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玲 程秀芳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幅提升文言文比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厚和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以《司马光》教学实例为切入点,从读其音、知其义、明其旨、巧对比等方面,探讨小学文言文教学实践策略,为高效开展文言文教学提供参考,进而引导学生学法迁移,实现同类文言文自主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言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言文文字凝练,论述精辟,富有表现力,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深入研究、开展文言文教学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落脚点。开展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教学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特征和文化素养背景。群文阅读恰是文言文教学的有益探索路径。群文阅读是指由单一文本阅读走向多文本的阅读,它以精读课文或单元主题为线索,有效延伸组合文本。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司马光》一文教学,开展群文阅读策略探究。
一、读其音,以读促学
我们在教学中应树立“朗读首位”的观念,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在读通文言文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一)读准字音,扫除文字障碍
首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以下片段: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读一读自读提示?(指名读出自读提示)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带着这些要求自由地读一读吧!
师:已经读好了的同学,请你们举手告诉老师(师环顾全班)。同学们读得真起劲,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请其他同学听仔细每个字的读音。(指名读课文)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啊!请同学来纠正读音。(指名回答)
接下来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文言文原文,将“庭,瓮,跌,没,皆,弃,持,迸”用红色标出来)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字?
(课件出示其中三个后鼻韵母的字)
师:同学们的后鼻韵母读得真标准,我们再来齐读一下。
(课件出示去拼音的八个字)
师:这里面还躲着一个多音字呢,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明确“没”)
(课件出示“没”的两个读音以及释义)
师:在这里应读什么音呢?为什么?(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课文:在“戏于庭”“登瓮”“足跌”“没水中”“皆弃去”“水迸”下方画上蓝色横线)
师:这几个画横线的短语你们能读好吗?自由读一读吧!
师:读得真投入!我请两组同学来接火车读一读。
师:词语已经读准了,我们再来读一读句子吧!
(二)读出节奏,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还不知道文言文的停顿和断句,也读不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所以教师的指导和示范朗读显得特别重要。
如以下教学片段: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一读。请同学们仔细听,思考我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示范朗读)
(生回答)
师:文言文的诵读就像音乐一样,是有节奏的,所以要注意停顿。请看大屏幕(出示停顿符号),停顿符号就像魔法棒一样,可以帮助我们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符号划分的课文)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试着合作读一读。
(课件出示蓝色和红色两种颜色字体的文言文原文)
师:同学们读得一次比一次好!谁愿意当我的搭档,跟老师合作读一读?
师:你和老师配合读得真有默契,请同学们也和同桌合作练习一下吧!
师:大家练习得怎么样啦?谁能和你的搭档合作诵读一下呢?(指名两对同桌合作读,随机点评)
师:孺子可教也!现在请全体男生和女生合作一次,让老师看看男生女生谁更棒!
师:咱们班男生女生读得都棒极了,不仅有节奏还融入了感情,你们的朗读就像音乐一样美妙动听!我们配上一首古典音乐,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起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吧!(全班配乐诵读)
二、知其义,多种方法疏通文意
文言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言简义丰,单音节词居多,字义深奥。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借助于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学习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敘说故事。
如以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个“图文配对”的游戏吧!
(课件出示五幅图和文字)
师:请看,每一幅图都有相对应的文字,你能找到吗?
(指名连线,完成游戏)
师:游戏做好了,我们来了解一下故事内容吧!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一句话)
师:老师来说故事的开头吧!有一天,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你们猜猜我是怎么知道司马光他们在庭院里玩游戏的呢?(关注注释)
(课件出示剩下的四幅图和相关语句)
师:注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古诗,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请大家结合注释和图片,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说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请四位同学结合图片和注释讲故事。(教师相机点评。)
师:请你看着第二幅图告诉大家玩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指名讲图二)
师:哎呀,有个孩子掉进瓮里了,小伙伴们什么反应呢?(请学生观察图三,结合生活经验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出其他小孩的反应。)