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音乐游戏培养小班幼儿音乐素养

2021-08-30 16:02周燕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9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音乐素养小班幼儿

周燕

摘要:小班幼儿具有思想上的灵活性和探索性,可以在教育过程中使用音乐游戏来提高幼儿音乐素养。基于对小班幼儿音乐素养培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探索了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让教师采用更为科学的培养方法,让小班幼儿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音乐游戏  小班幼儿  音乐素养

在小班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中,并不是要求幼儿掌握枯燥的音乐理论,而是要通过顺应幼儿天性的方式,使其具备乐感,为后续的学习过程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甚至发现幼儿在音乐学习上的天赋。

一、小班幼儿音乐素养培养过程要关注的问题

(一)音乐素养代表的含义

目前的小班幼儿音乐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通常并未考虑音乐素养思维代表的含义。本文认为小班幼儿并未形成专业的知识体系,需要通过对音乐素养代表的含义进行探究,研究幼儿需要具备的素质。音乐素养代表的含义是,幼儿能够真正对音乐感兴趣,同时可以通过长期接触来提高音乐审美水平,甚至可以让幼儿建立自然音效模仿理念。该模式更顺应幼儿天性,而不是让幼儿学习音乐理论。

(二)音乐类型选取标准

幼儿虽然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儿歌,但是长期接触使其对儿歌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需要采用其他的音乐游戏模式维持幼儿的兴趣。那么什么是适合幼儿接触的音乐类型呢?并不存在统一的观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虽然并不要求幼儿掌握乐理知识、乐谱知识、演唱知识,但是必须使其掌握一些基础性的音乐观点,如节奏、节拍,这类音乐的基础知识由于只有在经过组合之后才能表现出旋律,所以选择的音乐可以以小节的形式让幼儿接触,甚至选择的音乐可以不成旋律,只要让幼儿了解基础知识即可。

(三)幼儿天性适配方法

小班幼儿对游戏情有独钟,同时也对游戏更加挑剔。教师认为游戏是游戏,音乐是音乐,两者很难融合,具有融合关系的游戏如找朋友、丢手绢等传统游戏,这类游戏在小班幼儿初期接触时,具有较高的兴致,但是长期下来幼儿的兴趣会逐渐下降,如果此时不采取其他音乐游戏模式,则与幼儿的天性适配度会大幅度下降,这对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工作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利条件。如何顺应幼儿的天性来培养其音乐素养成为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借助音乐游戏培养小班幼儿音乐素养的常见教育问题

(一)游戏模式单一

目前的小班幼儿教育过程中,音乐游戏类型较少,这类游戏通常是从传统的游戏模式中开发而来的,如丢手绢。教师可以升级游戏,如游戏中被“抓住”的幼儿要在场地中间唱歌,对于一些天性较为腼腆的幼儿来说,其会从心底抵触该游戏,不但无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反而让幼儿恐惧音乐乃至厌恶音乐。另外,也不乏一些教师开发出了优秀游戏,如将丢手绢和找朋友进行融合,即把手绢丢到一个孩子的后背时,则认为该幼儿有意向和被丢手绢的幼儿成为朋友,并让幼儿演唱相关儿歌。该模式在初始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幼儿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幼儿长期参与该游戏模式后容易产生疲劳,不利于其音乐素养的长期性培养。

(二)游戏目的偏离

在目前的教育市场中,经常看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导致很多家长以及幼儿园在小班幼儿的培养过程中,罔顾幼儿的实践教育要求,让其接触各类理论知识。在音乐素养培养中,一些幼儿园采用的方法是让幼儿参与识谱教育、演唱教育。该方法的问题在于,在长期的枯燥训练中,幼儿的天性逐渐偏离,幼儿对音乐产生了抵触情绪,不但无法让幼儿主动参与到音乐素养培养过程中,反而和音乐游戏的使用目的偏离。

(三)游戏方法落后

音乐虽然具有实践性,但是相对于各类具有较高运动要求的游戏来说,两者之间很难融合。具有较好融合关系的大多是传统游戏,如丢手绢和找朋友,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能够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具备音乐素养,会让小班幼儿长期参与这两种游戏。实际上这种游戏形式较为落后,一方面无法满足当代幼儿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幼儿在初期阶段具有较高的参与热情,但是长期进行该游戏后,幼儿的参与热情会逐渐下降,显然不利于对幼儿的教育培养。

三、借助音乐游戏培养小班幼儿音乐素养的方法

(一)游戏模式开发

在新型游戏模式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宽思维,不必把音乐和需要一定体力要求的游戏相融合,而是直接让幼儿“玩音乐”。首先是确定教育内容,让幼儿可以了解基础性的节奏,道具是小鼓,教师敲击1次、连续敲击2次和3次,让幼儿意识到不同的敲击方式感受到的节奏不同。其次让幼儿参与模仿,根据教师的敲击方法可以自由加工,如敲击结构是“x|x”,或者是“x|xx”和“xx|x”,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训练。最后是让幼儿多次敲击,该过程让幼儿可以自主掌握节奏,甚至可以让不同的幼儿参与合作,一起敲击。当然小班幼儿在初始训练时敲击节奏较为凌乱,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性的旋律协调发展。在该游戏模式的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幼儿参与较高对抗程度的游戏,只是使用简单乐器就可以让幼儿掌握音乐素养。

(二)游戏目的制定

让小班幼儿获得的音乐素养并不是了解各类音乐知识,而是欣赏音乐的美感即可。在确定了这一游戏目的之后,则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幼儿模仿,幼儿模仿的结果至少可以说明幼儿的音乐理解情况。比如在传统游戏的变革中,采用的游戏类型为击鼓传花,教师需要控制敲鼓的节奏,由于小班幼儿更容易受音乐节奏的影响,会根据节奏的缓急来控制动作的速度。在该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休息一会,在休息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如是否不同的节奏,其动作速度会发生变化,幼儿此时会回想游戏进程,该过程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乐对人的动作产生影响,形成身体上的认知。

(三)游戏方法升级

在游戏方法的升级过程中,笔者认为,并不需要把音乐和各类传统游戏直接进行融合,而是可以采用各种乐器帮助幼儿学习,如乐器三角铁、鼓、笛子等,教师可以让幼儿随意性选择,之后通过对自己掌握的音乐基本知识进行运用,让幼儿进行演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其提供最为基础性的教育,甚至帮助幼儿组建小型乐队。此外,幼儿的音乐素养可以得到提升。

(四)游戏外延扩宽

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相关理念,音乐起源于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该理念扩展音乐游戏的外延。比如教师让幼儿练习的内容是,直接通过哼唱的方式,模仿自然事物发出的音效。在初期培养过程中,只需要模仿一种音效,之后教师提问:“是不是可以把不同的音效进行混合呢?”或者“能否借助乐曲模仿不同的音效呢?”该问题具有高自由度,并不需要幼儿给出合理的结论或者创作结果,主要能够哼唱即可。

综上所述,基于音乐游戏的小班幼儿音樂素养培养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游戏模式单一、游戏目的偏离和游戏方法落后等,导致小班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逐渐下降。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加入乐器设备,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练习和学习,并且让幼儿通过模仿自然音效的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瑶.4—6岁幼儿社会音乐教学的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2]裴迪,潘莎莎.“玩音乐”教室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实践[J].艺术评鉴,2019(05):118120.

[3]侯立君.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科学运用[J].北方音乐,2017,37(20):152.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音乐素养小班幼儿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