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困境、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1-09-01 21:42梁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困境

梁惟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困境集中体现为“三缺”——缺基地、缺经费、缺师资。教材内容重复交叉过多等内因导致思政课不受重视,社会实践教学跟着遭受连累,是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认识不足、缺乏制度、缺乏监管等是困境形成的外因。走出困境的治本之策在于处理好思政课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广受欢迎的、有地位的、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当前的具体措施在于提高认识、多渠道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设立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引进人才充实思政教师队伍。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困境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文强调,“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此之后国家相关部门每次印发的有关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文件中都会提及“社会实践(教学)”,可见国家对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之重视。可是在现实的众多高校中,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仍然深处困境。广西N大学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高校中较具代表性,以下就以广西N大学为例分析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困境

N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位于南宁市,现有本科、硕士、博士在校生近两万人。N大学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集中体现为“三缺”,即“缺基地”“缺经费”“缺师资”。

第一是“缺基地”,即缺少或者没有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当前N大学各专业一般都建设有本专业的实践基地,但是作为通识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就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了。N大学至今为止没有建设过更没正式挂牌过任何一个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缺失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实践的形式单调乏味,社会实践教学的成效难免大打折扣;社会实践教学也无法保证其规范性和稳定性。如果缺失社会实践教学基地,那么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只能是滞留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因为走不出校园而社会实践教学基本上是老一套——读经典、看影片、举行演讲辩论赛等“老三样”,或者是让学生暑假自行进行社会调研,而学生往往是在网上抄袭拼凑,提交报告应付了事。

2019年之前,N大学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一般模式是:学生自主利用暑假进行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实际上这是一种“放羊式”教学,教师期间并没有提供什么指导与帮助,甚至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也没做什么具体的要求,写好写坏一个样。由此造成真正是去做社会实践调研的学生不多,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也只能是马马虎虎。2019年春季期开始,N大学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新的改革。主要做法如下:安排二年级本科生(即2017级)“暑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明确每个学院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学生按自愿原则组成5人以下实践小组;每个小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参考选取题”中选择一个选题,然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具体拟定题目,得用暑假时间进行实践调研,最后提交实践报告。这一改革是与教育部新近颁布的相关文件精神是相符合的:“学生既可以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2]但是由于“无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这一现状并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由于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过于庞大,无法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跟踪、指导与监督,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当然也会有些学生会认真进行社会调研,并提交上来较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但是不少学生只是东拼西凑一篇报告,提交上来应付了事,“放羊式”实践教学的状态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第二是“缺经费”,即缺少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指划拨直接用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经费,主要包括用于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吃、住、行、门票等所产生的费用。社会实践教学不能没有经费的支撑,尤其是在校外的社会实践教学,师生们的吃、住、行以及参观门票等,有哪一项离得开钱呢?即使是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也需要购买一些道具等物资,也需要购买一些礼品奖品之类的以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这活动的开支不可能每次都让学业生来自主解决,或由班费支付。因为思政课教师所上的课都是混合班课,上课对象都不是一个小班的学生。

虽然没有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是有的。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属于专款专用,只能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也就是说,它并不能用于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费,当前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规定,国内高校都普遍反映这个经费的缺乏。而这一经费项目在N大学压根儿从来就连会议议程都未曾进入过。2019年之前,N大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由四门思政课各自独立进行,每门思政课是两学分,学校按学分把课酬发放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再对课酬进行分割。这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课酬,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没有什么关系。可以说,N大学一直以来并没有设立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这一项目,也未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支出过费用。2019年开始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调研,但经费自己负责;指导教师可以提供远程指导,也可以跟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但指导教师同样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结果只能如此:没有任何一个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學校“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但不“支持”(经费)。可见,没有专项经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失去了物质保障,社会实践教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第三是“缺师资”,即缺少思政课专职教师。思政课教师偏少是当前我国大学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在广西高校尤为凸显。思政课教师数量多少为合适呢?最新的相关规定是这样要求的:“高等学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3]。那么N大学的情况如何呢?据该校2019年11月官网(2020年2月2日)“学校概况”的宣传栏,N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369人。如果按1∶350的比例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那么N大学需要配备64名专职思政课教师,然而目前N大学有多少个专职思政课教师呢?据该校官网(2020年2月2日)宣传材料,该校的思政教师为29人。那么师生比就是1∶771,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1∶350。思政课教师的数量离国家要求的一半都还没有达到。师生比1∶771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思政课教师要对应771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能带领或者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吗?就算大三、大四的学生不再需要进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平均每个教师还是要带约370个学生。可以肯定的是带领如此之多的学生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教学是难以做到的,得分好几批次出发,连远程指导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所谓的社会实践教学只能是停留在“老三样”上:读经典、辩论赛、看影片。

