,其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美好生活的背后体现的是人创造物并支配物的人与人之间的多种关系,特别是人与人的共赢关系,而不是剥削关系,不是拜物教式的金钱关系,不是物反过来统治人的人与物的异己关系。二是美好生活能够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又能保证劳动力所需要的休息时间,劳动过度或早死的现象较少。三是美好生活意味着分配制度相对完善,特别是劳动者不仅在分配数量、分配结构、分配方式上有自己的话语权,而且能够切实拥有或支配一定量的劳动成果。因此,社会主义生产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种满足应是所有者对管理者、管理者对劳动者、生产者对消费者的精准满足,是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综上,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精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利润目的是从属于美好生活目的的,倘若美好生活的生产目的能够实现,那么利润目标自然能够实现;而如果本末倒置,把利润目的作为根本的出发点,甚至不惜践踏人民利益,那么美好生活就难以实现,利润目的也将不可持续。
三、生产目的应贯穿社会主义生产全过程
当然,有人会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应的,“精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也就不一定会实现,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规定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初心和使命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具体化,解决的是社会生产领域出发点和归宿点的问题。尽管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可能不会完美实现,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会离目标越来越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也能得以更好地满足。唯有全社会普遍形成这样的共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乱象才会减少直至避免,人民所期盼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才有实现的基础。因此,不仅要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而且要将生产目的贯穿社会主义生产全过程。
(一)生产前
生产前的准备虽然还未进入生产过程,却直接影响着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不论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还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生产前都要准备一定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在准备不变资本特别是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要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者若购买原材料,坚决不能购买黑心原材料,这是生产的底线;“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5]56,生产者若开采原材料,要注意“人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破坏自然,要注意保护自然。在建设、购买固定资产时,要注意固定资产的环保性,注意厂房的安全性,尽可能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健康的生产工作环境。在准备可变资本时,除了衡量劳动者的专业性以外,应加大道德品质的考量,以更好地保证生产的合规性与合目的性。
(二)生产中
“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者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6]211即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改造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生产过程中,除了必需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外,不能加入有损人类健康的其他材料进行生产(如给猪肉注药注水、给婴幼儿配方乳粉加入“三聚氰胺”等),劳动者自身也要讲卫生、讲规矩,生产出符合要求与规范的产品、服务。从长远来看,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反而践踏人民的生命、健康等利益,那么其产品(服务)、其企业也终将被人民、被市场所淘汰。此外,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除了要保证其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外,还应给予劳动者相对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时间,不至于使劳动者在“萎缩的状态下”再生产。
(三)生产后
产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但价值创造不等于价值实现,价值创造是价值实现的前提与基础,价值实现是价值创造的延续与保障。马克思把价值实现过程称之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6]127唯有价值实现才能补偿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耗费,从而继续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此,生产者应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结合产品差异、供求关系进行合理定价,严禁垄断定价,促进产品价值的实现。此外,价值实现后还要注意价值分配。劳动者不仅是生产的主体,也是消费的主力军。“商品惊险的跳跃”的完成程度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所以,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优势,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与其他贡献,并通过合理的价值分配予以实实在在地体现,避免上述的资本主义式的分配。“所有者、管理者、劳动者”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应共享企业生产与业绩增长的成果,这不仅有助于消费,满足劳动者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助于激励、引导劳动者的积极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共赢发展。
四、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日新月异,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断推动我國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福祉提升的同时,也产生了结构性失业、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违反人类伦理等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与美好生活需要直接相悖,使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受到挑战。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结构性失业问题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我国“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跨越发展的能力,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逐步进入实际应用。”由此,国家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即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2025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30年人工智能技术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引领企业精准生产与操作,生产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同时催生出教育、文化、科研、服务等新的岗位、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岗位往往需要相对复杂的劳动力、创造型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会替代一些传统岗位、产生失业现象,被替代的岗位往往是简单劳动、体力劳动、操作型劳动、低技能劳动。如无人超市出现后,购物向导、理货员、收银员、清洁工等被解雇,但采购员、企划员等岗位较难被替代。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从近十年来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情况来看,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10年的4.1%下降到2019年的3.62%。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没有产生所谓的“失业潮”。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未来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传统产业及简单劳动的冲击。
