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红 刘俊杰
南昌理工学院
民办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心中憧憬的大学生活不一样,有些同学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这时候就容易出现困惑或厌学心理。有些同学适应新环境和新集体的速度比较慢,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刚接触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孤独感。
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正常的,由于高中时期同学们的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青春期教育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对爱情的认知不完整,在遇到感情问题时,会有迷茫和困惑。甚至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跳楼、自杀、威胁、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现在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特别是建立寝室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生活习惯、家庭条件、处事方式、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敏感和冲动,大部分课余时间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中,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相互之间不懂尊重,经常发生宿舍矛盾,又不懂得沟通交流,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大学生期间课程较多,很多专业课又相互联系,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的存在困难与挫折。特别是一些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各种考试压力和技能学习压力更会引起紧张焦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民具有大学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 万人,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比较大,特别是民办高校毕业的学生,在求职时没有优势。很多学生选择继续提升学历以增加就业机会。一些成绩相对差或家庭困难的学生,没有机会继续提升学历,现阶段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真正地了解,毕业前产生自卑、恐惧或自傲、怀疑的心理,导致大学生择业时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对前途深感迷茫。
民办高校的学费比较高,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经济上的负担远比其他负担更为沉重。民办高校的资助政策覆盖面、资助金额有限,还是有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为了缓解生活压力,做兼职、送外卖、食堂勤工俭学等维持基本生活开支。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大,产生自卑、焦虑心理、狭隘等心理问题。
民办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三重角色。每周5+2,每天白+黑,辅导员都跟学生们在一起。在学生眼中,辅导员不仅是老师,也是朋友,遇到任何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找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关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思想状态,方便及进了解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并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民办高校辅导员是联系、沟通学校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桥梁。千条线,一根针,学校各部门的所有政策、信息都是通过辅导员传达给学生。辅导员将学校相关的信息告知学生,同时,及时地把学生学习状况、心理动态收集整理,向上级传达。配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日常管理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时候,除了跟学生谈心谈话,也要从其他同学处了解相关信息。平时,家长主要是通过辅导员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情况,辅导员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除了报告学校,还要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家校双方共同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危机。
小区的容积率对房价的提升效果较明显,容积率每增长1%,房价下降163元/m2。从图3(i)可以看出:中山区、西岗区和沙河口区的大范围地段与商业中心较近,能够开发的土地资源少,开发商对大容积率的地段有很大的偏好,主要建造高层住宅,所以,容积率对房价的正向影响在这些地方最大。但部分地区容积率具有负效应,如自身容积率本就很高的甘井子区,提升容积率会增加人口数量、交通拥挤、光照不足等问题,与居民对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追求背道而驰,因此提升这些地块的容积率对房价的增加反而起到抑制效应,所以在这些地块建造一些容积率较低的住宅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一大部分都是近几年刚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有共同语言,与学生之间互动性强,具有沟通优势。所以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也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都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是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学生的各方面都比较了解,加上班级学生干部的协助,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老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具有信息优势。辅导员经常召开各种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工作,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对话、学会自我管理。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陪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民办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咨询服务、宣传活动等方面还需要提高。在现实条件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注重做好特殊时期、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同时强化家校育人合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应该不断加强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与心理咨询水平,主动参加各种专题性的讲座、辅导班,参加与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交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效衔接,不断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
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每月召开一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集中辅导,普及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大一新生进行生活、环境不适应问题的辅导,考试前进行学习焦虑问题的疏导、大二、大三阶段进行交际能力和生涯规划茫然问题的辅导,通过教育使他们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初步具备调节心理的能力。可利用晚自习时间播放心理电影,以鲜明生动的事例,阐释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交际、恋爱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活动,
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的功能,平时多关注学生微信、微博、朋友圈、说说、个性签名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绪变化。有些学生跟老师当面谈心谈话时表现得比较局促,但是网络聊天时,却能做到侃侃而谈,无话不说;也有些话题学生可能不方便面谈,愿意跟辅导员老师网上咨询。为更及时、更全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经常将心理健康小知识及案例文章、视频推送到班级群和朋友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民办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应该将谈心谈话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与学生谈心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增强师生情感的有效方式,有效地开展谈心工作,辅导员能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疑释惑,成为学生谈得来、信得过、靠得住的人生导师。通过深入细致的谈心谈话能发现平时学生不愿主动提出的问题;通过谈话也能了解到同学之间、宿舍室友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能及早地发现学生思想上或心理上存在的矛盾、困惑,帮助学生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把困惑解决在产生之时。
班级学生中如果发现有心理问题或学生有特殊情况的,将这类的学生作为重点人进行管理,做好重点人档案和重点人管理跟踪记录表。主动将重点学生的情况报告给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帮扶,分类进行疏导干预。通过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指导可以减轻心理问题的,辅导员自己或者请教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进行危机干预。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应该立即联系家长,转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民办高校辅导员应该本着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则,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主要家庭矛盾、家族病史等,从而更好预防,大力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对大学生进行加强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生命观教育,恋爱情感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在班级成立一支由心理委员、班委、寝室长组成的心理观察员团队,及时发现学生的显性和隐性心理问题,掌握学生心理危机信息,确保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有效化解危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