N大学思政课专职教师师生比已经够低了,无力支撑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然而据了解,N大学思政课专职教师师生比在广西高校中还不算是低的,大约居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这一问题上比N大学的情况严重的广西高校有不少,据广西教育厅2019年的一次会议中披露,广西某省属重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生比之低突破了1∶1000。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之缺由此可见一斑。

“三缺”是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困境的集中体现,也许这些问题在全国各高校中普遍存在,但是由于广西地处边远且经济文化落后,在教育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地区,因而导致广西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更显突出。

二、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困境的成因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很多,总的说来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主观原因,即内因,也就是指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招致其不为社会各界所待见,口碑不佳,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也跟着遭受连累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应有的重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今天的困境并非一两天形成的。长期以来,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教材来说,也许思政课教材是所有高校教材中修改频率最高的教材了,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但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材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教材内容重复交叉问题。教材内容重复交叉又可以分为横向重复交叉和纵向重复交叉。我们先分析横向重复交叉。横向教材内容重复交叉主要是指大学教材内容的交叉重复。《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分别简称为《基础》《纲要》《概论》和《原理》)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四门课程。虽然这四门课程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课,但彼此又相对独立,而且分别由不同教师进行讲授。可见这四门课程是平行关系,不存在着内容上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因此它们之间不应存在内容上的重复,可是事实上它们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少简单的重复内容。在郑州轻工业大学黄天弘看来,在2015版思政课教材中,“《概论》和《纲要》有七章重复,《原理》与《概论》有六章重复,《基础》与《纲要》《概论》与《基础》也都各有三章重复,《纲要》与《原理》有一章内容重复”[4]。黄老师所指出的这些重复的内容并非完全相同,它们只是在所讲述的内容上有相近和相似之处。也许他的说法有些夸张,但至少我们可以猜测出教材内容重复的严重性。在2018版教材中,四本教材的内容重复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问题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当然除了思政教材内部之间的内容重复之外,各门思政教材都与某些专业课教材之间也存在着内容重合的现象。最明显的是《纲要》教材与历史专业的教材之间的重合问题。近年来,N大学的历史学系就曾锲而不舍地给该系的学生申请免修《纲要》课,理由是该系的学生所学的内容比《纲要》更有学术深度,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纲要》纯属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这申请当然不可能得到批准,因为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教材编写出发点及教学目标都是不同的,但这事情背后隐含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从纵向来看,大学、高中、初中以及小学四个阶段的思政课教材都存在着内容简单重复的现象。比如在法律常识这一块,小学六年级的“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初中七年级的“生活需要法律”、初中九年级的“建设法治中国”、高中的“法治中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以及大学《基础》里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等内容之间存在着重复与交叉现象。比较高中与大学的思政课教科书,我们会发现两者在内容上重叠之多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思政课教材所讲的内容在高中教材里基本上都详细地讲述过了。比如,《原理》整本书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内容分别与高中必修4“生活与哲学”、必修1“经济生活”和选修2“经济学常识”、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相对应;《概论》与高中必修3“政治与法治”存在较多重复内容;《基础》与高中的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和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存在着较多重复内容。总之,高中思政课教材与大学思政课教材之间存在着众多重复内容是不容置疑的了,假如大学教材的内容虽然与高中教材的内容相重复,但是大学教材比高中教材更有深度、理论性更强,那么大家还可以接受,也符合由浅到深的学科规律,学生也还愿意学。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于高中阶段学习时间更长,而且学生还有升学考试的压力,所以高中教材里的很多内容讲述得比大学教材更具体和更有学术深度,高中的教师与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更有学习和钻研动力,相反大学思政课由于时间相对短而内容又包罗万象,所以大学思政课教材更像是“压缩饼干”。让学生觉得大学的思政课还不如高中的讲得好,在这种情况下,你叫学生怎么会重视思政课呢?让社会各相关方怎么会重视思政课及其社会实践教学呢?