(二)生产能力的增强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怎么评价科技的积极效应都不为过。然而,也不能忽视科技自带及人们不当使用科技而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科技进步下,企业的生产开发能力增强,可开发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能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丰富,这就进一步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不利于精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無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8]394由图2可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7612.19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9538.95亿元,由此可见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而且,环境污染治理只能一定程度地修复环境,很难使环境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
(三)要素分配不公带来的贫富分化加剧问题
新时代下,由于先天禀赋和后期努力程度的不同,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分配过于集中。拥有越多生产要素的主体将支配更多的社会财富,并由此进一步拥有更多的生产要素;拥有较少生产要素的主体将支配更少的社会财富,并进一步弱化对生产要素的支配,形成非良性的循环。从近年来的基尼系数变化来看(如图3所示),一直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在2015年完成探底后持续上升,2018年基尼系数高达0.474。由此可见,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加剧,与社会主义本质相悖,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有效实现。
(四)新科技革命带来的违反人类伦理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的“克隆羊”事件到2017年年末的“头颅移植手术”、2018年年末的“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警醒着人们思考科技伦理问题。基因技术、3D打印、区块链等新兴科技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一旦被不正当利用,就有可能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因此,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从顶层设计上开始重视科技伦理问题,引导科技向善。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多样,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与驱使下,可能会有人枉顾顶层设计与国家利益,从事违反人类伦理的科技活动,颠覆人们的正常认知、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
五、推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确立与实现
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1]1-2然而,长期以来,受资本主义“逐利性”的影响,我国一些企业将“利润”作为唯一的生产目的,甚至为了利润,不惜频频突破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践踏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因此,急需从顶层设计上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并从教育、法律、制度、劳动者自身等方面作出耦合性的安排,不断精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进入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准备基础。
(一)从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上确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人们常常避讳谈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正是由于长期的回避,使得很多生产偏离了社会主义应有的生产目的。事实上,生产目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的理论问题,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精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从顶层设计上确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并从各项制度安排上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不同、与利润目的的统一性等。必要时,应在各地宣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让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深入人心、贯穿社会主义生产全过程,使企业、个人主动按照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进行规范、安全、良性的生产。
(二)完善分配制度并创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共赢的体制机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劳动者应该能够较大程度地拥有自己、支配自己及其相应的劳动成果。在企业生产中,所有者、管理者、劳动者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应该在企业这个平台中,各自发挥聪明才智,共同奋斗,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共赢的社会主义优势需要通过完善的分配制度来彰显。虽然各项生产要素存在禀赋差异,但要牢牢把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按劳分配的基础原则,不能让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凌驾于劳动之上。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只要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并产生一定的劳动成果,都要在分配中予以体现,让劳动者通过奋斗实现各项合理、合法利益,走向幸福,缩小贫富差距。
(三)突出教育的科技元素并引领科技向善
关于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引发的结构性失业、违反科技伦理等问题,应提前防范,特别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要突出科技的元素。在教育中,引入基本科学常识、科技的作用、科技发展前沿动态、科技的双刃剑性质等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前做好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的准备,增强应对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地培养过程。此外,同一科技被不同的人所掌握与使用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从而有了“向善”与“向恶”的区别。但这种区别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与人们长期以来所处的生活环境、形成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因此,应该未雨绸缪,在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早期的基础教育中宣扬科技向善,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科技应用中趋利避害,合理运用科技为人类谋幸福。
(四)完善法律、财政、行政等手段以规范企业生产
除了在顶层设计、分配制度、教育等方面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外,还要运用法律、财政、行政等激励惩罚措施来引导企业规范生产。对生产正外部性产品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转移支付或税收减免;对于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企业,应要求其限期进行补救、征收环保税、罚款、设置准入门槛,严重者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企业对废气、废水、废烟、废渣等有毒气体进行过滤后再排放,运用行政引导、行政信息、行政咨询服务等方式,让企业知晓更多的前沿科技信息、生产信息、消费信息,引导企业合规乃至高质量生产。
(五)劳动者自身要不断学习并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
劳动者自身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加强人工智能的学习,努力奋斗,提升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与挑战,实现自身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外,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奋斗、创造价值,也可以在企业生产、管理中更全面地占有自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使收获与付出更加匹配。再者,劳动者通过学习,可以拥有更多的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通过劳动积累起来的财富可以作为资本这一生产要素,进而可以拥有更多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更多的收入。最后,劳动者通过全面学习,可以更好地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企业不合理、不合法的生产,并可能为企业提出创新性的生产方式,生产更好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 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EB/OL].共产党员网,2020-06-30,www.12371.cn/2020/06/30/ARTI1593514894217396.shtml.
[3]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9.
[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9-11-05,http://www.gov.cn/xinwen/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