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湖湘工匠精神的培养探讨

2021-10-12 01:56:06陈佳佳成小平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湖湘工匠湖南

陈佳佳 成小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的企业家聂圣哲提出来,在2016 年李克强总理把这一概念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呼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1]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生产技术的提升,我国逐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创立自己的民族品牌。弘扬“工匠精神”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要求,既要有专注的精神、严格的标准还需要富有创新性。湖湘工匠精神正是将“工匠精神”立足于本土,与本土传统技艺相结合的产物,是推动湖南企业、产品走向世界的隐形推手。环境设计是一门多元化的交叉学科,其实践应用性比较强,在全球化设计的影响下趋同性也越来越明显,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除了在提出创新性、创造性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立足于本土弘扬本土文化和本土精神,发挥其本土区域优势,将区域个性化的创作和湖湘工匠精神融入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打造具有区域特色性的环境设计专业。

一、湖湘文化孕育出的湖湘工匠精神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古人所云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正是对湖湘人才辈出的写照。例如干栏式建筑的湘西吊脚楼,依山而建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盛产的杉木作为柱子,依据坡地的地势使用长短不一的柱子支撑起两层木构架建筑体,呈半悬挂状态,楼上住人,楼下可以养牲畜,达到通风防潮防虫兽侵袭的效果;在布局上,设有客厅和卧室还有挑廊兼顾生活和活动功能。湖南益阳、湘西和梅山的竹编是中国传统的竹编艺术之一,在传承传统的编织工艺兼顾实用性和工艺性外,还具备本土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使竹产品成为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产品。从苏绣和粤绣吸取优点的湖南民间刺绣,结合湘楚文化的发展通过2000 多年的传承和不断创新,成为了中国四大明绣之一。其中,湖南的苗绣最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其形式多样,工艺精湛,体现了浓浓的民俗风情和当地文化,是当地人们的智慧、技术与美学的结晶。另外还有湖南的砖木建筑、湖南女书、湖南剪纸文化、湖南皮影戏等等优秀的传统技艺无不体现了工匠们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湖湘文化、湖湘工匠精神体现了几千年湖湘人们通过劳动实践的成果,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值得我们传承和继续发扬光大。

二、湖湘工匠精神在环境设计专业传承

随着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顺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2021 年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约760 所。[2]由于各校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无过大的差异性,因此造就一大批“无差别”的毕业生,在室内设计行业的就业过程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增加了就业难度。趋同性太强导致缺乏竞争优势,如何打造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显示个性化专业的特色是值得我们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反思的一个问题。湖南环境设计专业需要扎根本土人文文化,学习本土特色技艺,将区域文化美学融入到专业设计当中,将湖湘工匠精神渗透到湖南环境设计专业,充分突出具有湖湘文化的环境设计专业特色性。

(一)湖湘工匠精神在环境设计专业的传播

精神和文化通过广泛的传播,才能被人们熟知和了解。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湖湘工匠精神不断的渗透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它、了解它和运用它。通过邀请民间艺术大师进校园开讲座的形式开展湖湘艺术文化主题讲座,逐步扩大学生对湖湘传统艺术的知识体系的认识,聆听大师的学艺过程以及创作过程;通过参观民间艺术作坊及艺术馆,感受民间艺术的风采;通过参加一些相关艺术文化设计大赛,加深对传统艺术的了解,从中进一步地体会湖湘工匠们的创作精神;以及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举行艺术创作展览等各种方式地使湖湘工匠精神渗透进校园文化里,滋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塑造工匠精神的人品和人格。

(二)湖湘工匠精神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

由于湖湘工匠精神蕴含在湖南各民间传统艺术当中,要想深刻地了解湖湘工匠精神就需要先了解湖南当地各种民间传统艺术,只有深入其中并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体会真正的工匠精神。但在过去湖南高校缺乏对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视,在湖南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开设有关民间艺术课程的高校屈指可数。有相关调查指出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流行于形式,仍然处于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学生依然无法深刻地理解湖湘工匠精神的精髓。[3]寻找适合当代高校学生学习湖湘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是将这种精神贯彻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

1.研究课题培养方式

近今年各高校对本土民间艺术以及非物质遗产文化的研究课题逐渐增多,师生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湖湘文化、湖湘工匠精神得到广泛传播,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师生注意,为培养具有本土传统人文文化底蕴、创新理念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申报课题或跟老师做课题时,需要通过从众多的传统艺术文化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具有时代发展前沿的内容或指导传承、发展并创新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劳动实践结合当代的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和新造型等方面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增强对湖湘工匠精神的理解。环境设计是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包括庭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以及灯具设计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各种的传统艺术里提取到具有代表性符号、图腾、精神等元素与之相融合相碰撞,摩擦出新的火花。探索出更多湖湘传统艺术的新形式,使湖湘工匠精神得到多样性的传承。

2.实践课程培养方式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实践课程需要把相关的课程与湖湘民间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与民间手艺人或相关企业联合培养,使湖湘民间艺术真正落实到实践课程中,避免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规范校内或校外实训体系确保课程的延续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了解材料的性能、熟悉制作的工序、认识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遵守职业操守,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学习和制作相关的作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湖湘艺术文化、湖湘民间艺术切切实实落实到实践层面,学生才能真真正正地了解湖湘工匠精神的真谛,感受湖湘工匠精神的精华,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提高自身的技能。

3.参加设计比赛和设计项目培养方式

设计作品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表现,参加设计比赛和参与设计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随着全球化文化的冲击,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的作品趋同性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才能突破重围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设计作品呢?众所周知室内设计从属于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室内设计风格应与建筑的风格相映衬,才能形成和谐的室内环境;而建筑的外观一般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展现当地的区域文化的水平和体现当地工匠们的技术水平。因此要想设计出有融合感的室内设计场景,需要立足于区域民间艺术、区域工匠技术等区域文化中,深入了解其风土人情、本土特色材料、建筑格局、建筑装饰纹样以及各种特色性元素,融入到设计作品,并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展现区域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表现湖湘文化比较经典的设计案例要数长沙的网红打卡点长沙文和友的文旅商业空间的设计了,将八十年代长沙街道和老城区的情景通过收集的旧建筑和老生活物件进行重构,营造一种有年代感的场景,使人一进入到这个商业空间就能被勾起了对80 年代社区邻里的回忆和燃烧起复古的情怀。这样的设计表现将湖湘工匠精神和湖湘文化以商业的形式延续下去,并引起人们的共鸣。[4]这种设计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一下。在去年的设计大赛中,指导学生们设计和制作作品时也尝试引入了类似的设计手法,立足于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域文化及生活方式和思考工匠们技艺结合新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图1-2)。由此可见,采用参加设计比赛或有条件参加设计项目能激起学生对区域传统文化学习的激情,刻苦钻研其中的内涵,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操作,学生们能设计和制作出具有区域特色文化创意空间,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那种专注耐心、拼搏奋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无形地传承了工匠精神。

三、结语

总的来说湖湘工匠精神不是指特定的工艺、课程、比赛等等精神体现,而是应该渗透在环境设计专业各个课程里,渗透在学习和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孕育一批又一批的老师和学生,不忘初心地立足于本土区域文化、吸收各种传统艺术的精华,使湖湘环境设计专业得到多样性的发展,发展成为具有区域特色、个性发展、勇于创新的特色专业,创造更多美好的、富有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更好地传承湖湘工匠精神,向人们传播更多的湖湘文化。

猜你喜欢
湖湘工匠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