思政课教材内容重复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众多的,假如一门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都在重复一些“1+1=2”的内容,那么它在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心中是不会有多少尊严和地位的,是难以得到重视的。除了教材内容重复之外,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条性、滞后性、脱离现实等問题。

第二大类是客观原因,主要是各界对思政课(含社会实践教学课)的认识不足,可以分为领导认识不足、教师认识足和学生认识不足三种类型。当前也许没有领导敢再公开宣扬思想政治课无用论了,然而有一些领导虽然时刻不忘把“思想政治课重要”挂在嘴边,但他们骨子里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还是不到位的,明里暗里在歧视思政课,抱怨思政课用处不大且占据了太多的学分和课时:大学本科生共有五门思政课程——《基础》《纲要》《概论》《原理》及《形势与政策》,共16学分。不仅领导,而且不少大学教师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同样不到位,认为思政学科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认为思政课对学生的成长帮助不大,甚至有些教师还认为思政课教学就是照本宣科的教学、应付式的教学,随便一个教师都能上。更严重的是,甚至有些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的重要性也深表怀疑,对自己所讲授的思政课程缺乏应有的自信,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在大学生方面,不少大学生更注重于专业课或外语课的学习,而对于思政课的认知是不足的,甚至有不少大学生还认为思政课就是“洗脑课”,对于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没有太大帮助。据有关调研显示,对于大学思政课教学,“有36.77%的大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中学政治课内容过于重复,有40.95%的大学生认为内容缺乏现实指导性或实用性和说服力”[5]。总之,由于各关联方的认识不足,导致思政学科事实上长期沦为一门边沿学科、二等学科。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困境的客观方面原因除了认识方面之外,各校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上普遍没有制定确实可行的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社会各界没有给予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应有的支持等,这些都是其客观原因。

由于上述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导致当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上的困境。

三、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首先,治本之策在于处理好思政课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广受欢迎的、受尊重有地位的、使学生们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材内容重复交叉过多的问题,尤其是大学教材与中学教材内容重复太多的问题。把高校与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进行再整合,使它们成为一套由浅入深、有机衔接的完整体系,这是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并非单独一省区之力所能解决,这是一个全国性问题。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設工程”已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很大努力,问题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今后“马工程”应加大力量加快速度解决这个思政课的大难题。在等待教材的进一步修改之中,各高校思政教育界应该做而且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实施结对子帮扶项目、“大手牵小手项目”等。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广泛开展大中小学互相听课、评课、备课,增进彼此的了解,从而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少讲或不讲中小学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可以推动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广大中小学尤其是地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学生,对于大学的生活是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对大学生是比较佩服的,因而广大中小学可以而且应该广泛地建立大学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这既可以让大学生们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又便利于中小学生与大学生交流和学习。这是一个一举多赢的结果。

其次,学习有关的文件精神,提高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早在2004年国务院印发的相关文件就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教育部发文强调:“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6]2017年中央和国务院发文强调,高校思政课教育“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社会实践教学比重”。[7]201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再发文强调,要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8]

各高校及相关部门只有真正认识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三缺”的问题才有望得到真正的合理的解决。

第三,多渠道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设立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引进人才充实思政教师队伍是解决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困境的具体对策。

推动各高校建设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没有教学基地是无法保证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有了固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就可以免除教师每年每学期都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联络单位、商谈费用等烦琐工作。如何广泛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呢?依我看来,除了上文提到的可以在广大中小学校建立大学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之外,还有众多地方非常适宜建设成为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就广西来说,广西是个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相当丰富,著名的红七军就是诞生于广西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广西境内众多的革命旧址、纪念馆都可以建设成为广西高校理想的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此外,一些党政机关、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博物馆、福利院、救助站、残疾人联合会等都可以联络发展成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推动各高校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缺失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制约当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瓶颈,没有这个专项经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失去了起码的物质保障,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得以有效开展。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目前国家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规定。据了解,国内少数高校设立有这一经费,但广西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是设立过这一专项经费。高校要想真正有效地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必须设立这一经费,那么这经费究竟是多少为合理呢?本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是“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参照此一经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不应低于每生每年80元。因为思政专项经费是用于教师的,实践教学经费是用于学生的,而学生远比教师多数百倍。由此看来,这笔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对于像广西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高校来说,但是这个专项经费是必须设立的,否则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只能永远处于“纸上谈兵”阶段。

引进人才与培养并举,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师缺乏是制约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开展的一个大问题,接下来各校应朝着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目标加快壮大思政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由于多方因素交织,形成当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困境,走出困境的对策应从主观与客观、长远与现实、抽象与具体等多维寻求。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1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Z].2018-04-13.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08-14.

[4] 黄天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重复交叉问题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8-63.

[5] 傅江浩.意识形成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5):182-18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Z].2012-01-10.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02-27.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08-1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剑: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综述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